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煤炭检验规程(试行版)
-1-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煤质检验与控制规程(试行)前言本规程以相关国家标准、规程和大量试验数据为依据,并参考质量体系文件而制定。本规程为第一次制定。本规程适用于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各分子公司。本规程的附录为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本规程由技术中心提出、归口和解释。本规程主要起草人:胡利民、余松柏、冯晓东、张攸沙。本规程首次发布于2007年8月。-1-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煤质检验与控制规程(试用)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煤质检验与控制方法。本规程适用于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各分子公司。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GB/T211-1996煤中全水分测定方法GB/T212-200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3-200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214-1996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474-1996煤样的制备方法GB475-1996商品煤样采取方法GB/T483-1998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GB/T15334-94煤的水分测定方法微波干燥法3术语及一般要求3.1符号M水分,%V挥发分,%A灰分,%FC固定碳,%Q发热量,MJ/kg3.2下标t全ad空气干燥基(原分析基)ar收到基(原应用基)d干燥基b弹筒gr高位net低位-2-3.3试验条件各分子公司应根据试验要求配置取样、制样设备及符合要求的试验条件,试验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同时制订相关安全、环保细则。4原煤采样细则4.1采样基本原则4.1.1采样单元a)可按品种、分供方以1000t为一个采样单元;b)也可以单批次装载工具实际运量为一采样单元;c)或一天同一供方实际运量为一采样单元;4.1.2采样数量每个子样质量不少于2kg。4.1.3采样铲用以从煤流中和静止煤中采样。铲的长和宽均应不小于被采样煤昀大粒度的2.5~3倍,对昀大粒度大于150mm的煤可用长×宽约300mm×250mm的铲。4.1.4其他采样机械经技术中心鉴定采样无系统偏差,精密度合格的机械。4.2皮带中采样所有原煤采样应尽量选用煤皮带采样方法(或卸煤过程中采样)。皮带中采样应多次均匀按时间基采样(相同时间间隔且不超过10分钟)或质量基采样(相同质量间隔且不超过20吨)进行。皮带采样时,应用接斗或铲横截煤流的全断面采取子样,按左中右的顺序进行。在皮带上人工铲取煤样时,皮带的移动速度不能过大(一般不超过1.5m/s),并且保证安全。4.3火车顶部采样每车按图1所示取3个子样,3个子样布置在车皮对角线上,1、3子样距车角1m,第2个子样位于对角线中央。每个点应挖坑0.4m深度以下再采样。4.4汽车上采样每车按图1所示取3个点(首尾两点距车角0.5m)中的一个子样,按3点循环方式(第一车取1号点,第二车取2号点,第三车取3号点,第四车取1号点……)采取样品,每个213图1-3-点应挖坑0.4m深度以下再采样。总量小于1000吨的可3点都取。4.5船上采样船上不直接采取仲裁煤样,一般也不直接采取其他商品煤样,而应在装(卸)煤过程中于皮带输送机煤流中或其他装(卸)工具,如汽车上采样。直接在船上采样,一般以1仓煤为1采样单元,也可均匀将1仓煤分成若干采样单元。子样点布置:将船仓分成2~3层(每3-4m分一层),将子样均匀分布在各层表面上,各点间距3-4m,对超过2000吨的船取样应减小间距。4.6煤堆采样煤堆上不采取仲裁煤样,必要时应用迁移煤堆、在迁移过程中采样的方式采样。子样点布置:根据煤堆的形状和子样数目,将子样均匀分布在煤堆的顶、腰和底(距地面0.5m)上,煤堆横向取样点间距3-5m,对超过2000吨的煤堆取样应减小间距,采样时应先除去0.2m的表面层。5煤样制备细则5.1采取煤样后,应将煤种、车号(船号)和采样地点、时间等项目详细登记在煤样记录本上,并进行编号。5.2煤样应按本规程规定的制备程序及时进行制样,以免产生水分损失。5.3除使用联合破碎缩分机外,煤样应破碎至全部通过相应的筛子,再进行缩分。5.4每次破碎、缩分前后,机器和用具都要清扫干净,制样人员在制备煤样的过程中,应穿专用鞋,以免污染煤样。对不易清扫的密封式破碎机(如锤式破碎机)和联合破碎缩分机,只用于处理单一品种的大量煤样时,处理每个煤样之前,可用采取该煤样的煤通过机器予“冲洗”,弃去“冲洗”煤后再处理煤样。处理完之后,应反复开、停机器几次,以排除滞留的煤样。5.5煤样的缩分,除水份大、无法使用机械缩分外,应尽量使用二分器和缩分机械,以减少缩分误差。5.6使用二分器缩分煤样,缩分前不需要混合。入料时,簸箕应向一侧倾斜,并要沿着二分器的整个长度往复摆动,以使煤样比较均匀的通过二分器,缩分后任取一边的煤样。5.7碓锥四分法缩分煤样,是把已破碎、过筛的煤样用平板铁锹铲起堆成圆锥体,再交互地从煤样堆两边对角贴底逐锹铲起堆成另一个圆锥。每锹铲起的煤样,不应过多,并分两三次撒落在新锥顶端,使之均匀地落在新锥的四周。如此反复堆掺三次,再由煤样堆顶端,从中心向周围均匀地将煤样摊平(煤样较多时)或压平(煤样较小时)成厚度适当的扁平体。将十字分样板放在扁平体的正中,向下压至底部,煤样被分成四个相等的扇形体。将相对的两个扇形体弃去,留下的两个扇形体按程序规定的粒度和质量限度制备成一般分析煤样或适当粒度的其它煤样。煤样经过逐步破碎和缩分、粒度和质量逐渐变小,混合煤样用的铁锹,应相应地适当改小或相应的减小每次铲起煤样的数量。5.8全水分煤样制备:在破碎成小于6mm煤样后,立即缩分出(或按照九点取样法取出)全水分煤样(不小于500g),立即进行全水分(Mt)测定。九点取样法见下图所示:-4-5.9分析煤样制备:对剩余煤样继续破碎成小于3mm后,立即缩分出不小于100g分析煤样,并进行空气干燥。将干燥后煤样继续全部破碎成小于0.2mm的煤样(不小于50g),然后装入煤样袋中,送交工业分析化验。空气干燥方法为:将煤样放入盘中,摊成均匀的薄层,于温度不超过50℃下干燥,如连续干燥1h后(即1h/2h/3h……),煤样的质量变化不超过0.1%,即到达空气干燥状态。5.10根据需要可保存商品煤存查煤样(破碎成小于3mm后且不少于0.5kg),保存时间7天,以备复查。存查煤样,除必须容器上贴标签外,还应在容器内放入煤样标签,封好。6煤质检验细则6.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6.1.1全水分的测定方法(空气干燥法)6.1.1.1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粒度小于6mm的煤样,在空气流中,于105~110℃下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含量。