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抗日战争第16课影视剧中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1937——1945)•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八年抗战。是日本帝国全面入侵中华民国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迫使国共被迫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日本最终被世界人民所打败。•这场战争带来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战前中日两国的国情对比•日本:早已跃升为世界军事经济强国,国内军国主义势力掌控政治,不断对外扩张,完成了对中国的初步控制。举国自信力爆棚,誓灭中国。•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国共厮杀,经济残破,政治腐败,国防松驰,民心萎顿。对日本的侵略缺乏清醒认识。对西方国家心存幻想。弹丸小国,军事强国•“七七”事变前夕,日本陆军共38万人左右。而且士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并深受武士道精神灌输。•日本实行全民征兵制度,凡年满17岁至40岁的男子都必须服役。除陆军现役兵外,尚有预备役兵73.8万人,后备役兵87.9万人、第一补充兵157.9万人、第二补充兵90.5万人,共计448万多人(中国兵力:约200万人)•日本海军当时共有现役舰艇285艘,总排水量115.3万吨,其中包括了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9艘、重巡洋舰12艘。航空兵分别属于陆军和海军。共有各类编队54个飞行中队,作战飞机约近2千架。(国民政府不足600架)1937年前日本侵华历史:•1874年吞并琉球,侵略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日俄战争•1910年日韩并合•1914-1915占领山东,“二十一条”•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1932年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1935年华北事变•事变发生前,蒋介石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当时,日本关东军不到两万人,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不久被蒋介石调入陕西,围剿红军。•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日军最终占领东三省。九一八事变——是谁丢了东三省一二八事变——目标转移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压迫南京国民政府屈服,把侵略对象又指向中国上海。•1932年1月28日晚,日军突然向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试图进占上海。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奋起抵抗。在上海军民的英勇斗争下,坚持了一个多月,使日本侵略者受到沉重打击,死伤1万余人,四度更换司令。•由于国民党政府坚持不抵抗政策,破坏淞沪抗战,19路军被迫撤离上海。在英、美、法等国调停下,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卖国的《淞沪停战协定》。英雄们去那儿了•当时中国守军总兵力不足5万。蒋介石担心事态扩大,不顾人民呼声,仅派请缨抗日的张治中率所部第87、第88师增援上海,拒绝再向上海增兵日本内阁则决定组建上海派遣军,将总兵力由不足1万人增至9万人、军舰80艘、飞机300架。•上海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纷纷组织救护队和义勇军,积极支援第19路军抗战。•在英、美、法、意等国调停下,中日双方经谈判,5月5日中国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不久,国民党政府将英勇抗战的第19路军调往福建剿共。“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件”所带来的恶果•东三省丢失,华北危机,平津危机。•日军在上海取得驻军权,中国东南门户大开。•日本侵略欲望空前爆涨,并彻底摸清了西方国家的底牌和中国的战备实力。•中日矛盾空前激化,有志之识急呼救亡。汉奸团体纷纷出笼。卢沟桥事变前的国内外格局•二战阴云,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步步惊心•“一战综合症”——英法美国奉行“绥靖政策”,牺牲小国,纵容侵略。•共匪入延安,学良不抵抗,老蒋去督战,意外成人质,国共再合作,只等鬼子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厢情愿”到“强制性复婚”•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号召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8月,中共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书,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电视剧《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前后的毛泽东与周恩来八路军与新四军军服战斗中的八路军鬼子来了!怎么办?战略防御:(1937年7月——1938年10月)•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国民党:正面抗敌,“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结果:四大会战均以失败告终,大片国土沦丧,南京陷落,百万国军溃不成军。举国士气低落。客观作用:使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深陷战争泥潭。台儿庄战役,稍振国威。正面战场的艰苦抗战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创造了条件。中正是如何抗日的?•1937年7月16日蒋中正在庐山先後发表谈话,表示:“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救国家生存。”,“地无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7月31日,蒋介石发表《告全体将士书》:“……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宣告战争已经全面爆发。“人海战术”对“炮弹飞机”?国民党日军兵力伤亡兵力伤亡淞沪会战75师60万约20万约10万8师30万3万4万太原会战52师28万约6万约6万4师14万1万2万徐州会战70师100万约3万人8师30万人约2万武汉会战130师100万25万17万12师35万约10万(?)总计近300万近90万110万约22万谁说国军不抗战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军共进行了22次大会战,1117次大型战役,小型战斗28931次。有206位将军战死沙场。