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如何积累和运用素材——没有思想,素材永远是别人的。教学目标学会积累和运用素材一、《考试说明》解读发展等级2.材料丰富,论据充实4.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二.评作文运用材料阅卷者揭秘——为什么这篇作文能得满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经历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有关部分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要求:综合材料内容急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天不生小羽,万古如长夜。我曾自怨处于如此的时代,诽谤丛生,怨声载途,以情为荣,以仿为乐,创新者沉下僚,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但小羽——一位创业者,一位遭遇不公却不出怨声、谨守其职,勇改其制。用一己之力更新社会的创业者,让我看到了黑暗森林中的一丝萤火。曾经很喜欢《道德经》中的一句话: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俗话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能如老子这般,如屈平这般,在烂醉的世间保持清醒,不已难能?但小羽告诉我们:漂其黑,守其白,方为天下式!满分真卷漂其黑,守其白三.你选什么素材,决定了你作文的等级1.素材选用的3大失分雷区判断以下选材是否恰当(1)、有人遇见困难选择逃避,但有一个妇女甲却挑起了重担。甲的父亲重病,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卖掉房子,离开丈夫和孩子,为了更好地照顾她的父亲,甲不惜辞去工作,日日夜夜守在父亲的病床前,直到这个老人合上眼。她清楚自己的责任是什么。胡编乱造,可信度低(2)、丹麦作家安徒生,老大不小的人,却创造了一个奇妙的童话王国。正是因为他接受了生活的馈赠,将生命中的磨难通过成长内化为自己的力量,才写下美人鱼为自己挚爱的人在阳光下化为泡沫的童话…….内容陈旧,视野狭窄(3)各朝各代多少落魄的诗人因报国无门,远大志向得不到朝廷的重视,只能默默做个小官,即使是个小官也处处为民着想,他们不畏成长,以天下为己任。无名之氏,乏善可陈2.阅卷老师最喜欢的5类素材(1)、焦点类素材指社会大众集中关注的某些事物,可以包含焦点时事、焦点人物、热点话题等。(2)、民生类素材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3)、生活类素材家庭生活、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经历、见闻、感悟等。(4)、文本类素材(5)、意趣类素材1、话题举例“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而“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四、如何选择素材我来选材素材类别1、人物素材2、事件素材3、名著素材4、名言素材5、影视素材牛刀小试,我来选材。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认为苦难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从而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和伟大。古语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一定意义上,苦难的确提升了人的精神品质,增强了人自我实现的能力。但是,苦难并不总是孕育伟大,并不是所有的苦难都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很多情况下,它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扼杀了人的创造力。中国的传记作家喜欢描摹传主的不幸,认为传主越不幸,他们的人格就越伟大。最终给人一个印象:这些传主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不是靠他们自身的才华和努力,而是靠苦难本身的孕育。但这无法解释像歌德、泰戈尔这些命途顺遂的天才成功的案例。上述材料中对于“苦难”的认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方向1选材立意方向2选材立意方向3选材苦难是人生的试金石苦难造就人才苦难并非成功的必经之路面对苦难,不惮不惧如何面对苦难五、如何使用高频素材素材举例世界著名企业家希尔顿说过:“许多人一事无成,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可值10元;若制成工业上的磁针之类可值3000多元;倘若制成手表发条,其价值就是25万之多了。”牛刀小试我来运用1、2、3、4、5、6、价值自信潜力成功目标进取心六、作业:课下积累有关焦点类、民生类、生活类写作素材。(每类素材积累5例)七、考场素材运用应急5招1、只记得一些名言的大概意思,但记不清原话,谁说的也不敢确定2、考场上紧张,只记得一些老旧素材3、很想用一点名著素材,但记得不是很清楚4、一些热点很火,想用,但担心用不好5、平时喜欢看电影电视,热衷综艺节目,考场上也只有这些在脑海中印象深刻了,可以将它们用到作文中去吗?三.学生作文时运用素材方面的不足1.无材料2.选材不当3.材料陈旧4.胡编乱造5.材料堆砌
本文标题:如何积累和运用素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81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