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件
中国古代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刘屹首都师大历史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导言:古籍目录与分类一、中国古代典籍的分类:经、史、子、集四部。《汉书·艺文志》: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隋书·经籍志》:经、史、子、集→《四库全书》:体系分类最完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乾隆以前传世典籍精华。经部:儒家经典及解释:易、书、诗、礼、春秋、孝经、四书、五经、乐、小学(字书、训诂、韵书)史部:各类历史典籍: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子部:百家哲学与一般知识、思想、技术:儒、兵、法、农、医、天文历法、术数(阴阳五行、占卜、相术等)、艺术(琴、篆刻、书画)、杂技、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道。自然科学归附于子部。集部:文学类书: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古籍分类目录不仅反映典籍流传,也体现历代学术思想发展的历程。二、史部目录学:目录学是治学门径。目录:不仅仅是书籍的list,更主要是content和context。王鸣盛: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然此事非苦学精究,质之良师,未易明也。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张之洞: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术门径矣。学问与其说是知识的储蓄,不如说是善于在书海中找到需要的知识的本领。史学最初依附于经学,魏晋南北朝始经、史分立。经学长期位居四部之甲,史学又称乙部。经学是中国古代王朝政治与士人安身立命的依据,史学是前代王朝政治的记录与后代王朝行政的镜子。《资治通鉴》“六经皆史”→“四部皆史”:一切古代留存的文字与实物资料,都是今天历史学的史料。从目录学入手,全面了解传世典籍,特别是其中的史籍。本课程所用教材:赵淡元主编《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高教版。经部典籍简介一、经学简史1、“经”字含义的演变经,本义为串连竹简、木牍的丝绳。→重要的典籍。战国诸子之学皆为经。→汉武帝以后,经专指儒家经典→儒家对经赋予社会伦理道德意义:“经”即仁、义、礼、智、信“五常”,对应《乐》、《书》、《礼》、《易》、《诗》五经。→万世不变的永恒真理。2、从“六经”到“十三经”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庄子》,西汉时的观念。因学派不同而次序排列不同。今文与古文经派的不同。“五经”加《公羊》和《论语》成“七经”。东汉熹平石经、曹魏正始石经。唐初五经正义。唐代将《礼》分《礼记》、《周礼》、《仪礼》;将《春秋三传》:公羊、谷梁、左传入经;再加入《孝经》和《尔雅》。开成石经宋代加入《孟子》,形成“十三经”。朱熹将《论语》、《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合称“四书”,与五经相配,即“四书五经”。3、经学的分派与历史分期儒学与经学的异同:儒学先秦就有,现代仍有。经学从汉代开始,现代已无。1)汉学(汉至唐)汉代今古文之争、魏晋王学与郑学之争、南北朝南学与北学的不同、唐代经学的统一2)宋学(宋至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河东学派与姚江学派3)清学(新汉学)(清代)明末清初的浙西学派和浙东学派、乾嘉学派的吴派和皖派二、经部史籍简说1、周易:最初具体操作性的占筮书→后人解释为哲学义理之书分为“经”:卦象、卦名、卦辞、爻辞;“传”:对前者的再解释。经文部分成书在西周末年,前9世纪前后;传文部分从战国至西汉逐渐形成。前3世纪中叶到前2世纪初,个别晚至东汉。2、三礼:仪礼、周礼、礼记礼:汉民族数千年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结晶的精华。宗法社会中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伦理规范、行为与言准则、习俗制度仪式,是一套不成文的法律。1)《仪礼》:周代各级贵族礼仪规范的集成。现存篇章是西汉时形成的。2)《周礼》:传为周朝的官制结构和组织。战国时成书。3)《礼记》:关于礼的论文汇编。东汉人选编前代文章而成,内容从夏代至秦汉间都有。3、《诗经》: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总集,反映古代民俗风情、政治得失、宗庙祭祀乐歌等。其余《尚书》、《春秋》三传在正式课程中有专讲;《孝经》、《论语》、《孟子》、《尔雅》等在此从略。第一讲《尚书》一、内容与时代现存最早的传世史籍之一;上古历史档案文献的汇编(三代政令、誓词、重要谈话和专题记事);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典、谟、训、诰、誓、命六种体裁。叙事的时代:号称起自尧舜,降至春秋秦穆公。作成的时代:一部分是西周历史档案,一部分出自春秋晚期至战国秦汉间人之手。还有魏晋人伪造部分。二、源流与真伪西汉始有今古文之分:伏生(胜)→晁错:今文尚书;孔安国:古文尚书。西汉五经博士皆今文;刘向校书,得孔安国本,刘歆、王莽:尊古贬今,引发经学今古文之争。东汉尊今,导致古文尚书汉末失传。东晋梅赜《古文尚书》,58篇,含西汉今文尚书33篇(原28篇)。唐初孔颖达《正义》确立此古文尚书的历史地位,以后历代尊为儒经之一。唐玄宗时卫包“隶古定”今字本《尚书》。清代阎若璩、惠栋判定为伪造,世称“伪古文尚书”。三、重要参考书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刘起釪《尚书学史》,中华书局,1989年。刘起釪《尚书源流及传本考》,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鲁惟一(M.Loewe)主编《中国古代典籍导读》,英文版,1993;中译本,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三联书店,2000.顾颉刚(1893-1980)1926年《古史辨》第一冊写的《自序》,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篇学术自传性文章。《中国哲学》第二辑(1980年)的《我是怎样写古史辨的?》。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中华书局,1986年)“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古史的造成“譬如积薪,后来居上”。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春秋末年孔子时就抬出了尧舜,反而排到禹的前面;到战国时人又抬出黄帝、神农,排在尧舜之前;秦时出现了三皇,汉以后出现了开天辟地的盘古。