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基本问题:•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当今的时代主题与国际形势•中国的全方位外交战略一、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新中国成立以来,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这一基本方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确定了不同的具体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其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联苏反美———“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即强调:新中国必须独立自主。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三大外交方针:第一,“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第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清除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以全新面貌建立、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关系。第三,“一边倒”:就是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视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倒向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一边倒”的方针,并不意味着放弃独立自主原则。一、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一、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一)联苏反美———“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方针含义意义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实质:反对帝国主义“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建国之初我们为什么要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为了突破美国的遏制和一边倒的不平衡,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对“一边倒”外交战略的突破。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万隆会议为许多国家所接受。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其核心是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一、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1954年6月周总理会见印度总理尼赫鲁1954年6月周总理会见缅甸总理吴努(二)反苏反美———“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一、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中国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外交政策重心由“一边倒”调整为“两个拳头”打人,即在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同时,也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二)反苏反美———“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整个60年代,“反两霸”是中国外交的主旋律和对外关系格局的特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珍宝岛自卫反击战(1969)一、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这是建国后中国外交战略的第一次调整。调整的依据:1、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中国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并试图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2、在国际事务和共产主义运动中,中国也尝试着发挥更大的作用;3、苏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动荡、分化;4、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崛起。由于这些变化,中国共产党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提出了团结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推进世界革命的新战略。整个60年代,“反两霸”是中国外交的主旋律和对外关系格局的特点。一、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二)反苏反美———“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1959年毛泽东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外国朋友在一起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生了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1961年~1973年)和中苏对抗等事件后,我们一度过分强调战争的危险和世界革命的临近,认为美苏两霸争夺世界孕育着世界大战的危机,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中国反两霸,与美国和苏联的关系都恶化,在国际上孤立。1964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根据这样的判断,在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下,中国不仅对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继续采取积极的态度,而且对建立和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中间地带理论对改变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对打破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与封锁,对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二)反苏反美———“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一、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1964年,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理论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第一个中间地带两个中间地带欧洲日本大洋洲北美加拿大第二个中间地带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苏联加强在中苏边境地区和蒙古的军事部署,从北、南、西三面包围中国。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急于从越南脱身,谋求打开对华关系。尼克松访华(三)联美反苏——“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一、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毛泽东果断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1973年2月17日,他在会见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时提出了“一条线”的构想。毛泽东对基辛格说:“我跟一个外国朋友谈过,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这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从日本、中国往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到美国的联合抗苏的国际统一战线的战略构想。(三)联美反苏——“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1974年1月5日,毛泽东又在会见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时进一步提出了“一大片”的构想,“一大片“即指“一条线”周围的国家。其目的要团结这“一条线”和“一大片”的所有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国际上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共同对付苏联的扩张势头。“一条线”的构想提出之后,在国际斗争中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已成为中国的主要目标。这时中国虽然没有完全放弃对美国的批评,但更强调“要有主有次”,“打击揭露的重点应是苏修”。———————————一、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三)联美反苏——“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一、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三)联美反苏——“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一、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在坚持“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的基础上,1974年2月,毛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即美、苏是第一世界;第三世界,指亚洲(除了日本)、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第二世界,即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划分三个世界的观点一、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三个世界第一世界美国苏联第二世界欧洲日本加拿大第三世界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其它发展中国家“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澳大利亚毛泽东关于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的战略,对于我们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确定一个与我国国力相对称的国际地位,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长期指导意义。一、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三)联美反苏——“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一、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四)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全方位外交的新战略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具体有六个方面:•第一,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第二,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具体表现为不结盟的政策。不结盟就是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成同盟。中国不打别人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使中国在外交中获得了战略主动权,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在国际问题上的发言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第三,中国政府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新构想。“一国两制”不仅为世界各国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而且也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国际争端,发展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地区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经验。一、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第四,维护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邓说:“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我们的对外政策是反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我们把争取和平作为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为此,必须坚持以下方针:反霸权主义。无论是冷战时期还是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都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要争取和平,就必须反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邓小平强调,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对事不对国,谁搞霸权就反对谁,谁搞战争就反对谁。中国永远不称霸。(四)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全方位外交的新战略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政治新秩序是指: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参与国际事务;各国有权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习近平:鞋子是否合脚,只有穿的人知道);国与国之间应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不干涉别国的内政;国家之间的分歧和争端应当遵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过和平协商解决,不得诉诸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国际经济新秩序是指:各国有权对本国资源及其开发实行有效控制;有权参与处理国际经济事务;发达国家应尊重和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需要。在提供援助时不应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加强南北对话和合作,做到经济上互惠互利。第五,按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际事务,不当头。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形势,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策略。他说,概括起来三句话: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不要随便批评别人,指责别人,过头的话不要讲,过头的事不要做。朋友还要交。东欧剧变后,第三世界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邓小平说,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的国策。这个头我们当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够。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也永远不当头。但不当头不等于无所作为,在国际问题上还要有所作为,这就是: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们谁也不怕,但谁也不得罪。我们按照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际事务。我们改变了过去那种以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异同决定亲疏的做法,尊重各国对自己发展道路的选择并自主地发展对外关系。1991年底,我们承认了俄罗斯,并相继和独联体国家建交。对美国,我们遵循“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的原则发展两国关系。第六,发展对外关系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他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在十二大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珍视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一、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世纪之交,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继续开创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十六大报告重申了这一宗旨。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强调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第一、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第二、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相结合第三、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相结合“和平发展”的含义(三个结合)(四)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全方位外交的新战略一、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普京与少林众僧一起法国老太体验中国文化(四)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全方位外交的新战略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政府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外交的新战略。问题:全方位外交的新战略的依据是什么?一、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20世纪下半叶,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由战争与革命转到和平与发展。身处这种变换过程中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逐步认识到这种变换,最后确立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正确指导了中国的内政外交。胡锦涛、习近平坚持了
本文标题:中国外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92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