6.1.1.2仪器设备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装置和鼓风机,并能保持温度在世105~110℃范围内。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浅盘:由镀锌铁板或铝板等耐热、耐腐蚀材料制成,其规格应能容纳200g煤样,且单位面积负荷不超过1g/cm2,盘的质量不大于500g。-5-分析天平:感量为0.001g。工业天平:感量为0.1g。6.1.1.3测定步骤称取粒度小于6mm的煤样100g(精确至0.1g),并均匀地摊平在干燥、清洁的浅盘中,然后放入预先鼓风并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在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2h,无烟煤干燥3h。将浅盘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5min后称量。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1g或质量有所增加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应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作为计算依据。6.1.1.4结果计算全水分测定结果按式(1)计算:…………………………(1)式中:Mt煤样的全水分,%;m煤样的质量,g;m1干燥后煤样减少的质量,g;报告值修约为小数点后一位。6.1.2全水分的测定方法(微波干燥法)6.1.2.1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粒度小于6mm的煤样,置于微波炉内。煤中水分子在微波发生器的交变电场作用下,高速振动产生摩擦热,使水分迅速蒸发。根据煤样干燥后的质量损失计算全水分。6.1.2.2仪器设备微波干燥水分测定仪:经验证符合条件的微波干燥水分仪都可使用。6.1.2.3测试步骤按微波干燥水分测定仪说明书进行准备和状态调节。称取粒度小于6mm的煤样10~12g(称准到0.01g),置于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的称量瓶中,摊平。打开称量瓶盖,放入测定仪的旋转盘的规定区内。关上门,接通电源,仪器按预先设定的程序工作,直到工作程序结束。打开门,取出称量瓶,盖上盖,立即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然后称量(称准到0.01g)。如果仪器自动称量装置,则不必取出称量。按6.1.1.4计算煤中全水分的百分含量,或从仪器显示器上直接读取全水分的含量。6.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煤的工业分析方法等效采用GB/T212,规定了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6.2.1水分的测定(空气干燥法)6.2.1.1方法提要1001×=mmMt-6-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内,于空气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6.2.1.2仪器、设备鼓风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见图2)分析天平:感量0.1mg。6.2.1.3分析步骤在预先干燥并已称量过的称量瓶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称准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打开称量瓶盖,放在预先鼓风并已经加热到105~110℃鼓风干燥箱内,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h,无烟煤干燥1~1.5h。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0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水分在2.00%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6.2.1.4结果计算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按式(2)计算:………………………(2)式中:Mad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m称取的空气干燥煤样的质量,g;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g;6.2.1.5水分测定的精密度水分测定的重复性如表1规定:1001×=mmMad图2玻璃称量瓶-7-表1水分测定的重复性水分(Mad)%重复性%<5.000.205.00~10.000.30>10.000.406.2.2灰分的测定6.2.2.1缓慢灰化法(基准法)6.2.2.1.1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放入马弗炉中,以一定的速度加热到815±10℃,灰化并灼烧到质量恒定,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灰份产率。6.2.2.1.2仪器、设备马弗炉:炉膛具有足够的恒温区,能保持温度为815±10℃。炉后壁的上部带有直经为25~30mm的烟囱,下部离炉膛底20~30mm处,有一个插热电偶的小孔,炉门上有一个直经为20mm的通气孔。马弗炉的恒温区应在关闭炉门下测定,并至少每年测定一次。高温计(包括毫伏计和热电偶)至少每年校准一次。瓷灰皿:长方形,底面长45mm,宽22mm,高14mm。见图3。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分析天平:感量0.0001g。耐热瓷板或石棉板:尺寸与炉膛相适应。6.2.2.1.3分析步骤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精确至0.0002g,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0.15g。将灰皿送入温度不超过100℃的马弗炉中,关上炉门并使炉门留有15mm左右的缝隙。在不少于30min的时间内将炉温缓慢升至约50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30min。继续升到815±10℃,并在此温度下灼烧1h。从炉内取出灰皿,放在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上,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反复进行检查性灼烧,每次20min,直到连续
本文标题:煤炭检验规程(试行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3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