人们头脑中的历史发展序列与传说中的这些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出现次序恰好是个反背。杨向奎:“古史的分化演进说”,就是层累造成的古史未必都是一线单传,后来居上而形成的,也会有不同的分支分别演进,最后被人为汇合成一个东西的情况。汇编成七册的《古史辨》,从1926年到1941年陆续出版。198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再版。海南出版社,2005年。意义。《古史考》,海南出版社,2003冯友兰提出考辨古史的三个阶段:信古、疑古、释古。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初版,后又有增订。“夏商周断代工程”为走出疑古时代的标志。裘锡圭:古史辨派在古籍真伪和时代方面的见解,是失多于得;在古史传说方面的见解,是得多于失。《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四辑,北大出版社,2004年。尧舜禹汤周文的故事、武王伐纣的记载还见于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容成氏》篇。战国末年,前4世纪末。也不能当作信史。郭店楚简和上博楚竹书,可媲美西晋的汲冢竹书。《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二)》,上海古籍2001、2002年;《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研究续编》,上海书店,2002、2004年。简帛研究网站。王学典、孙延杰《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第二讲《春秋》及其三传一、《春秋》:春秋各国各有史书:晋:乘;楚:梼杌;鲁:春秋。亦为通称。周王室派史官到各国记录历史:“崔杼弑其君”;王官之学。礼崩乐坏时代,孔子开始私家撰述,笔削鲁之《春秋》成一部诸夏的国际史,有天下一统观念。所谓孔子借笔削《春秋》以正名义、寓褒贬的微言大义,多是后人妄自忖度,替圣人立言,不足为凭。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儒家经典之一;春秋时代的命名。前722至481年鲁国十二公统治242年,以鲁国为主的诸夏各国编年史。年月日为序的顺时记录;文字极简练。二、《春秋》三传:传:解说经义的文字。疏:解释经义注释的文字。三传的不同:《左传》传事不传义,公、谷传义不传事。春秋、公、谷经文都终于前481(哀十四),《左传》经文终于前479年(哀十六),传文终于前468年(哀二十七),最后提到前454(悼十四)智伯之灭。1.《公羊传》:战国末已成书,汉景帝时公羊高笔录,武帝时立为官学,是今文经博士之学。董仲舒即为公羊春秋博士。2.《谷梁传》:西汉谷梁赤作,宣帝时立为官学,与公羊传并列。公谷皆属今文经学,以训诂解经,强调发掘孔子《春秋》的“微言大义”。但有齐学(《公羊传》)鲁学(《谷梁传》)之别。3.《左传》:作者之谜:孔子?左丘明?吴起?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至中期人之手。古文经学。是否专为传《春秋》而作?《春秋》以鲁为中心,用周历;《左传》以晋为中心,用夏历。《左传》与《通鉴》间的编年(前468-404),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六国年表》,则自前722至清亡,中国的编年史记从未中断。三、主要参考书:汉何休解诂、唐许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俱见《十三经注疏》董仲舒著、苏輿撰《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晋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1978;198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杨伯峻、徐提《春秋左传词典》,中华书局,1985。沈玉成《左传译文》,中华书局,2005.第三讲《史记》一、作者简介与成书经过巫史传统下的史官“太史令”司马谈《论六家要指》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6?)博览群书、游历各地、李陵之祸、《报任安书》。后人的增补:记述史迁死后历史的部分;禇少孙也许在魏晋时有些篇章失传,后人用《汉书》补成(或许相反)。二、内容与体例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纪传体),记录起自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汉武帝末期(前2世纪末)的历史。130卷,分为:十二本纪:帝王编年史;十表:各国诸侯及贵族家族家谱的表格;八书:有关礼乐、天文历法、祭祀、河渠、农业经济等的历史概论;三十世家:先秦主要诸侯的家族史及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七十列传:各行各业杰出人物的传记,包括政治、军事、学者、外族,乃至市井人物等各方面。三、文献源流:1、史料来源:先汉部分:诗、书、春秋、左传、战国策等;秦国和秦朝则用的是秦记;汉代部分用《楚汉春秋》、当时的国家档案和自己游历采访所得的材料。2、三家注:刘宋裴骃《集解》,之前有晋末宋初人徐广的《音义》。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日本瀧川资言(泷川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四、《史记》的成就:开创纪传体史书体裁;中国第一部通史;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进步的史学思想和观点;史学与文学价值兼具。第四讲《汉书》一、作者简介与成书经过题为“汉兰台令史班固撰”,实际是班彪、班固、班昭及马续合撰,以班固为主。班固:儒家立场《白虎通义》、汉赋名家从军远征班彪:《史记后传》;班昭:八表;马续:《天文志》。二、内容与体例起自刘邦称汉王,止于新莽灭亡,即西汉和新莽(公元前206—公元23)共230年的历史。全书由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组成,共100篇。其中一些长篇分为上、下卷或上、中、下卷,故实际有一百二十卷。成就与特点: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先河;进一步规整了纪传体的体例;几个有创意的志(典章制度);补充《史记》记事之不足,文赡而事详。三、文献源流:一般认为《汉书》与《史记》相同的部分是班固抄史迁,但可能正好相反。《史记》部分篇章遗失后,《汉书》成为重建《史记》这些篇章的底本。史料来源:官方档案文献、律暦志和艺文志都利用了刘歆的成果西域传则是来自使者的报告,还有大量文人的辞赋作品。魏晋至唐,先后有23人为《汉书》作注,唐人颜师古集其大成。谢承仁主编《杨守敬集》6卷《
本文标题: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31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