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爱伯哈德目录一、生平与著述二、法国大革命批判三、与康德的争论一、生平与著述爱伯哈德,1739年8月31日出生Halberstadt。1756-59年,在哈雷大学学习神学、哲学和文献学。曾担任传教士,是一位神学家。爱伯哈德最初是做家庭教师。后于1763年从Halberstadt前往柏林,担任牧师,接替了莱辛在围绕着尼古拉和门德尔松而组成的柏林启蒙学派里的位置,成为启蒙运动柏林学派的重要成员。在柏林,他的理论立场发生了转变,脱离了东正教神学,反映在1772年的《NeueApologiedesSokrates,oderUntersuchungenderlehrevondenSeligkeitderHeiden》中,本书在当时被广泛讨论,出了好几版,还被翻译成好几国语言。在这本书中,爱伯哈德不仅仅为自己的反对东正教的立场辩护,还攻击东正教的一系列教义,譬如超自然灵验概念,认为这是对人类自身努力的重要意义的否定。还攻击莱布尼茨主义者对“永恒惩罚”(derewigeStrafen)的辩护,在他看来,莱布尼茨与东正教之间的关系是虚假的。这个观点使得他和莱辛之间产生了争论,被指责为误解了莱布尼茨。莱辛在《LeibnizvondenewigenStrafen》中陈述了他的观点,不仅攻击爱伯哈德对宗教教义的分析,同时也为莱布尼茨辩护。埃伯哈特在1774年的《NeueApologiedesSokrates》的第二部分中回应了莱辛的攻击。随后,爱伯哈德的兴趣脱离了神学,转移到了哲学上。他在这方面的最初的成果是《AllgemeineTheoriedesDenkensundEmpfindens》,从这本著作中可以看出,他受到了门德尔松的影响,还获得了“柏林学会奖”。在这篇文章里,爱伯哈德攻击了哲学意义上的“天赋”概念,声称在莱布尼茨的《NewEssays》中充斥着这个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他的这篇文章,爱伯哈德被请到哈雷,接替了他的老师,成为一个哲学教授。据说他是一个很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对青年施莱尔马赫有着很大的影响。依据讲座,出版了一些有关哲学观念的著作。包括:《理性的伦理学说》(SittenlehrederVernunft)、《美的艺术和科学理论》(TheoriederSchoenenKuensteundWissenschaften)(1783)、《自然神学的理性学说》(VernunftlehredernatuerlichenTheologie,1787)、《哲学的普遍历史》(AllgemeineGeschichtederPhilosophie,1788)、《形而上学素描——德国哲学的现状》(KurzerAbrissderMetaphysikmitRuecksichtaufdengegenwartigenZustandderPhilosophieinDeutschland,1794)以及遗著《原初基督教精神》(DerGeistdesUrchristenthums,1808)。二、法国大革命批判尽管爱伯哈德在批判康德时候使用的是莱布尼茨的哲学,但他本人却是属于一个杂乱的通俗哲学派别,这种通俗哲学部分动摇了沃尔夫体系的完整性,部分抛弃了沃尔夫体系,并用经验物质来填充由此而出现的真空。由此形成了生命与学院或学院与世界的二元对立,直到20世纪,这种二元对立还有不同的表现。在作为“学院”对立面的生命和世界之间并不存在一致性。对于纯粹理性的批判者来说,生命意味着更深的层面,比抽象要更深一些。相对于学院而言,世界可以说是对作为认识对象的视野的进一步扩展。这里涉及到的是从带有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内容的推理思想和抽象思想向一种应当有用于社会和客观世界的思想的转变。爱伯哈德对经院哲学的形而上学发起了攻击,认为其中的推理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和吹毛求疵,理念对于实践知性而言已经失去了可观性,因为在实践当中注定是一无用处的。满足精神和社会需求的有用性或手段,被提升为哲学的优先性,一方面要支持广泛意义的启蒙和教化,另一方面又要放弃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思想方法和纯粹的推理思想,远离系统的概念。面对沃尔夫哲学瓦解之后形成的认识论真空,通俗哲学试图用洛克的经验主义来加以填充。但对于这种解决的方法,爱伯哈德也觉得不满意。他最终转向苏格兰的启蒙哲学(ThomasReid),借用其共同感(Gemeinsinn)概念,来克服洛克经验主义的不足,寻找到理性主义的过渡。通过对爱伯哈德其他著作的考察,可以看到他实际上是受到了德国思想和英国思想的双重影响,比如他的感知学说,就是对于洛克思想和莱布尼茨思想的奇怪的结合。从洛克那里,爱伯哈德接受的是从感觉当中推导出概念,并把概念与判断结合起来,在这点上,爱伯哈德对于经验认识论的局限性是心知肚明的,并且也对这种认识论进行了批判性探讨。此外,他也赞成洛克的观点,主张否定天生观念的存在,人不会天生就有关于道德真理的认识。哲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避免不确定性,通过拒绝接受不确定性而宣告不确定性的结束,为此,人们探讨论据,把思想推想极端,进行正确的反思。