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济宁为例小组成员:魏宁宁;李美玲;王芳结构框架(1)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概念(2)济宁煤炭资源整体发展现状(3)煤炭资源型城市济宁经济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4)济宁市经济转型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1)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概念•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和发展壮大,资源产业成为本区域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大多数劳动力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同种资源的开发、生产经营和服务等活动的城市。•煤炭资源型城市:指因采掘地下煤炭资源而形成或发展起来,并且煤炭采选业至今仍在城市经济结构中占据显著重要地位的城市。•根据美国学者哈里斯(C.DHarris)统计描述的简单分类法凡矿业产值值占城市工业总产值的10%以上,或矿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5%以上,即为矿业城市。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概念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概念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概念按照哈里斯对矿业城市的定义和表一、表二的数据可以看出济宁属于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概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其中煤炭型城市63个),占全国建制城市的17.7%,土地总面积9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十分之一,涉及总人口1.4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2%。职工1250万人,登记失业人数90万人,失业人数占职工比重为7.2%,比全部城市的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500元,比全部城市平均水平低1150元;职工年平均工资为7800元,比全部城市平均水平低1700元。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概念这些资源型城市作为基础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地,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其生命周期性及长期集中于发展单一的资源型产业,随着资源储量减少、枯竭!这些城市普遍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及矛盾!如经济衰退、环境破坏、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增多等。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概念资源产业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从资源的勘探开发、扩大生产、高产稳产、衰退直到资源枯竭的过程。(2)济宁煤炭资源整体发展现状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矿产有70多种,以煤炭为主。全市含煤面积482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5%,主要分布于兖州、曲阜、邹城、微山等地。经勘探预测,全市煤储量260亿吨,占全省的50%,主要含煤地层都在10层以上,可采厚度10米左右,不仅储量大,而且煤质优良,易于开采,是山东省最大也是全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为全国重点开发的八大煤炭基地之一。截至2009年底共有兖州、淄博、临沂、枣庄、肥城等矿业集团及市县属煤矿63对,年生产能力近9000万吨。济宁煤炭资源整体发展现状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煤炭采掘业以及由煤炭转化的二次能源—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煤炭经济在济宁市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1978年全市原煤产量只有267万吨,发电量14.8亿千瓦时•2009年,原煤产量突破8000万吨,达到8115.0万吨,发电量493.0亿千瓦时;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30倍和33倍;煤炭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19.3亿元,其增加值规模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9.6%。济宁煤炭资源整体发展现状•2010年,原煤产量为8809万吨,发电量578.4亿千瓦时;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33倍和39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77。.85亿元,其增加值规模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6%(当年济宁市工业增加值为1195.18亿元)。可以看到煤炭和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在济宁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煤炭资源得到大力发展,济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一些问题。(3)济宁经济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煤炭资源行业过度依赖•产业素质不高,市场竞争乏力•大气污染问题突出•水环境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不断增多•土地塌陷范围扩大•生态环境脆弱•地方高等教育不发达,科技人才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煤炭资源行业过度依赖1、从三产比例来看,济宁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是一产、二产比例高,第三产业不发达。2、从工业结构内部来看,长期以来,煤电行业一直是济宁市经济的重要支柱。见表一和表二。3、从在岗职工来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在岗职工占全部在岗职工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社会就业的主力行业。表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煤炭资源行业过度依赖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煤炭资源行业过度依赖4、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来看,济宁市煤炭行业实现的经济效益在全部工业企业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见表四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煤炭资源行业过度依赖5、从财政收入上来看,2009年全市煤炭工业提供的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31.8%,税收占全市国税和地税总收入的44.5%。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产业素质不高,市场竞争乏力•煤炭行业是济宁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济宁原煤产量的60%以上输出到市外、省外,特别是借助京杭运河的水运优势输送到南方各省。煤炭资源基本上没有得到充分的深度开发利用,没有深加工值,终端产品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造成经济效益的双重流失。产业素质不高,市场竞争乏力产业素质不高,市场竞争乏力1、从济宁经济几大支柱产业来看,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煤电化、生物技术、机械制造、医药食品、纺织服装、建材、造纸、七大支柱产业中有六个行业是传统行业,没有形成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体系。