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古印度美术鉴赏重庆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张新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东临孟加拉湾,南接印度洋,西濒阿拉伯海,北枕喜马拉雅山,地处东西方海路交通要冲。全国人口9.38亿(1995年),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是世界宗教发祥地之一。直到现在印度绝大部分人信仰宗教。宗教与印度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牵涉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印度教有种姓制度,这是印度教的一大特点。按照这一制度,人被分为等级,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且生来决定,世代相传,就连他们的职业一般也是固定的,不得轻易更改。各种姓间界限分明,有严格规定,互不通婚,彼此不相往来。一个人的种姓出身,决定了他的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家庭生活。这四个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即僧侣,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刹帝利即武士。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吠舍即平民,经营商业贸易。首陀罗从事农业和各种手工业。除上述四个种姓之外,还有一个等外种姓,所谓“不可接触”的贱民,被认为不圣洁、污秽之人,社会地位更低,连首陀罗都不如,占全印度人口的14.6%,他们本身又分有等级,他们是印度最穷苦的人。美术作品介绍凡过去者,现在者,未来者,此一切皆唯是om声。世间尚未解脱的万物都处于一个由生到死的无尽循环中,在这个循环中大梵天掌管创造,克里希纳掌管守护,而湿婆则掌管毁灭。这三位大神就是印度教的三主神树神药叉女《树神药叉女》,砂石,高约1.5米,约公元前一世纪,印度桑奇大塔东门。古代印度早期王朝的人物雕像中,多半是印度民间信仰的药叉和药叉女,药叉是男性的精灵,药叉女是女性的精灵。他们起源很早,是古代印度人对生殖崇拜的产物,也是大地万物原生力量的化身,作为古印度民间自然的神而受到崇拜。源于人们对生殖的崇拜,药叉女的形象一般都是夸张的女性丰腴人体,并已升华为古代印度女性美的标本。药叉女雕像与古希腊的维纳斯像、中国秦朝兵马俑都堪称文明古国人物雕像的杰作。桑奇大塔位于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附近,是印度早期佛教塔式建筑的典范之作,始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后经多次扩建。大塔直径约36.6米,高约16.5米,周围有四座塔门,都是用砂石雕刻而成,高约10米。塔门上的雕刻则汇集了印度早期佛教艺术的精华,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于大塔东门北侧立柱和第三道横梁末端交角处的《树神药叉女》,被公认为桑奇乃至整个印度雕刻中最美的女性雕像之一。这个树神药叉女,双臂攀着芒果树枝,纵身向外倾斜,好似凌空飘荡,活泼可爱。她是芒果树的精灵,生殖力的化身,身体丰满而圆润,女性特征得到了一定的夸张。与其他的同类雕塑相比,最可贵的是她突破了正面直立的呆板拘谨的造型,头向右倾侧,胸部向左扭转,而臀部有像右突出,全身构成富有节奏感、韵律感的S型曲线。这种曲线形式后来发展成为塑造印度标准女性人体美的规范,被称为“三屈式”。尽管整个雕塑表面保持了早期佛教美术时期的粗劣,但充分体现了永恒女性的本质和生命的活力,把生殖崇拜和苦行的宗教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体美与宗教精神相结合的印度美术的独特面貌。《树神药叉女》,砂石,高约1.5米,约公元前一世纪,印度桑奇大塔东门《持拂药叉女》,砂石雕像,高1.63米,约创作于公元前三世纪,现收藏于印度巴特那博物馆这尊《持拂药叉女》就是孔雀王朝时代最著名的雕刻珍品之一,显示了孔雀王朝人物雕像的主要特色。这尊雕像表现的丰腴的女性肉体,蕴含着印度生殖崇拜的观念,也孕育了印度艺术中标准女性人体美的雏形,对后来许多优秀的印度雕刻作品有着巨大的影响。制作年代在公元前150年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他的祖父,就是孔雀王朝的建立者旃陀罗笈多.佛教的创始当然应该归功于释迦牟尼,但它的大规模的传播,则要归功于阿育王.阿育王狮子柱头这尊雕塑出土于萨拉纳特,原本是一根高约12.8米的独石圆柱的柱头,柱身已经断裂,但柱头保存完好。这是四只一组的圆雕狮子,背靠背,颈脊相连,面向四方,前肢挺立在圆鼓型的顶板之上,顶板四周雕刻有浮雕大象、奔马、瘤牛和老虎四只小动物,两两用法轮隔开。再下面是钟形的倒垂莲花雕饰,整齐而华丽。四只雄狮轮廓鲜明,均衡对称,头颈和胸部的鬣毛如火焰般排列,眼睛呈三角形,流露出古代波斯文化影响的痕迹;整个雄狮威武雄壮,强劲有力。雕刻这一雕像采用的是浅褐色的楚那尔砂石,表面高度磨光,象镜面一样光滑、圆润,如玉石般透明,增强了整个作品既粗犷又细腻、既雄浑又柔和的审美效果。原来石狮的背上驼有代表佛法的大法轮,但以遗失。这尊雕塑显示了古代印度艺术家们高超的雕塑技巧,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印度广为吸收外来艺术语言丰富民族文化的特点。阿育王石柱柱头是印度艺术史上的里程碑,为后世的印度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砂石,高2.1米,约公元前273年,现收藏于印度萨那拉特考古博物馆。窣堵波印度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是梵文stūpa的音译,意指泥土砖石垒筑的高冢;巴利文同义词为thūpa,意为塔婆,简称塔。其基本形制是用砖石垒筑圆形或方形的台基,周围一般建有右绕甬道,设一圈围栏,分设4座塔门,围栏和塔门上装饰有雕刻。在台基之上建有一半球形覆钵,即塔身,梵文称anda,塔身外砌石,内实泥土,埋藏石函或硐函等舍利容器。窣堵波在早期是被作为佛陀涅槃的象征,用于顶礼膜拜的,后被视为宇宙图式的象征来理解。随着佛教传播,窣堵波这种建筑形式,又逐渐传入中亚、中国、朝鲜、日本、南亚、东南亚诸国,并与当地建筑相融合,其形式也异彩纷呈公元前3世纪时流行于印度孔雀王朝,是当时重要的建筑婆罗浮屠大佛寺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大佛寺,文化遗产,1991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婆罗浮屠是根据印度的窣堵波而建,并且试图在整体上造就一个立体的曼荼罗。整个建筑约用200多万块玄武岩石块砌成,总计5.5万立方米。佛塔的基座呈四方形,边长112米,台基上有面积依次递减的5层方形台,边长分别为89、82、69、61米,每边都有数层曲折;方形台之上又有依次递减的三层圆形台,直径分别为51、38、26米;顶端为1座巨大的钟形窣堵波,直径9.9米。从地面至塔尖,原通高约42米,现通高33.5米。方形台的各层,在主壁和栏楯间共有4个宽约2米的回廊,回廊两壁上为连续的浮雕,共长3200米,画面2500幅。
本文标题:古印度美术鉴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94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