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理论阐释】(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全球史观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如果说唯物史观以社会形态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文明史观以文明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那么全球史观是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的。所谓“社会空间”,指的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圈。这种生活圈可大可小,但其中的内容却直接影响到人类的每一个个体。例如,一种疾病可能在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中存在,但同样可以在一个国家、一个洲乃至全球范围内传播,理论上任何一个人都有受传染的可能性。这的确不是传统的唯物史观和文明史观所能解释得了的。在此思路下,移民史、疾病传播史、宗教传播史、植物传播史、气候变迁史、生态演变史、风俗演变史、语言演变史等应运而生。(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应用方法】一、从宏观角度突出横向系统分析法。如在研究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时可抓住关键时段进行横向分析,包括: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④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典例1](2009•广东单科•T19•3分)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A.美国经济的崛起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上述证据体现了交通、商品、人员和资本在欧、亚、美几大洲之间,或者说全球间的流通,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表现。[典例2](2009•江苏单科•T20•3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①全球环境的恶化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本题考查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①②③④四个选项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或存在的弊端:生态环境遭到几乎不可逆转的破坏;不能恢复的重要资源正在迅速被浪费和消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日益贫富分化以及劳动力的转移等问题。二、从微观角度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放在整体世界发展进程中去认识。如对哥伦布航行的认识,不仅要看到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还要从整体世界发展的角度看,它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做出重要贡献。[典例1](2009•江苏单科•T14•3分)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解析】选C。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新航路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开辟的,如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地球是圆的等技术和理论上的突破。所以在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未超出地域限制主要是因为不具备跨区域交往的客观条件。[典例2](2009•辽宁文综•T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下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1)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什么特点?(14分)(2)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明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1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答案】(1)纪念碑正面的文字是对麦哲伦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对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纪念碑背面的文字是对拉普拉普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反侵略斗争,对祖国做出了贡献。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求不同,价值判断也就不同,会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做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判断;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2)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文化遗址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三、运用整体史观,有助于形成立体知识结构和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2007年、2008年、2009年高考中,从全球史观角度考查的知识点有:2007年2008年2009必修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含义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不结盟运动、对当今国际力量的评价、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现、美苏对峙必修2新航路的开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布雷顿森林协定、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形成的表现、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新航路的开辟、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形成的表现、资本主义商品输出的要求、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文明下的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全球化从上表可以看出,备考时一定要按高中历史教材进行系统复习。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化范式深化对历史纵向发展的认识,运用整体史范式强化对历史横向发展的认识,从而达到构建立体知识体系和提升综合能力的双重目的。
本文标题:全球史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7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