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中国教育史(第三版)课件详解
2020/1/241中国教育史2020/1/242前言一、《中国教育史》的性质·史学→专题史(专门史)·教育科学→教育通史二、《中国教育史》的内容·教材:“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学术领域:通史、问题史、交流史、关系史2020/1/243三、《中国教育史》的价值·工具价值:古为今用·学科价值:去伪存真四、学习《中国教育史》的意义·《中国教育史》的历史·为形成教育思维提供素材2020/1/244第一章: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一、中国教育的起源·“自有人生,便有教育”教育源自人类的生产劳动,服务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二、中国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教育目的:培养生产劳动者·教育权利与机会均等,男女受教育(内容)的不同,因于生理差异而非等级尊卑·教育内容:生产劳动经验,生活习俗,宗教礼仪,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没有专门教育场所·教育者:老者为师;长者为师2020/1/245第二章夏、商、西周的教育一、夏代的教育·“为政尚武”与“以射造士”·夏代的学校中央:序地方:校二、商代的教育·“以乐造士”·商代的学校:除了继承夏代遗产外,有所创新,如瞽宗——商代特有的学校2020/1/246三、西周的教育·“以礼造士”与“学在官府”·西周的学校国学:大学、小学乡学·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六艺的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特色:文武兼备、知能兼求、教有所别六艺的历史影响:“六艺”不仅是教育内容,而且成为一种教育模式,成为后世儒家学者谈论教育改革的范本。2020/1/247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一、官学衰废·官学状况春秋时期,官学见于史书记载者仅有两事:1.鲁僖公修泮宫2.子产不毁乡校·官学衰废的原因二、“学在四夷”与私学兴起·私学兴起的原因1.教育变革的内在要求2.与“士”阶层地位的变化密切关联2020/1/248·私学的历史影响私学的产生,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1.冲破了“政教合一”的樊篱,使教育从政治活动中逐渐摆脱出来,成为社会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完成了学校教育与自然形态教育的第二次分离。“教师专业化”的开端:长者为师→能者为师2.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扩大了受教育对象。3.创造了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繁荣时期。2020/1/249三、稷下学宫·稷下学宫的历程·稷下学宫的性质与特点1.性质a.官学之下是私学,私学之上是官学,官私合办b.集教学、研究、育人、谘议为一体2.特点a.学术自由b.待遇优厚·稷下学宫的历史影响2020/1/2410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思想(一)儒家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1.生平与教育活动a.“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b.政治上失意:委吏、乘田;中都宰、司寇(兼摄相事);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寻找实现政治抱负之地。c.教育上获得巨大成功:“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深受学生爱戴。d.孔子的谥号:“尼父”(鲁哀公十六年);“褒成宣尼公”(汉平帝元始元年);“文宣王”2020/1/2411(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顺治二年);“万世师表”(康熙年间)e.孔子的历史贡献开办私学,加速了“学术下移”。删定古籍,整理和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2.教育观a.教育作用论教育的社会作用:“庶-富-教”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意义:“性相近,习相远”针对“天命论”,揭示受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中庸》佐证:“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虽愚必明,虽柔必强。”2020/1/2412b.教育目的论培养志于道的“君子”或“君子儒”:修己以敬,以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针对“不学而仕、学而不仕”反对“世袭制”,憧憬“贤人政治”c.教育对象论“有教无类”针对“有教有类”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有教有类”表现为:对内:被统治阶级几乎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对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夷戎狄蛮)2020/1/2413就孔子招收的学生成分来看,其不折不扣地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尽管有所谓的“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规定。南郭惠子:“夫子之门何其杂也?”3.教学论a.教学过程“学-思-行”“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b.教学内容“四教”:文、行、忠、信“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荀子《劝学》篇中始尊为“经”,故后世有“六经”之称谓。2020/1/2414“教育的非宗教性”c.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4.德育论“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为道德规范。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仁者爱人”与“爱有差等”“不学礼,无以立。”“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020/1/2415“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教师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隐无私教学相长,当仁不让其师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2020/1/24166.历史影响a.国内: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半部《论语》治天下。”b.国际:早在16世纪,基督教传教士曾将孔子的学说(连同教育思想)导入欧洲,引起巨大震动。欧洲启蒙主义思想家、“百科全书式”派领袖伏尔泰称赞孔子为“真理的解释者”和道德的化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孔子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设立“孔子奖”;《伦语》被称为“东方的圣经”。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有“孔教”、“孔教学校”。美国加州曾将9月28日定为“孔子日”,1971年美国参众两院甚至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为美国的教师节。2020/1/2417·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1.