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是指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由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家以一系列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与实践而推动形成的建筑思潮,它即出现在西方世界开始对现代主义提出广泛质疑的时代背景中,又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到了80年代,当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在西方建筑界引起广泛关注时,它更多地被用来描述一种乐于吸收各种历史建筑元素,并运用讽喻手法的折衷风格。应该说,美国是形成这股思潮的中心,因此,了解与认识建筑中的后现代主义,也将从思潮中最有影响的一些美国建筑师以及他们的作品谈起图文里——母亲住宅“这是一座承认建筑复杂性和矛盾性的建筑,因为它即复杂又简单,既开敞又封闭,既大又小”——图文里确实,这座建筑在许多方面显得模棱两可,平面或立面似对称又不对称,形式传统又并不传统。而且正立面是山墙,但山墙的顶部又是断裂的,墙中央的门洞被放大了,但真正的门却在旁边。老年人公寓C.摩尔——圣.约瑟夫喷泉小广场小广场由公共场地,柱廊,喷泉,钟塔,凉亭和拱门组成,充满了古典建筑的片段,却全然没有古典建筑的肃穆气氛。P.约翰逊——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曾是现代建筑运动积极倡导者的p.约翰逊的这座大楼彻底的改变了人们以往所熟悉的摩天大楼的形象。这座与以往的玻璃摩天大楼完全不同,外墙大面积的覆盖花岗岩,立面按古典方式分为三段,顶部则是一个开有圆形却后的巴洛克式的大山花。格雷夫斯——波特兰市市政厅这座建筑几乎成为了后现代主义的标志。建筑形似一个笨重的方盒子,上下分成三段,立面以实墙为主,色彩艳丽丰富,似一副抽象派瓶贴画。尤其是从古典建筑拱心石及古典柱式中演绎出来的各种构图,诗歌史最喜爱使用的图形。奥地利建筑师H.霍莱茵——奥地利维也纳旅行社霍莱茵采用了舞台布景的手法布置了一组组风景片段,以唤起旅行者对异域风景的联想:破败的柱子象征着希腊与意大利;青铜顶的亭子象征着印度-同时在欧洲和同样出现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浪潮中,许多现象也是与美国的后现代主义有所相近的。我们可以从欧洲及日本的一些建筑作品中了解后现代主义在欧洲的发展。英国建筑师J.斯特林——德国斯图加特州立美术馆扩建工程。扩建工程显示了这位建筑师创作道路上的巨,金色砂岩外墙贴面酷似古典建筑的石墙肌理。历史元素的使用使得博物馆获得了一种古典建筑所具有的纪念性和仪式感。大改变。从形式上看,这个作品吸收了众多古典建筑元素。建筑以厚重的墙体为主,顶部有微微出挑的檐口矶崎新——驻波城市政大厦按他自己的解释,驻波中心所呈现的是一幅包括从米开朗琪罗,勒杜,勒.柯布西耶一直到摩尔在内的的群体肖像画。中心最特别的是有由建筑群围绕的下沉广场,显然部分复制了米开朗琪罗在罗马的卡比多广场的椭圆形地面图形,但在中央代替罗马皇帝铜像的是两股水流的交汇点,一股来自光滑石面上的水幕,另一股来自象征月桂女神的月桂树下的礁石中。关注历史元素和使用隐喻方式的设计探索在日本建筑师中也有回应。这些后现代建筑从一开始就极有争议,不少人认为它们只是一些滥用符号,玩弄手法和像舞台布景似的时髦玩意。确实,当部分后现代主义设计语言成为制造时尚的工具时,它便及其自然的与商业娱乐世界联姻,最典型的就是迪斯尼公司在佛罗里达的娱乐中心中由格雷夫斯设计的海豚旅馆与天鹅旅馆。从这些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出后现代建主义的一些基本的共同特征:首先是回顾历史,喜用古典元素;其次是追求隐喻手法,以各种符号的广泛运用和装饰手段来强调建筑形式的含义及象征作用;再就是走向大众化和通俗化,戏谑的使用古典元素;最终后现代主义的的开放性使其并不排斥似乎也将成为历史的现代建筑。因此,一些人也把后现代主义归纳为激进的折衷主义。谢谢观赏!
本文标题:后现代主义建筑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897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