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心理学与大学生活黄先伟2013.11.19第一部分心理学是什么?---与公众眼中的心理学的分歧1、心理学家知道你在想什么?2、心理学者会催眠吗?3、抑郁症属于心理疾病吗?第二部分什么是心理健康--我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心理健康:心存畏惧(爱)与希望!第三部分心理学知识–与我们生活有关的13个心理学规律向大家介绍国内外心理学界近50年中最新科学的研究成果:生活现象背后---最普遍、最简单的心理规律—----这些规律可以运用于我们的大学生活。人际关系篇1、我们是如何认识自己的?2、我们是如何理解别人的?3、我们是如何彼此影响的?4、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对方?5、为什么会产生冲突?以及如何和解?6、大学生活如何促进幸福感?学习篇态度—行为法则第一部分心理学是什么?---与公众眼中的心理学的分歧1、心理学家知道你在想什么?2、心理学者会催眠吗?3、抑郁症属于心理疾病吗?1、心理学家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么你能知道我正在想什么?”1879年以前,它属于哲学:之后,出现很多学派(结构、机能、---意识格式塔---灵感、顿悟精神分析—梦、潜意识、自我、力比多(性驱力)行为---行为人本---需要、自我实现认知—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学家的工作就是要探索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即它们如何产生、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相互间有什么联系等。2、心理学者会催眠吗?催眠:拒绝传销、邪教等(“洗脑”的过程,或者其它一些仪式,为何会达到效果,是可以用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的,其中就包括在设定的环境中对人的一种催眠!)3、抑郁症属于心理疾病吗?抑郁症属于重大脑疾病(它和阿尔兹海默症即需要正名的“老年痴呆症”是一样的),它不属于心理疾病,不是心理咨询师,心理学者们能够解决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概念的误解心理学学者不是“算命先生”心理咨询师不是医生,只是忠实的倾听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你一些建议,希望通过改变你的认知方式或行为来解决你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人格障碍≠精神问题≠疾病≠歧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只是病态的心理现象,更多的是正常人的正常的心理现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适应问题(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环境适应等)人际交往问题(人际冲突、社交技能缺乏、人际关系敏感、异性交往恐怖症等)学习问题(考试焦虑、不喜欢专业、学习动力不足等)性心理与恋爱心理问题(恋爱中的过度情绪反映、失恋、单相思、网恋、性心理发育异常、由自慰行为带来的心理困扰等)就业问题(择业取向、职业迷惘、就业恐惧等)常见的讲解方法(我不这样认为)第二部分什么是心理健康--我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心理健康:心存畏惧(爱)与希望!我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心理健康:心存畏惧(爱)与希望!畏惧?我们有所畏惧(爱)的东西吗?畏惧的本质是爱。你怕老师把你学校不好的表现告诉父母?你那些地方做的不好,女朋友离开你吗?你在宿舍、网吧通宵达旦的陶醉于网络游戏时,你畏惧这种状态被父母知道吗?我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心理健康:心存畏惧(爱)与希望!希望?我们有希望的东西吗?开学至今,你有没有为自己没有能走进更好的大学遗憾过?遗憾是因为你本希望的那样,而如今却这样;今天已成事实,对明天你是否希望不变,还是有了新的希望,这是你双脚不断前行的动力!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就是:心存畏惧(爱)与希望!第三部分心理学知识–与我们生活有关的13个心理学规律向大家介绍国内外心理学界近50年中最新科学的研究成果:生活现象背后---最普遍、最简单的心理规律—----这些规律可以运用于我们的大学生活。(不再属于哪派,而是对各派的融合,已经被更多人认可的)人际关系篇1、我们是如何认识自己的?2、我们是如何理解别人的?3、我们是如何彼此影响的?4、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对方?5、为什么会产生冲突?以及如何和解?6、大学生活如何促进幸福感?学习篇态度—行为法则我们对世界的感知,部分依赖于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另一部分——可能是更重要的一部分,来自于我们的思维。——詹姆斯两个桌面完全一样?谢泼德桌面:这两个桌面的大小、形状完全一样。如果你不信,量量桌面轮廓,看看是不是。米勒·莱尔幻觉:哪条红线更长?是影动?是心动?我们成长的环境,过程的差异,是我们认知和差异的重要原因1、化验单、拍片---大脑中已有知识的差异2、朝鲜(生活的环境)我们对世界的感知,部分依赖于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另一部分——可能是更重要的一部分,来自于我们的思维(知识)。——詹姆斯人际关系篇1、我们是如何认识自己的?2、我们是如何理解别人的?3、我们是如何彼此影响的?4、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对方?--吸引和亲密5、为什么会产生冲突?以及如何和解?6、大学生活如何促进幸福感?一、我们是如何认识自己的?人最难的莫过于认识“自我”我们常以自我美化的方式认识自己!第1:自我美化自我美化对我们意义积极意义:可以让我们感觉到自信,消极意义: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这就造成了“认识你自己”很难,客观的认识自己更难。告诉大家这个心理规律的目的就是,在我们对自己进行判断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有一种“自我美化”的倾向会对我们的判断产生作用,学会利用它。第2自我中心我们会直觉地高估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度!这是人类的普遍心理,即把自己当作是一切的中心,且高估了外界对自己的关注,这是心理学中所公认的一个事实——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举例说明:你有没有曾经在公共场合摔倒,然后在5秒钟内迅速起身,还要装作若无其事?回答都是“是”?恭喜你,你也是spotlighteffect组的一员了。心理学家基洛维奇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康奈尔大学的学生穿上某名牌T恤,然后进入教室,穿T恤的学生事先估计会有大约一半的同学注意到他的T恤。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只有23%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这个实验说明,我们总认为别人对我们会倍加注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由此可见,我们对自我的感觉的确占据了我们世界的重要位置,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放大了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而且通过自我的专注,我们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自我中心对我们意义告诉大家这个心理规律的目的就是,在我们面对一些行为和事件的时候,(比如我们在上台演讲的时候),要通过知道这种心理规律的存在,来调控我们的情绪状态。