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高凌飚2008.3-4怎样做研究专题讲座一人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于是他们就试图用他的这种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来征服它。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辩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做的,他们都按自己的方式去做。爱因斯坦:《探索的动机》《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41页,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一、教育研究的性质和特点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延续与发展的文化传承活动。•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是人类的一种自觉行为。•学校教育是教育活动的一种,其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从一个自然的人,成长发展为文化的人、社会的人。•教育是人类必须永恒承担的历史责任。•教育需要随人类的进步和环境、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革。教育需要不断革新教育需要不断研究教育问题的范畴•教育理论问题–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教育实践问题–教育政策–教育管理–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教育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是交叉在一起而难以截然分开的。教育研究不是纯学理的研究,而是基于实践、为了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的。研究活动的本质是什么?•研究是人类以严谨的态度、程序和逻辑来发现未知的事实和规律,获得相关知识(包括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活动。•合乎科学程序(系统/客观),基于哲学精神(思辨/逻辑),探究活动•研究的动机:人类渴望了解未知的好奇心和解决实践问题的需要。•研究的效果:–客观的–功利的–自我满足的研究活动的特点:•研究活动是一种目标很明确的活动,或是为了发现重要的事实或事物发展规律,或是为了求得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研究活动是按照一定的假设和逻缉顺序,有计划地进行的,体现了主观意志跟客观实践的结合。•研究是以可供观察的经验合能够实证的证据为基础的。•研究要求精确的观察/测量和描述。•收集第一手的、新的资料是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必要时也收集现有的资料加以利用。•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客观与科学,除了对研究的可靠性和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如信度、效度等等之外,研究的结论最终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教育研究的特点•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行为,是一种社会实践,不可能象科学家那样按照研究者的设想将研究对象加以孤立、封闭或纯化。•教育研究中所探讨的问题都没有较为全面的数学模型,无法对其进行完全量化的描述,需要采用质和量相结合的方法、有时甚至是完全质的描述方法。•检验结论是否正确的实践方法,也不象自然科学那样有相对分明的客观标准,而是与主观的感觉和判断有一定的联系。教育研究的两大阵营•质性研究–探讨所研究的问题的内在因素和相互作用,关注被研究现象(对象)的本质特征的解释,依据从研究现象(对象)本身发现的框架来解释相关现象。•常见术语:–民俗学、现象学、生态学、实地研究、个案研究、生活史、记录文件、符号互动、软体资料、内在观点、自然的、描述的、参与观察…•量化研究–探讨所研究问题的数量关系,以外部的输入来引发被研究对象的反应并加以测量和统计,以量的关系来说明被研究的事实和现象。