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岑参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读准这些字音:控(kòng)裘(qiú)衾(qīn)置(zhì)掣(chè)瀚(hàn)阑(lán)琵琶(pípá)羌(qiāng)凝(níng)描绘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主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两句诗点明了风和雪有何特点?第一句写风,“卷”、“折”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表现诗人的惊奇之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字好在哪里?整句有什么妙处?答“忽”字不仅显出边塞气象变幻无常,而且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情。以春花喻冬雪,以春风喻东风。在诗人眼里,北国冰雪世界,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欣喜、暖意和生机。充分展示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散”,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入”,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将领们的住所上来。“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是互文。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诗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答: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手法上,运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写送别宴会。点明地点是在中军营帐。“饮归客”说明是为了送武判官归京。此句以借代的方式,写出了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情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酒宴散后,送客出辕门。“暮”,点明是在傍晚,“纷纷”极言雪之大,“冻不翻”极言天之寒。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形象写出了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景象。“掣”字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塞外天气的恶劣,寒风的呼啸。“红”反衬出白雪皑皑的景象,而“不翻”则衬托出了天气的寒冷。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不见”和“空”,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本文标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93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