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16第五编 第四章 苏轼及其文学家族
第四章苏轼及其文学家族本章内容▪第一节苏轼思想和文学主张▪第二节“三苏”文章▪第三节苏轼诗歌▪第四节苏轼词风第一节苏轼思想和文学主张一、苏轼的哲学思想▪苏轼一生广学兼容,吸收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构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动荡曲折的一生中,苏轼始终坚持以儒者的行健进取来试图建立事功或修养心性。其文章重视通经致用,充满了积极入世精神▪在其遭遇蹭蹬、艰难备尝之际,苏轼又能够融合佛老,以超旷委化、豁达随缘之心态,从容面对苦难人生。二、苏轼的学术观念与文学主张▪苏轼的学术观念与其哲学思想是紧密相联系的。苏轼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苏轼把“道”的存养与践履以至于成圣人的过程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以穷理;第二阶段是内化知识和技能,达到“入神”;第三阶段是学以致用。由此,他进一步提出“道艺两进”的思想。▪在苏轼的哲学观中,他认为,道为大全之存在,包涵了物态的多样性。由此,苏轼提出诗歌语言要随物赋形,妙尽形理▪苏轼非常重视“德”对于“文”的价值,他强调对道之变化了达透彻,随其斡运,穷极变态;从另一方面来说,描写了事物千变万化的形态,就从中体现出了“道”的身影▪苏轼高度重视“法度”。他认为学艺须从规矩入乎,在熟练掌握之后才谈得上出新。第二节“三苏”文章三苏的文学观念▪苏洵强调文须“有为而作”,他取法《战国策》以及贾谊、陆贽等人的著作,并由纵横家、兵家入而深究“古今成败得失”,重视评论史事,这显然也是为了斟酌古今,为现实政治找到历史根据和借鉴。▪苏轼幼禀庭训,作文得父指导,因此纵横家、兵家之“术”,与儒道释三家之“道”,相互矛盾而又杂糅统一到他的精神世界中。▪苏辙则从“气”论文,实则是苏轼作文求“自然”之道的必然延伸,他评论苏轼之文“皆有奇气”,正是看到了苏轼之文涵蕴着作者的人文素养与性情气度。苏洵的散文▪苏洵(1009—1066),字明允,二十七岁始努力向学,四十八岁到汴京拜会欧阳修,为欧阳修所赞赏,并为宰相韩琦所知,但未得重用。嘉祐五年为秘书省校书郎,六年为霸州文安县主簿,留京编纂《太常因革礼》,书成去世。▪苏洵文章的根柢是纵横家、兵家学说,其文章写作目的在于总结、研究古人“已往成败之迹”,以经世致用为旨归。▪苏洵文章有战国策士之风,往往反复言说,纵横铺陈,指事析理深刻细微,议论犀利。其中《权书》十篇、《衡论》十篇、《管仲论》等皆为其名篇。苏轼的散文▪苏轼散文中成就最高的主要集中于赋、论、记、策、序、书、史评等文体中▪苏轼的政论文、史论文大都语言明快,气势雄浑,说理犀利透辟。代表作有《思治论》《六国论》《续朋党论》《留侯论》《教战守策》《日喻》《刑赏忠厚之至论》等▪苏轼的叙事记游文,在叙述游历、记载风物时,往往把大量笔墨放在阐发哲理上,形成了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艺术风格。代表作有《喜雨亭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石钟山记》《清风阁记》▪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志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苏轼的辞赋、四六等亦因融入了散体文而使文章更多地有了疏宕萧散之气,很多文章因之具有了诗歌的优美意境。代表作有《赤壁赋》、《后赤壁赋》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文章往往在流转多变中贯穿着其创新求奇的艺术追求。苏文长于创新,表达自由。这正是苏轼追求的“道法自然”在文章写作方面的表现。▪苏轼文章具有“破体”特点,亦即使用多种文体的表现手法来抒情表志。如“记”体文章中往往有抒情、议论,而“论”体文中又往往有叙事成分。如其《赤壁赋》《日喻》《潮州韩文公庙碑》等苏辙的散文▪苏辙(1039—1112),字子由。十九岁与兄苏轼同登进士科。苏辙政治上属旧党,反对王安石及其新党变法,但亦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毕生因政治主张而仕途跌宕。曾为右司谏、尚书右丞、大中大夫等。晚年退居徐州颍川之滨,号颍川遗老。▪苏辙散文,其主要风格为平稳淡泊而时见波澜疏宕。如其《黄州快哉亭记》▪苏辙的散文在写景上也有独到之处。主要表现为疏宕有致,风神洒落,极为简洁凝练。如其《武昌九曲亭记》第三节苏轼诗歌一、苏轼诗歌的题材与内容▪苏轼诗歌内容丰富。他把平常人不太注意的题材纳入诗歌。▪苏轼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强调“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二、苏轼诗歌的艺术追求▪苏轼往往能够抓住独特之处,刻画事物的属性和本质。