生平与教育活动a.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邑(今山东邹县)人,思想家,教育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孟子》一书即是孟子与弟子“述仲尼之意”而作。其一生的经历与孔子颇为相似:早年致力学业,中年聚徒讲学,并率众弟子周游列国,兜售“仁政”、“王道”主张,晚年回归故里,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三大乐趣之一。(“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二乐也。”)“亚圣”与“孔孟之道”2020/1/2418大致在隋唐之前,《孟子》只是“子”书之一,之后则逐步上升为儒家经典。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年)礼部侍郎杨绾上疏建议将《孟子》列为“明经”科目,与《论语》、《孝经》并列,预示《孟子》地位开始变化。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孟子》首次被列入科举。之后,特别是经过朱熹的集注,《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四书”,地位超越了儒家传统的“五经”,成为元、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官学教育与科举考试的必修科目。与此相应,在隋唐之前,孟柯只是作为“诸子”之一受着封建士大夫的景仰。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六月,孟柯受封邹国公,为第一次被正式赐封。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加赠孟柯为邹国亚圣公。这是孟子首次被朝廷封为“亚圣”。明、清时期,孟柯的“亚圣”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明世宗说:“人以圣人为圣,圣人以孔子为圣。宋真宗称孔子为至圣,其意已备。今宣于孔子神位题‘至圣先师孔子’,去其王号及大成、文宣之称。……其四配称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清代延续着这一称号。孟柯遂成为孔子之后儒家的正统,形成“孔孟之道”的格局。2020/1/2419b.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荀、孙同音,汉人也尊称为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其家世及早年经历不详。大抵中年以后曾游说齐、楚、赵、秦等国,且长期居齐,三度出任稷下学宫祭酒。晚年得楚相春申君之荐为兰陵令,解职后仍在此讲学著书。为了顺应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建立全国统一政权的历史趋势,荀子对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和吸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学说。政治上,他主张“法后王”(但并非完全放弃“法先王”),坚持“隆礼”与“法治”并重;哲学上,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及“人定胜天”的观点,反映出唯物主义的思想倾向;在人性问题上,他批评了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并揭示了“性”与“伪”的关系,等等。这一系列见解成为荀子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据。“诸子”之一2020/1/24202.人性论与教育作用论a.“性善论”与“扩充善端”“性善论”的依据“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每个人都有怜恤别人的本然心情。如:“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2020/1/242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定:“仁、义、礼、智”为天赋予人的本性之端。“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社会现实中的“不善”(或“恶”)又当如何解释呢?环境使然。“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教育的作用:“扩充善性”、“求其放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2020/1/2422b.“性恶论”与“化性起伪”“人性恶”之依据“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孟子言“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性伪之分”“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性伪之合”与“化性起伪”“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故曰:……性伪合而天下治。”2020/1/2423教育的作用:“化性起伪”3.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a.培养“君子”、“圣人”或“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治人的“劳心者”坚定的信念:“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伦理道德是基本的教育内容:学校教育的目标即在“明人伦”。其所谓“人伦”,即社会中最基本的五种人际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尤为重视其中的“父子——孝”与“兄弟——悌”关系,以此为中心,建立了一个道德规范体系——“五常”(仁、义、礼、智、信)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2020/1/2424b.荀子把教育培养目标分为“士、君子、圣人”三个层次。“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士”是从事具体事务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君子”最主要的是“笃志而体”,坚固其志,身体力行;“圣人”是最高的“智者”,博大精深,无所不明,“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在荀子看来,教育目的即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才。教育内容就要以《诗》、《书》、《礼》、《乐》、《春秋》为主体。荀子对其各自的教育作用作了精辟的概括:“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也。《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2020/1/24254.教学思想a.教学过程在孟子看来,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一个“尽心、知性、知天”的过程。“尽心”,即尽量扩充和发展人固有之善端;“知性”,即知晓人性本善,须好自存养善性;“知天”,即按照天命行事。“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教学过程即是一个“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荀子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闻、见、知、行”的过程,并将行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2020
本文标题:中国教育史(第三版)课件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8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