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的通知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的通知【索引号】:CB005-C0100-2010-001【发布机构】: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产生日期】:2010-08-16【公开日期】:2010-08-31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的通知苏政发〔2010〕9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现将《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二○一○年八月十六日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江苏正处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实现新兴产业跨越发展,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新兴产业具有市场前景广阔、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为抢抓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我省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特制订本计划(2010-2012年)。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转型升级、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战略目标,以人才国际化、技术高端化、产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为方向,按照加快发展、三年倍增的要求,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着力突破关键技术,着力构筑人才高地,着力扩大市场需求,着力创新发展机制,加快创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一批创新型城市,努力把我省建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行区,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率先”打下坚实基础。二、发展目标——产业规模倍增发展。到2012年,六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3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30%,增加值占GDP比重确保超过15%,力争达18%。——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主攻100项关键核心技术,实施300个以上重大产业化项目,培育500个重大自主创新产品,形成20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新能源、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产业基地,确立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到2012年,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3%,技术对外依存度小于50%,新兴产业专利授权量占企业授权专利的比重达35%以上。培养和引进100个以上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1000名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10000名以上高技能人才。——集约效应显著增强。重点发展30条新兴产业链,建设30个省级以上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基地,培育10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重点企业、500家创新型骨干龙头企业。营业收入超50亿元企业达100家,其中超百亿元企业达20家。三、重点任务(一)突破重点领域,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新能源产业。把江苏建成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地位和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到2012年,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达5000亿元。以规模生产、研发创新、市场应用为目标,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生物质能和核电装备等4大类产业领域,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光伏产业重点发展高效低成本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集成系统与设备、电站控制系统等,实现销售收入3800亿元。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形成超过10000兆瓦的生产能力,光伏电池制造技术国际领先,光伏生产能力居全国首位。风电产业重点发展2兆瓦以上陆上风电机组、3兆瓦及以上海上风电机组,以及大功率风电发电机、叶片、塔筒、高速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实现销售收入900亿元,形成500万千瓦整机制造能力,确保我省风电机组生产能力全国首位、关键零部件国内市场份额占50%的地位。生物质能产业重点发展生物质收集成型、直燃和掺烧设备与气化发电、秸秆发电、垃圾发电及沼气发电等发电机组。核电产业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核电站用海绵锆、核电级输电电缆、大型高品质铸锻件、泵、阀门和高等级压力容器等核电装备关键零配件,同时,重点发展核电用部件和组件。生物质和核电装备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新材料产业。确立我省新材料产业全国领先地位。到2012年,新材料产业销售规模超10000亿元。以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器件集成化、制备技术绿色化为目标,重点发展我省制造业高端化所需的纳米材料、新型显示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功能陶瓷材料和新型金属材料等10类重点材料,销售规模达5400亿元。纳米材料重点发展半导体量子点纳米晶材料、纳米金属氧化物、光电及微电子纳米材料、纳米结构膜材料和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等。新型显示材料重点发展大尺寸玻璃基板、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FT)、液晶料以及氮化镓材料和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及外延片等半导体照明器件。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碳纤维、芳纶和高性能陶瓷纤维等。功能陶瓷材料重点发展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体、陶瓷膜、介质陶瓷和磁性陶瓷,以及球形硅微粉、碳化硅和氮化硅等非氧化物陶瓷。新型金属材料重点发展核电用钢、高速列车用钢、石油钻井及石油天然气输送管材、特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用钢铁材料,镁合金、钛合金和轻质金属基复合材料,以及航天航空用高温合金、高温耐蚀材料等。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集聚区和增长极。到2012年,全省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000亿元。以自主创新占领制高点,集约发展增强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发展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两大产业领域,推动其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生物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能源、生物工业、生物农业和生物环保等四大产品集群,销售收入超过2300亿元,力争我省生物技术研发和产品制备技术全国领先。新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现代中药、小分子药物、生物试剂、医用材料、医疗器械等六大产品集群,销售收入超过2700亿元,力争新医药研发水平和生产能力居全国首位。节能环保产业。