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5课爱人若己•学习目标:•1、了解“天下之利”“天下之害”•2、探究“爱人若己”的思想内涵•3、“爱人若己”这一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文章大意•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以此原则来处理事务。”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现在如果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伤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融洽、协调,这就都是天下之害。”•所以诸侯不相爱,就必然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不相爱,就必然相互掠夺;人与人不相爱,就必然相互残害;君与臣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施惠、效忠;父与子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慈爱、孝敬;兄与弟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强大的就必然控制弱小的,人多的就必然会强迫人少的,富足的就必然欺侮贫困的,尊贵的就必然傲视卑贱的,狡猾的就必然欺骗愚笨的。凡天下间祸患、掠夺、埋怨、愤恨产生的原因,都是人们不相爱而产生的。所以仁者认为它不对。•墨子说道:“看待别人国家就象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象自己之身。”所以诸侯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相互残害;君臣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相爱,就会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人都相爱,强大者就不会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强迫人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侮贫困者,尊贵者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者。凡天下间的祸患、掠夺、埋怨、愤恨可以不使它产生的原因,是人们相爱而生产的。所以仁者称赞它。•《墨子》是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现存《墨子》一书,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典型如《非攻》。语言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今天的科技•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是一颗低轨卫星,只能在晚上进行量子通信,空间覆盖能力和应用都有限。•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2017年1月18日,中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单位相关领导在交付使用证书上签字。6月,“墨子号”实现1203公里光子纠缠,刷新世界纪录。•2018年1月,“墨子号”成功实现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命名缘由•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说,墨子最早提出光线沿直线传播,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的名字命名量子卫星,将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合作探究: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兼爱”是墨子学说的中心,“仁爱”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兼爱是一种无差等的爱,仁爱是一种有差等的爱。兼爱不分亲疏厚薄,不分贵贱贫富,不分人我彼此,爱人要远施周边,尊卑长幼之间要互相爱护。而“仁爱”则不同,它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之上,他人之父与己之父,他人之母与己之母,他人之兄与己之兄都是有差别的,有亲疏之分的,爱人涉及到国家、上下、君臣之间的关系。墨子认为“仁爱”是自私之爱,“兼爱”就是要祛除自私之心,爱他人就像爱自己。他认为,儒家的爱,有厚薄,有区别,有层次,集中表现在自己的家庭,家庭里又有亲疏差异,其实最后的标准是看与自己关系的远近,因此核心还是自己。•儒家看来,如果社会没有等级,世界就成平的了,何来尊严,何来敬畏,何来秩序?但在墨家看来,世界本来就应该是平的,只有公平才有所有人的尊严。只要各人都亲近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会实现太平。•墨子提倡兼爱是为了“兴天下之利,除无下之害”,他所面对的现实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全社会性的,全社会的和平安稳和万民之共同大利是他提倡兼爱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孔子的仁爱则是他的道德思想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企图实现道德价值的重整和人文秩序的重建,两者显然不同。短文欣赏墨子:为天下苍生而奔走•一•墨子怪而不狂,但他怪得有品位有层次有智慧有声望有影响。•他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他是天下最底层劳动大众的真正代表,他的思想光辉总是撒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他的学说几乎无所不包,既有现在所谓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又包括许多自然科学,如数学、力学、光学、机械制造等。•他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人物,堪比西方晚他一个世纪的亚里斯多德。•在战国初期独创一派学说、且影响巨大的墨子,后来竟然渐渐被许多人所淡忘,这或许是统治者在树立以儒家学说为社会主要思想之后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因为假若墨子的思想占了主流,也就意味着劳动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而那样的话,统治者、肉食者们又岂能胡作非为?••二•墨子,名翟。虽史上也有说他是宋国人,但现在更多的人承认他是鲁国人,其家乡在今山东滕州木石一带。学者们推算墨子大约生于公元前480年,也就是孔子去世之前的那一年。•司马迁说,五百年必有王者生。太史公眼中的“王”者是孔子,他将孔子列为《史记世家》中。可这位大史学家却对墨子极为轻视,竟然未给这位中国一大思想流派的创立者单独立传,这是极不公正的。