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古老的宁城宁城是著名的“契丹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史称“紫蒙之野”。宁城地区,西汉时期设右北平郡,唐代置过饶乐都督府,奚王建过牙帐,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辽建中京,设中京大定府,元代设大宁路大宁县,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明太祖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就潘大宁。清代初期属喀喇沁中旗,清康熙四十四年(1075)增建为喀喇沁中旗。自清至民国宁城地区蒙制属卓索图盟,汉制属热河省,长期实行蒙汉分治。清代,汉制归承德平泉州、热河省平泉县。民国20年(1931)设宁城设置局,民国22年(1933)年始称宁城县。现代宁城县隶属和名字的变更:1945年我党建立平泉县,包含宁城地区。1949年改称宁城县人民政府,属热河省.1956年,河北省撤消,宁城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辖。1969年随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1979年又重归内蒙,1983年撤盟建市,宁城县属赤峰辖至今。县城所在地为:天义镇。宁城地图赵宝沟文化1.时间:六、七千年是我县发现的较早文化之一。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2.工具:磨制石器为主。石耜,石铲石锄等。3.器物:陶器。4.地位:赵宝沟文化是在西辽河流域取得支配地位,并对红山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一支重要远古文化。思考问题:我国的社会形态是什么?3.在我县的分布:忙农镇小榆树林子遗址,西箭村遗址,东沟丘遗址,另外还有头道营子、打虎石。汐子镇等均有赵宝沟的遗存被发现。我县馆藏文物有石耜。红山文化1.时间: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2.范围: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3.工具:磨制石器。器物:玉器和彩陶。4.地位: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和内涵。5.红山文化的代表:红山文化大型玉龙,这是我国最早的龙之一。6.玉器的出现说明了什么?还有龙的出现说了什么直径2.3~2.9厘米。龙首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龙眼突起呈棱形,前面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颈背有一长鬣,弯曲上卷,长21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龙: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历史封建帝王极权的化身。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村,是一处原始社会末期的红山文化遗址。复制的女神头像,她面部为朱红色,两颧突起,圆额头,扁鼻梁,尖下巴,是典型的蒙古利亚人种。女神的眼珠用两个晶莹碧绿的圆玉球镶嵌而成,显得双目炯炯。牛梁河女神:头像结构合理,五官比例准确,表情生动逼真,她不仅是我国文明黎明时期艺术高峰的标志,也是亿万炎黄子孙第一次看到的五千年前用黄土塑造的祖先形象,对中华文明起源史、原始宗教思想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30多座积石冢群址,整个积石冢群和古埃及的金字塔布局是一样的。故考古专家将其称为中国的金字塔。2.金字塔顶部的炼铜遗址有1500个炼红铜的钳锅,每一钳锅约有1尺多高,锅口约有30厘米,像现代人用的水桶一般大小。3.古时出现天崩地裂,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龟足以立四极。由于这个神话传说,后人因此把彩色异常的石头叫女娲石。牛河梁金字塔顶炼红铜的遗址,与此神话传说中女娲炼五色石极相吻合。4.辽河流域牛河梁女神庙、金字塔可能就是当时的原始古国对女娲的一种回忆、崇拜。红山文化在我县的分布:宁城处于内蒙、辽宁、河北交界处,应该是红山文化的重点地区,所发现的红山遗址不多规模较小主要遗址是:大明镇哈达营子遗址大东沟敖包山遗址,1991年内蒙古考古所在天义镇包古鲁梁发掘一座红山文化古墓,出土一件玉晗,另外还有汐子镇蟠龙上遗址,大双庙柳树营子遗址,均有红山遗址。我县馆藏的文物有:玉斧,磨制石斧,彩陶,红陶标本思考问题:红山文化的意义?红山文化的意义:红山文化坛、庙、冢,代表了已知的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的最高水平,专家们因而对中华文明起源史、中华古国史进行了新的思考;把中华文明起源史的研究,从四千年前提早到五千年前;把中华古国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第一章宁城远古的文明教学目标: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宁城最古老的文化代表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进一步探究宁城文化的意义。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教学重点:学生初步了解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教学难点: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多设计让学生够得着的问题。课后反思:由于这个课是和学生密切相关的,有的故事就是学生家乡的事情,学生的兴趣很浓,但是也有的学生不愿意参与到课堂上来,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让学生感兴趣,够得着。还要考虑尖子班班同学,设计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的得到综合能力的提高。这节课设计的内容有些多。
本文标题:古老的宁城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1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