上海三月抗战,掩护了党政机关、学校和大批工商企业转移内地,为抗战保留了元气。李宗仁将军国军的硬伤•派系林立,装备不齐。•指挥混乱,战斗力低弱。•消极防御,处处被动。•官兵离心,溃败频频。国军的某些将军们•南京保卫战前,守将唐生智为表决心,主动担负南京战守之责,并把南京城所有逃生的方法全部堵塞,结果只守了四天,竟弃城逃亡,把数十万军民留给日军。•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临阵脱逃,致使黄河防线全面失守,山东大部失陷,交通要点仅剩鲁南的滕县、台儿庄。国军的士气•日本原生省1964年调查统计,侵华日军死亡43万人,而据台湾作家李敖统计,国民党军队抗战期间投敌人数约为50万人。而叛逃的将军竟有近100位。•在整个抗战时期,国军在22次大会战中竟出现了17次大溃败。•淞沪会战失败后,国军数十万部队溃退到吴福要塞时,发现蒋介石投资数百万银元的国防工事大锁把门,工事破败不堪。负责工事的部队竟提前溃退了。国军败了,怎么办?(1937年7月——1938年10月)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变后方为前方。平型关大捷振国威。作用:大大牵制了敌军,支援了国民党抗战,为日后共产党力量的迅速聚能创造了条件。鬼子累了!怎么办?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日军:战线过长,占领地过大,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无力大战。•共产党:抗日根据地渐大,敌后战场日渐广阔。•国民党:丢城失地,人心浮动。反共还是抗日?•汉奸势力:公开卖国。汪精卫投敌。•国外:二战战火燃遍全球,西方世界自顾不暇。太平洋战争打响。抗战相持阶段的博奕——政策•日军:对国民党政治诱降加军事压迫。对共产党军民“大扫荡”。并开始“南进政策”。•国民党:开始消极抗日,汪精卫公开叛国。•共产党:对日坚决“反扫荡”对国民党的反共坚决回击,并自力更生发展敌后根据地。汪伪国民政府•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偕曾仲鸣﹑周佛海等逃离重庆。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正式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辖区:包括苏、浙、皖等省大部。•卖国行径:他们收编国民党降日部队成立伪军﹐•捕杀抗日爱国人士。施行奴化教育。•对外为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摇旗呐喊汉奸的下场•汪精卫于1944年11月10日病死在日本名古屋帝国大学医院,后来遗体运回国,葬于南京梅花山。•1946年1月21日,国民党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派工兵将汪坟炸毁,并将其尸体火化,坟址被夷为平地。后来在原址上修了一个供游人休息的小亭子。•1945年9月,以陈公博为首的一批汉奸头目先后被处决。汪精卫陈公博囚笼政策•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尤其在横贯太行山、连接太原至石家庄的正太铁路,日军在沿线的大小城镇、车站、桥梁、隧道附近密布据点,阻断了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活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百团大战•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遍地开花的百团大战扒铁路打碉堡炸汽车端据点百团大战的影响•蒋介石:共产党怎么会有一百个团?!•日军:对华北要再认识!•百团大战中本区军事力量过于突出暴露,不仅自己伤亡很大,元气不易恢复。且警惕了敌人对我们的严重注意,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邓小平•百团大仗刚胜利时,中共中央对此十分肯定,毛泽东还要求彭德怀有机会再多组织几次。但在1941年、1942日军大扫荡导致八路军极端困难后,彭德怀一度受到毛泽东等人的批评。五一大扫荡•1942年5月1日,侵华日军纠集日伪军五万余人,由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次亲自指挥,对我冀中军民发动了空前残酷的大扫荡。•日军共建立1700多个据点,挖掘4000多公里封锁沟,把冀中根据地分割成2600余块。使冀中军区部队减员16800余人,第八军分区司令常德善,政委王音远双双战死,第十军分区司令朱占奎被俘投敌。剩余的2万主力被迫转移到晋西北,群众被杀、被捕达5万余人,根据地全部变为日占区和游击区。冀中军民在2个月的反扫荡战役中,共进行大小战斗272次,毙伤日伪军1.1万余人。“反扫荡”•化整为零,部队就地打游击•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啥占便宜来啥•敌来进山,敌走进村。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为日本侵华期间实行的一种惨无人道的政策。见人则杀,见物则抢,无法带走之物则烧。鬼子败了,怎么办战略反攻阶段(1944年1月——1945年8月•共产党:在各根据地成功反扫荡,实行居部大反攻。•国民党:继续大溃败。两广丢失。•日本:太平洋战争失利,美军进攻日本本土,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广岛原子弹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鬼子对中国人民的祸害•大肆屠杀中国军民,奸淫中国妇女。制造了包括南京大屠杀等各类惨案数千起。•疯狂掠夺中国资源、强迫中国劳工服苦役。•七三一部队,全面细菌战,流毒千里。•三光政策,赤地千里。•奴化教育,扶植汉奸,消磨中国民族意识。•文化浩劫,经济浩劫战争成本合算(鬼子死了多少?)•整个二战期间,日军共动员了总兵力约750万,在中国战场共投入了250万,日军共死亡212万人,其中被中国军队击毙47万伤约100万人,被苏军杀死12万人,在缅甸被英军击毙15万人,而死于太平洋战场、被美军击毙的日军达138万人,占6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共作战125165次,毙伤日军52万、伪军49万,俘虏日军6213人、伪军51万2933人,日军投诚746人、伪军反正18万3632人战争成本合算(中国人命消耗值)•日战争中,中国国民政府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与日军作战伤亡322万人、病亡42万人,总计损失365万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损失共计58万人,其中伤29万人、亡16万、被俘4万、失踪8万人。•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有一千四百万壮丁被拉夫后死于饥饿疾病。•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估计数为2062万人,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国共合作,全民抗战•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美苏的牵制和决定性打击•日本的侵略性•国小民少•战线
本文标题:历史课件抗日战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04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