•姓墨的人是不是都长得黑?不一定。但墨子的肤色却很黑,几乎类似于现在的黑种人。据《琅缳记》与滕州民间传说:墨子出生前,“其母梦日中赤乌飞入室中,光辉耀眼,目不能正,惊觉生乌。”乌即翟,是凤凰的别名,故取名墨翟。这只凤凰看来是黑色的,以“赤乌”为证,故墨子的肤色为黑。••三•墨子的思想学说在《墨子》一书中展现出来,其主要内容包括兼爱、非攻、尚贤、尚用、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十大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而如上十点,又可并为四个方面:一是兼爱非攻。兼爱即为平等与博爱之意。以墨子的观点,君臣、父子、兄弟都应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他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欺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根本的原因是天下人不相爱所致。•二是天志明鬼。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家学派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上天是有意志的,这个意志就是兼爱天下所有百姓的,因为“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故“天之爱民之厚,”即使是君主若违背了天意,也是要受到惩罚的。换言之,君主在上天的监视之下,是不能胡作非为的。•三是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天下百姓与君主都要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要求选举贤都为官,为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从贤者中选举产生,而百姓则应当对选举产生出来的国君表示支持与服从。在墨子看来,尚贤乃政事之本,而贤者则不拘出身,为此他提出了“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这实际上是打破了“君权神授”与世袭家族的独裁垄断观念,这样的思想,即使放在今天,不仍有其积极的意义吗?••四是节用节葬。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墨子痛批君主与贵族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久丧厚葬之俗,认为君主贵族应像大禹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在这方面,墨子本人身体力行,他常着草鞋或赤足行走,衣服也很破烂,吃着粗饭,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在我的感觉里,墨子与他的一群弟子的形象,有点金庸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丐帮的味道。其实,在社会政治思想与人生理念上,墨家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有许多相同之处。韩愈在《读墨子》一文中说:“儒墨同是尧舜,同非桀纣,同修身正心以治天下国家,奚不相悦如是哉?”所以,韩愈认为:“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四•墨子的思想成就和社会实践方面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除政治理想外,在哲学、逻辑学、军事学、物理学、数学等多个方面,都堪称大师。比如,他建立了自己关于时空的理论,他把时间定为“久”,把空间定名为“宇”。“久”为包括古今旦暮的一切时间,“宇”为包括东西南北中的一切空间,在时空理论的基础上,墨子又建立了自己的运动论,他把时间、空间和物体运动统一起来,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在连续的统一的宇宙中,物体的运动表现为在时间的先后差异和在空间中的位置迁移。若无时间先后的变化与位置的远近移动,也就没有运动。•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的高度论述对等数学的科学家,他提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与严密性。比如,他说,三点共线即为直线。••在物理学方面,中学生都知道墨子曾进行过小孔成像的试验。他指出,光是直线传播的,物体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而说到在机械制造方面的才能,就不能不提到墨子与天下木匠的老祖宗鲁班之间的一场较量。鲁班是能工巧匠的代名词,似乎他无所不能,可在墨子面前还是败下阵来,自愧不如。那是楚国准备发动一场攻打宋国的战争之前发生的事情,墨子闻知楚欲攻宋,立即风雨兼程,步行十数天赶到了楚国,劝说楚王打消发动战争的念头。•到楚后,墨子先问楚王:“现在有一个人,丢掉自己的彩饰马车,却想偷邻居的破车,丢掉自己华丽的衣服,却想偷邻居的粗布衣,这是个什么人呢?”楚王不假思索地答:“这人一定有偷窃病吧?”墨子趁机对其说:“楚国方圆五千里,土地富饶,物产丰富,而宋国地不广国贫困,两相对比,正如彩车与破车,锦绣与破衣,大王攻打宋国,不正如偷窃者患病一样?这样一定会失去道义,必定会失败。”•但楚王以已请来鲁班做了军事战略装备总设计师为由,拒绝放弃攻宋的打算。墨子忙说,即使是鲁班准备好了攻城的器械,也不是取胜之法宝。若不信,就让我与他当众演练一下攻与守的战阵,看我如何破阵。楚王以为鲁班无所不能,墨子不是对手,就同意他们俩当众演练。结果,鲁班组织了九次进攻,都被墨子一一化解。最后,鲁班进攻的器械全部用完,而墨子的防守工具还有许多。鲁班从未遭受如此失败,就对墨子说:“我知道怎么才能打败你,但我不说。”墨子当即答道:“我也知道你想如何打败我,但我也不说!”楚王听此,有些莫明其妙,问:“你们说什么呢?”墨子这时才义正辞严地说:“鲁班以为杀了我,宋国人就守不住,但是,我告诉你们,我来之前已做好了充分准备,我的弟子们代表我指挥守城,我的技法他们全都学会了,即使我死了,你们仍休想取胜。”至此,楚王不得不打消向宋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念头。可是为了宋国之安危将自己的生死都置之度外的墨子,从楚国回去的路途上,走到宋国,遭遇大雨,想找一家避一下雨,竟被人拒之门外,这真是令人唏嘘!好在墨子本人并将此事放在心上,也未去计较,因他心里装的是天下百姓。•当然墨子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每个故事都显现了他高洁的人格与深厚的智谋,可以说像他这样既品行高贵又才能全面的人,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五•伟哉,墨子!你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可惜你之后的中国人对你开掘的不够。你的思想你的精神不但未能充分展现出来,而且甚至被更多的遗忘,这其实不是你之不幸,这实乃中国人之悲哀!
本文标题:爱人若己―15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5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