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ellen中国反倾销案例
1中国遭受的反倾销2中国反倾销案例3国际对华反倾销中国彩电在欧洲的惨痛教训由于康佳公司不愿接受欧盟的现场认证调查,2006年3月28日,欧盟在布鲁塞尔发出文件,将对中国彩电出口商征收44.6%的反倾销关税,即日起执行.2009年,美国将对中国钢格板征高额反倾销税。12月29日,美国商务部初裁对从中国进口的钢格板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税率13%-145%。5月29日,美国两家企业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钢格板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诉讼,此案涉及18家中国钢铁企业,价值9000万美元。(2)印度对华焦炭反倾销案1997年8月28日,印度商务部反倾销当局对中国出口到印度的冶金及焦炭正式立案调查。印度起诉方为BLA公司,该公司得到印度工商协会的支持,称中国出口到印度的焦炭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给当地的焦炭行业造成了严重损害。42007年的反倾销数据图表56商务部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自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以来,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仅2004年一年,中国共遭受68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约30亿美元。“入世”三年多来,西方国家对中国产品频频设限,引起了中国公众的不解和不满。家住河南郑州的郭鹏是一名地方公务员,他说:“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倡导自由贸易原则,本以为中国加入后其外贸出口能够畅行无阻,没想到这几年电视、报纸上关于中国出口遭受反倾销的消息始终不断。”78案例概要近年来,世界打火机产业在逐步向我国转移,而浙江省也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打火机出口生产基地。但在其出口的强劲势头下,打火机行业可谓劫难重重:2002年欧盟对我打火机反倾销调查。温州打火机生产商经过一年多努力,成功应对了欧盟的反倾销诉讼。该次事件是中国正式加入WTO之后遭遇的第一起反倾销诉讼,引起各界高度关注。9【案情】温州企业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世界金属外壳打火机市场后,迅速改变了该市场主要由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垄断的格局。到2002年,温州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企业已达到非常庞大的体系。2002年6月28日,欧盟发出公告,决定对中国出口欧盟的打火机(包括一次性打火机、金属外壳打火机和汽油打火机)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10到2002年,温州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企业已达到500多家,年产金属外壳打火机5亿多只,年产值为25亿元人民币,出口数量占总产量的80%,占有世界市场的份额为70%,占有国内市场份额为95%,温州已成为世界金属外壳打火机的生产中心,而与此同时,日本和韩国原来的打火机企业90%以上已经停止生产。11案件过程2002年10月8日,温州东方打火机厂获得欧盟的市场经济地位确认;2003年2月,欧盟有关方面决定不进行初裁2003年7月14日,欧洲打火机制造商联合会撤回了对产自中国打火机的反倾销诉讼,反倾销程序自动终止。历时1年零1个月的温州烟具协会应对欧盟打火机反倾销诉讼事件是中国正式加入WTO之后遭受的第一起反倾销诉讼,引起各界高度关注。12胜诉原因(温州烟具协会在这场反倾销诉讼中将集体行动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对最终的胜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第一,烟具协会在整个案件过程中,自始至终承担了大量的公共服务(统一聘请应诉代理律师;成立应诉小组,为各应诉企业提供应诉所需要的行业材料;与立场一致的欧洲进口商协会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换意见;在欧盟官员来华现场调查期间,代表打火机行业进行游说和说服工作;代表本行业与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其他各利益关系方进行联络、信息传递和磋商。在这些服务中,协会所具有的信息优势非常明显。)第二,综合行业的利益要求并向政府进行表达,以争取政府支持。13温州烟具协会温州烟具行业协会由温州打火机生产企业自发组建,成立于1991年。1993年,温州市政府下发文件,授予烟具协会对新注册企业的考察、对关系行业利益的国家法规草案的技术意见和咨询、行业信息的收集以及公布、行业展览会的组织等等权力,将烟具行业的管理权主动让位于烟具协会。至此,烟具行业协会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自治组织。14意义为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于中国的民间组织第一次充当了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主角,为我们考察中国转轨时期行业协会的治理机制、协调机制及其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案例。15倾销的由来从中国加入WTO的进程中不难看出,发达国家抱着亦亲亦疏的态度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会有力地拉动发达国家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增长,使其保持对中国的技术优势和分工优势;二是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于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及其低成本的优势,会有力地冲击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使他们的这些产业面临生存危机。所以,发达国家在觊觎中国市场的同时,又想方设法地消除了中国产品的低成本优势,化解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对其经济的影响。于是,反倾销越来越成为针对中国产品的一项重要制障。16长期以来我国企业面对反倾销申诉往往并不积极应诉,最后不得不退出实施反倾销国家的市场,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小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对抗这种贸易保护措施。随着中国市场开放度的提高,有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采取倾销、垄断定价、搭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给国内中小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对此大多数企业尚没有应对良策。17企业内部应对倾销的策略(一)内控环境:风险管理意识与管理层的态度是决定应诉结果的关键(二)风险预警:既要观察对手,更要监控市场份额(三)风险规避:靠竞争力而非价格来赢得国际市场(四)控制活动:要把应对反倾销融入到企业内部控制中去1819原因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居高不下的原因,除了贸易保护主义外,还有发起国利益集团对政府政策的影响。一些国家仍然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采取歧视性政策,再加上目前国内产业机构不尽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较为严重,造成低价竞销的恶性循环。同时,很多被诉企业不应诉也加重了中国企业遭受的反倾销之苦20谢谢观赏!
本文标题:ellen中国反倾销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56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