同时现有主导产业关联度不强,产业链条延伸不宽。。2、从高新技术产业来看,可以看出济宁市高新技术产业2007年之前,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一直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仅为35.5%,仅相当于山东省平均水平见表五产业素质不高,市场竞争乏力大气污染问题突出大气污染问题突出大气污染问题突出水环境污染严重济宁市部分煤矿区矿坑水水质测试结果水环境污染严重水环境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不断增多土地塌陷范围扩大•自上世纪90年代初,济宁市进入煤炭的全面开发期后,煤炭开采导致大面积土地塌陷。至2009年底,济宁因采煤造成土地塌陷达35万亩,且以每年3万多亩的速度递增。采煤塌陷地基本分布在兖州、曲阜、邹城、任城与微山等地,这些地区塌陷地面积占到全市塌陷地总面积的90%以上预计到2020年,全市塌陷土地将达70万亩,到本世纪末塌陷土地最终将到达400多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近25%近500万农民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与此同时,济宁市新增建设用地全部压煤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压煤与建设的矛盾,济宁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土地塌陷范围扩大•济宁市部分煤矿2009采煤塌陷土地基本情况生态环境脆弱•一是森林覆盖率较低。•二是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三是地下水超采严重。地方高等教育不发达,科技人才不足•2010年末,济宁全市只有普通高校7所(其中本科院校仅有三所),在校学生8.1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1所,在校学生6.70万人。地方高等教育的不发达,导致经济转型中的科技人才明显不足。(4)济宁市经济转型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资源型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的发展模式不同,各项具体措施也不同。从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来看,目前济宁煤炭生产仍属快速发展阶段,但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减少,增长速度在放慢。2040年以后,大部分的煤矿将逐渐关闭,到2050年,煤炭资源将面临枯竭,开采活动将基本终结。同时从工业增加值来看,煤炭行业的增长速度也在放慢。由此可见,济宁市的煤炭生产正处于高产稳产的鼎盛期,但其储量不断减少,产量的上升空间已不大。因此,济宁市正处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壮年期。在这个时期是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转型、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时期。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实现煤电行业集群式可持续发展1、控制开采规模,提高资源回采率。2、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推动煤电产业结构调整。一是整合煤炭企业,组建大型煤炭集团,发挥规模优势。二是电力行业要优化火电机组结构。重点发展大型坑口电厂和区域性热电联产项目。三是扩大对煤炭资源的利用,延长煤炭产业链条。加速膨胀非煤产业,选择和培育新兴主导产业,形成新的支柱产业,提升传统制造业竞争力(1)选择新兴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2010年济宁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除了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外,按照工业增加值排序的前十大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90.59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88.16亿元)、造纸及纸制品业(82.78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8.41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1.32亿元)、纺织业(59.64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8.72亿元)、食品制造业(35.49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34.01亿元)、医药制造业(27.29亿元)。济宁未来的主导产业应该就在这10个行业中进行选择。(2)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济宁的产业转型,要在优势产业选择和新兴主导产业培育的基础上,以传统产业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积极不断地推进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断壮大制造业基础,总量扩张,最终实现非煤产业替代煤电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支柱和主动力。因此,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高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必然的选择。(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型城市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措施。济宁市未来要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和引导发展生物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1)整合旅游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2)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3)培育新兴服务业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1)治理大气污染。•(2)重点治理水污染。•(3)加大固体废弃物治理。加大固体废弃物治理•煤矸石弃置不用,占用大片土地。煤矸石中的硫化物逸出或浸出会污染大气、农田和水体。矸石山还会自燃发生火灾,或在雨季崩塌,淤塞河流造成灾害。因此煤矿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煤矸石的处理和利用。利用途径有以下几种:(1)回收煤炭和黄铁矿(2)用于发电(3)制造建筑材料加强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治理•对于塌陷地区,建议济宁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整治与开发。结合经济发展,形成以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治理为主的城区区周边浅层塌陷地治理区;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效应为主的深层塌陷地治理区;以湿地保护为主,合理发展养殖和旅游的湖区塌陷地治理区。同时做好塌陷地区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加强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治理•在治理中应主要抓好以下工作:(1)加强组织领导实现采煤塌陷地治理的统一监管(2)坚持规划先行为科学重建矿区生态环境提供依据(3)立足典型引导积极探索塌陷地科学治理路子(4)积极筹措资金破解治理资金制约难题(5)注重政策配套探索建立塌陷地治理长效机制划分生态功能区,进行生态保护•建议济宁市在土地利用现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都市城圈规划的基础上,考虑济宁未来重点发展区和控制发展区的功能需求,将全市进行功能区划分。建议划分为东部低山丘陵保护区、南部滨湖洼地保护区、西部平原农业生态经济区、中部城郊农业和工矿复合区等四个生态功能区,进行生态保护。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5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