确立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到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00亿元。依托节能环保重点工程,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节能服务和环保服务等产业。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节能装备产品、水污染防治装备、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环境监测仪器、环保材料和药剂六大产品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800亿元。节能服务业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服务机构,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提高节能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环保服务业重点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以污水处理、大型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城市垃圾、危险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为重点,以重点集聚区为依托,培育一批环保工程技术方案设计、施工、运营服务的大型工程总承包或项目总承包企业集团,全省具有总承包资质和能力的单位达10家。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确立江苏在世界软件和服务外包领域的重要地位,到2012年,全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总收入突破4000亿元。以建设全国最具竞争力的软件和服务外包强省为阶段性目标,树立“江苏软件和服务外包”品牌,实现软件和服务外包总量双倍增。软件产业重点发展基础软件、数据库、应用软件、数字内容等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突破一批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产业化,提高软件服务水平。全省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达3600亿元,年均增长30%;软件出口达80亿美元,软件从业人员达60-80万人。服务外包产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外包、生物医药外包、动漫创意外包、金融服务外包、供应链管理外包五大外包服务,建立和完善接、发包服务平台,大力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层次,抢占产业制高点。全省服务外包接包签约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突破250亿美元和180亿美元,其中,离岸外包执行金额达60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60%。物联网产业。将我省打造成全球有影响力的物联网应用先行区。到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500亿元。以抢占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制高点为目标,依托物联网十大示范应用工程建设,重点培育物联网核心产业、物联网支撑产业和物联网带动产业三大产业领域。经济领域物联网示范工程重点建设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和智能电网四大示范工程。公共管理领域物联网示范工程重点建设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公共安全、智能环保和智能灾害防控四大示范工程。公众服务领域物联网示范工程重点建设智能医护和智能家居等两大示范工程。智能电网产业。确保我省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和智能二次系统领域国际领先的地位。到2012年,智能电网产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实现削减峰谷差4000兆瓦。围绕输变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调度自动化、新能源智能接入和智能电网通信六大重点领域,重点发展新能源并网及控制设备、智能电网储能设备、智能输变电设备、智能配用电设备和智能调度通信系统等六大装备。新能源并网及控制设备重点发展逆变器、并网控制器、轻型直流设备、运行监控装置等。智能电网储能设备重点发展电动汽车电池、空气压缩蓄能装置、飞轮设备、超级电容器等。智能输变电设备重点发展特高压变压器、特高压绝缘材料、短路电流限制器、碳纤维导线、输变电运行状态监测装置等。智能配用电设备重点发展非晶合金变压器、智能开关、智能电表等。智能调度通信系统重点发展各类智能传感器、各类专业通讯装置、遥控遥测装置、智能电网调度系统、故障诊断及自愈装置等。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规模化、重要部件本地化、关键技术自主化、产品应用多样化为目标,重点发展新能源客车、乘用车和专用车三大类整车,初步形成部分类别重点整车和重要部件国内领先优势。到201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销售收入力争突破500亿元,整车生产能力达1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我省汽车产量的比重达10%左右。新能源客车以城市公共交通为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天然气大中型客车,整车生产能力达1万辆。新能源乘用车以家庭和出租行业为重点,发展纯电动乘用车,整车生产能力达3万辆。新能源专用车以各类园区用车为重点,发展观光客车和区内短途交通客车;以市政、邮政、电力等特种公用行业为重点,发展纯电动、混合动力轻型商务专用车;到2012年,整车生产能力达6万辆。(二)优化产业布局,提升集约化发展水平。优化产业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开发区现有产业基础,围绕六大新兴产业,以产业链条化为目标,采取“一区多园”、“联动开发”的方式,整合开发区资源,发展专业特色园区,促进产业关联性较高的企业集聚,强化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不断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拓展产业链。强化开发区产业链招商,围绕要素互补、生产营销环节互补、上下游产业配套,实现引来一个、带来一串、辐射一片,增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引导各类开发区集聚海内外创新资源和高端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科技成果,加快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加快建设一批创新型示范园区,使之尽快成为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兴产业先导区、发展方式转变先行区。强化新兴产业规划纲要的空间约束功能,按照六大新兴产业规划纲要中产业布局的总体要求,促进相关产业和优势企业向园区、基地等集中,加快人才、资金、技术向新兴产业领域集聚,形成创新型发展的空间布局。在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领域,着力打造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构建形成以泰州“中国医药城”为中心,南京、苏州、连云港等地各具特色、差异发展的产业发展布局。在节能环保产业领域,重点支持建设宜兴水处理环保产业和盐城大气治理环保产业等六大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在光伏产业领域,构建形成以无锡为核心区,南京、苏州、常州、扬州、南通等地各具特色、相互支撑的产业发展布局。在物联网产业领域,构筑以无锡为产业核心区,苏州、南京为产业支撑区,其他为应用示范先行区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格局。建设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基地。按照有发展重点、有重大项目、有创新载体、有系统支撑的要求,重点建设30个产业链长、资源循环利用、基础配套完备、集成创新能力强的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基地。强化专业分工,降低创新成本,优化要素配置,形成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到2012年,特色产业基地实
本文标题: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的通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2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