第3自我服务偏见“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别人”的一种习惯性利己的倾向。自我服务偏见: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怨人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即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它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归因偏见。表现:赡养父母。多数成年人认为自己对年迈父母的赡养比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多。聪明才智。大部分人觉得自己比周围的普通人更聪明,更英俊,更没有偏见。当有人超过自己时,人们则倾向于把对方看成天才。自我服务偏见对我们意义告诉大家这个心理规律的目的就是,在我们面对一些行为和事件的时候,要通过知道有这种心理规律的存在,竟可能的避免这种负性的归因。(比如:在班级中、在学生会中、在单位中。。。我做的最多,荣誉就应该归我,为何老师、领导给其它人了。)二、我们是如何理解别人的?他们太讨厌了总是说别人心理有病自卑压力我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吗?第4:信念固着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其合理性,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我们的先入为主会强烈的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记忆。悲哀的是我们总喜欢这样危险的信念---他就是那种人!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倾向把他人的行为更多的归结为内在的特质和态度(因为他是这种人,所以才会发生这样的事),而很少考虑环境的影响限制;当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会更多的归结为环境的影响(这样做是有原因的。。。)。不要太固执于自己的判断,也许我们的认识本来就是错的,他其实不是那种人!二、我们是如何彼此影响的?群体影响的表现:有学识的大学生和其他博学多才的人在一起,会促进彼此的才智。不良少年和不良少年在一起,彼此的反社会倾向会愈演愈烈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群体是两个或更多互动并相互影响的人!(班级、寝室的人)第:5:群体极化:群体表现出攻击性之前常常会发生一些较小的引发人们唤起状态或者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去个体化:群体情境,是人在群体中可能会失去自我觉知能力,并导致个体丧失自我和自我约束。(发生在一个学校旁小餐馆的故事)群体极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这种倾向意味着与个人单独行动相比较,群体成员更愿意拿组织资源去冒险。虽然风险决策会有较高的回报,但是失败的决策常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群体极化”具有双重的意义。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它能促进群体意见一致,增强群体内聚力和群体行为。从消极的一面看,它能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极端,群体极化似乎很容易在一个具有强烈群体意识的群体内产生,也许是在这样的群体中,其成员对群体意见常做出比实际情况更一致和极端的错误决定。“是否曾经看过拉登的招兵录像带?这非常有效,利用互联网,他们能够更方便地抵达其目标人员。”互联网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在群体中,我们容易被煽动,在给我们提供匿名权的群体中,我们更容易虚度光阴或是由于去个性化而释放出最糟糕的冲动。第6:从众现象---你是集体中的一员!第6:从众现象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顺从(表面上与群体相一致而内心并不赞同);接纳(不仅在行动上而且在信念上与社会压力保持一致)新生入学后,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行为和态度,都可能成为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你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三、我们是如何联系的?1、偏见:不喜欢他人2、攻击行为:伤害他人人际关系中丑陋的方面:人际关系的美好的方面:3吸引与亲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4利他:帮助他人5冲突与和解“假如我看见某人进入(一个机场),他头上戴着尿布似的东西,而且用风扇皮带将那玩意缠在脑袋上,那么这家伙就应该被逮起来。”----引自美国国会议员约翰·库克西在9.11事件之后的一次电台访谈节目。第7:偏见不喜欢他人!刻板印象是对他人或者群体的信念;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是一种负面行为。刻板化的信念、偏见性的态度和歧视性的行为是长期以来一直在危害着人们的生存。不管你喜欢不喜欢,生活在这个地球,谁都难免遭遇“偏见”,谁都可能制造“偏见”。“偏见”其实是人类与生俱有的一种成见。校园中、同学间。。。。。是人类潜质中异常残忍的一面!20世纪,250场战争夺走了1.1亿人的生命造成世界范围内大规模人口死亡的原因除世界大战外,惨绝人寰的种族屠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二战时,希特勒对600万犹太人的种族屠杀;1971年巴勒斯坦对300万孟加拉国的移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1994年,卢旺达约75万人在的种族灭绝屠杀中惨遭杀害;2001年,刚果种族大屠杀,死亡人数约300万。第8:攻击行为:伤害他人大学校园内的攻击行为第9:吸引和亲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有助于最初的人际吸引的因素:1、接近性、2、外表吸引力3、相似性4、被喜欢的感觉Ⅰ接近性Ⅱ外表吸引力(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美的就是好的。)Ⅲ相似性真的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研究表明:相似性导致喜欢!对立引发吸引吗?“对立相吸。。。爱社交的人与不爱社交的人配对,求新猎奇的人与不愿变化的人配对,挥金如土的人和节俭的人配对,冒险的人与敬小慎微的配对”---《读者文摘》这种观点听起来具有说服了,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更倾向与喜欢并和那些在需求和人格方面相似的人结婚。Ⅳ被喜欢的感觉(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一般来说,男性会对对自己感兴趣的女性感兴趣,而不是对拥有修长大腿的女人感兴趣。”---女演员玛琳。黛德丽第10:利他:帮助他人我是学习雷锋的一代,不可抛弃雷锋精神,5、冲突与和解第11:公共地悲剧牧民与草地的故事:当草地向牧民完全开放时,每一个牧民都想多养一头牛,这样可以增加收益。可是当所有的牧民都增加饲养,那么草地将被过度放牧,从而不能满足牛的需要,导致牧民的牛被饿死。“在共享公
本文标题:9心理学与大学生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43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