▪岭上睛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河水绿▪苏轼善于描写瞬息万变的景物以展现变化的过程,富有动感美。▪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强调诗篇要抓住事物的“理”,凸显其本质、规律及其蕴含的意义▪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他的诗歌,往往以饱满的情思注入抒情客体,达到主客体的有机统一,作者的情感志向借助客体而得以充分表达出来▪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理趣也是苏诗的一大特色。他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社会人生的深刻体察都写入其诗、词、文作品中,从而外显为理趣之美。苏诗中的理趣多通过灵动的意象来表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以杰出的诗文创作成为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人物,其贡献是多方面的。就诗歌而言,他开拓了诗歌的表现领域,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拓深了诗歌的审美意蕴和审美类型,宋诗的理趣化、学问化、议论化特征在苏诗中表现得非常突出。除此之外,苏轼还以其恢弘的气度和杰出的文化艺术修养,团结和培育了一大批文人,在其周围形成了“苏门六学士”等文人集团,为北宋文学艺术的繁荣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苏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伟大诗人之一,成为代表中国文化和文学的重要坐标,在世界文化的比较视野中也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第四节苏轼词风一、苏轼的词学观▪他认为词是诗之一种:“颁示新词,此古人长短句诗也。得之惊喜,试继勉之。”因此,赞许词体向诗体靠拢的创作风格:“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耳。但豪放太过,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也。”▪表现出苏轼有明确的以诗为词的创作认知和创作态度。苏轼把对词体的这种认识,落实到了他的词创作上,开拓出了宋词的崭新局面。二、苏词的艺术成就▪苏词的词体创作成就,突出表现在对传统词体题材与内容的突破上。苏词如此广泛地反映生活和表达各种情感志向,较之以抒写闺怨、两性情感与色情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词而言,极大地丰富了词体的抒写空间。▪苏轼的一些词,与其诗作相似,具有“理趣”的特征。▪些小白须何用染。几人得见星星点。作郡浮光虽似箭。君莫厌。也应胜我三年贬。我欲自嗟还不敢。向来三郡宁非忝。婚嫁事稀年冉冉。知有渐。千钧重担从头减。▪东坡在词中经常抒写其独有的个体精神、气象气质与人生抱负,表达其不遇于时而蹉跎困顿的人生苦闷,及其善以儒道佛思想自我排遣与超越的践行与体验▪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词的词体创作成就,也表现在对传统词体形式及音律的突破上。苏轼在词体创作中引入了“序”。他在词牌下所写的“序”,“序”或记载写作缘由,或点明写作主旨,或述及写作地点,或说明词作用途,有的“序”就是简短的叙事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一些词,风格豪放。苏轼词中的风景,经常出现气势雄奇,境界阔大的景象,气势高昂澎湃,地势雄健险峻,有的还带有飘逸清旷的浪漫色彩。苏轼还善于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世态炎凉的认识融合到这些风景描绘中,直抒胸臆,寄托豪情。▪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词风格是多样的。他的一些词追求本色“当行”,继承了词体的“言情”传统与“佑欢佐酒”功能,具有情致深婉、清丽纯正的艺术风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街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思考题:▪1.苏轼文学成就与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之间的复杂关系。▪2.苏轼文章、诗歌与词作的主体艺术风格是什么?▪3.苏轼非常重视各类文体的“破体”,后人对此褒贬不一。请谈谈你的看法。
本文标题:16第五编 第四章 苏轼及其文学家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29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