•常见术语:–实验、硬体资料、外在观点、经验的、实证的、社会事实、统计的…•相关概念–意义、常识的理解、不轻下断言、情境释义、日常生活、理解、历程、磋商的顺序、实际的旨趣、社会建构•相关的理论主张–符号互动论、民俗学方法、现象学、文化人类学、观念论•研究的设计–展开的、弹性的、共通的、大致的、粗略的•样本–小型的、非特定的、合于理论架构的抽样•相关概念–变量、可操作、信度、效度、假设、统计显著性、可重复性•相关的理论主张–结构功能论、实在论、实证论、行为注意、逻辑经验论、系统理论•研究的设计–精密、集中、预设、由研究文献支撑、假设的列举•样本–大型的、分层的、控制组、精确的、随机的、控制外在变量•研究方法–观察、文献及文件的评析、参与式观察、开放式访谈•研究工具–录音机、摄像机、摄影机•与研究对象的关系–设身处地的、相互信赖的、平等的、深入接触、朋友•资料分析–持续的、主题化的、概念化的、归纳的、比较的•局限–耗时、分析困难、缺乏信度、程序难以标准化、不适合于大规模的群体•研究方法–实验、调查、结构式的访谈、准实验、结构式的观察、资料的组合•研究工具–量表、问卷、建立指标、标准测验•与研究对象的关系–有界限的、有距离的、短暂的、置身事外的、少沟通•资料分析–演绎的、可作成结论的、统计的•局限–变量控制困难、物化合表面化、缺乏效度二、常见的教育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内容分析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历史研究-HistoricalStudy•对象:历史资料•目的:以史为鉴•必要条件:史料•一般程序:–确定问题–制定计划•研究的动机、目的、范围与方法、研究所用史料简介、预订论文结构、研究时间与进度–具体研究步骤•收集史料→阅读史料和论文→草拟题目→再收集史料→评估可行性→修改题目和大纲→继续收集史料→整理史料、考证史料→研读史料→修改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报告→研读史料→修改研究报告→完成•限制:–史料、研究者能力内容分析-ContentAnalysis•对象:–文件-正式、私人、数量资料、各种媒介资料•目的:–文献释义•分析什么:–whosayswhat,towhom,howandwithwhateffect?Andwhy?•方法:–质与量并重•一般程序:–确定目的→分析的基本单位和分类方法→分析样本→检验效度和信度→收集与分析资料→撰写报告•适用:–对象无法接触,时空范围大,资金和时间有限•局限:–材料与现实有距离,样本代表性不充分调查研究-SurveyResearch•对象:–参与教育活动的群体、现象•目的:–了解描述群体和现象特性的相关因素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量与质并重–问卷、调查表、访问、座谈会•一般程序:–确定目的→文献综述→设计方法→制定工具→收集资料→资料数据处理→分析讨论→结论与报告•适用情境:–描述事实、现象、制度,收集意见•限制:–表面化,不能确定因果关系,有一定时效个案研究-CaseStudy•目的:–对被研究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或跟踪,找出影响所发生的现象的因素,发现规律,进行解释•对象:–参与教育活动中的一分子或单位•了解什么?–Who,What,Where,How,Why•资料来源:–正式文书、文件,档案记录,实物,访谈记录,观察记录,调查、检测•方法:–综合使用各种方法•一般程序:–确定目的和问题→确定对象单位或个人→与对象单位或个人协商→进入现场→熟悉环境与对象→收集各种静态资料→收集各种动态资料→即时资料分析→检讨与反思→进一步收集资料→进一步分析→形成解释框架→讨论和结论→报告结果•注意问题:–隐私和伦理问题•优点和限制:–深入,全面–耗时,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高,样本的代表性实验研究-Experiment•目的:–确认已知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对象:–能反映、体现变量关系的实体•方法:量化–操空自变量的变化,控制无关变量的干扰,观察测量因变量的变化–分类:•实验室实验-实地实验,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真实验-准实验•一般程序:–决定目的→提出假设→确定变量→改变自变量的工具或方法→收集资料的工具→控制干扰→实验设计→被试的抽样和认定→决定实验步骤→按计划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资料→统计分析→解释实验结果→撰写报告•效度与信度:–外在效度-可推论性,内在效度-可确定性,–被试差异控制,环境差异控制•限制:–教育研究因素过于复杂,不能用简单的因果关系加以概括–教育研究涉及价值判断,实验观察有困难–教育事件不可以重复产生,不可以对自变量进行人为的操控–教育对象为人,容易与实验者相互作用,难以进行各种控制–测量工具的效度有限,难以测量被研究变量的真值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目的:–不追求根本性知识(基础研究),不寻求解决问题的通则(应用研究),解决研究地点所发生的问题•特点:–以解决问题为主导–打破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界限,研究者即行动者–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研究,不强求代表性和可推广性–研究计划随研究的进展而不断修订–外来专家在行动研究中主要发挥引领作用–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特别的意义•一般程序:–发现问题→界定并分析问题→草拟计划→阅读文献→修正问题→修正计划→实施计划→提出结论报告•注意:–行动、实用、合作、弹性、协调、可行、及时反思、时效•局限:–层次不高,参与者因双重身份而产生的困扰,教师与专家的协调困难,自检验问题
本文标题:教育研究基本概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82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