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通俗哲学为了履行克服上述不足的使命,把希望寄托在了对康德的批判哲学重新加以论证上面。曼海姆认为,一切生命哲学,不管如何不同,其概括起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立场,既反对康德主义,也反对实证主义,同时反对资产阶级合理化思想的这两个变种,反对一般概念和自然科学的普遍化思维方式。这些新的思维方式同时构成了现代自由主义的基础。针对这种自由主义-理性主义的理论,来自不同地域的保守主义者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为此,他们突出强调历史传统的差异性,对于这样一种思路,德国的通俗哲学并不陌生,而且集中表现在对个体和特殊性的强调上面,试图开展人类学研究和心理学探讨。爱伯哈德本人和这样一种思想传统之间的关系是很近的,他对经验的强调与通俗哲学对于理论的敌视是一致的,这样也就从自己的角度推动了保守主义的发展。“根据其自身的自我理解,保守主义不同于理性主义,立足的是直观和经验,而不是推理和理论”。不管是谁,只要他就政治语境的变迁展开思考,而且还试图改革社会关系和国家现实,都被爱伯哈德痛斥为“形而上学家”。在他看来,批判理性远离了现实,只有当它借助于权力手段获得实现的时候,才能得到承认。把理性看做是对政治权力的批判,这种观点可是处于爱伯哈德的视野之外。三、与康德的争论与康德之间的争论在历史上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远不能与康德的其他争论相提并论。HenryE.Allison的《康德-爱伯哈德之争》(TheKand-Eberhard-Controversy.AnEnglishtranslationtogetherwithsupplementarymaterialsandahistoricalanalyticintroductionofImmanuel’s:OnaDiscouveryaccordingtowhichAnyNewCritiqueofPureReasonHasBeenmadeSupfluousbyanEalierOne,Baltimore,1973)是第三部以此为题进行专门研究的著作。最早重视这个问题的是W.L.G.vonEberstein,他在《从莱布尼茨直到当下的德国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历史研究》(VersucheinerGeschichtederLogikundMetaphysikbeyDeutschenvonLeibnizbisaufgegenwaertigeZeit,Halle,第165-291页)第二卷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尽管Eberstein本人是爱伯哈德的一个朋友,也是莱布尼茨的一个追随者,但他还是尽量客观地展示康德和爱伯哈德之间的思想差异。第二部研究文献是一部博士论文,出自FerberEduard,写于19世纪末,题为《康德与爱伯哈德的哲学论争》(DerphilosophischeStreitzwischenI.KantundJohannAugustEberhard,Landes-UniversitaetGiessen,Berlin,1894)。HenryE.Allison把当时对康德的批判分为左派和右派两种。他认为,凡是用新的唯心论理论来发展和纠正康德批判哲学的,都是左派的立场;而凡是从沃尔夫哲学角度出发批判康德哲学的,都是右派立场。当然,HenryE.Allison的分类仅仅针对的是认识论和形而上学问题。所以,爱伯哈德在他的宗教哲学中判定要把异教徒驱赶到地狱,从而招致了正统派神学家们的攻击。爱伯哈德显然不是当时最激进的自然神论者,他的神学立场也不能说就是当时争论中所谓的右派。德国的各派知识分子都对康德的立场提出了反对意见。浪漫派对康德的理性主义提出了批评,认为康德忽略了感觉和语言。提出这派观点的有康德的朋友哈曼,他在1781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理性纯粹主义的元批判》(MetakritikUeberdunPurismderVernumft)。还有康德以前的学生赫尔德《知性与理性》(VerstandunVernunft,1799)。当然,还有雅可比《休谟论信仰,或唯心论与实在论》(DavidHumeueberdenGlauben,oderIdealismusundRealismus)。雅可比最早提出了对康德学说的反对看法,指出康德哲学存在着一种矛盾:为了解释经验,我们必须求助于“事情本身”(thinginitself),而在康德的《批判》中,我们找不到求助于事情本身的正当依据。爱伯哈德对于《纯粹理性批判》的兴趣可以追溯到《纯粹理性批判》最初出版的时候,从那时起就一直在他自己的讲座上批评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到1787年《纯粹理性批判》再版的时候,爱伯哈德认为到了把自己观点公布于众的时候了。爱伯哈德和他的同事们(J.G.Maass、J.E.Schwab)一起,先后创办了两个杂志,一个是1788年发刊的《哲学杂志》(PhilosophischesMagzin),出版了四期;另一个是1793年和1794年各出版一期的《哲学文库》(PhilosophischesArchiv)。从正面攻击康德的主要是第一本杂志,他们强调相对于康德哲学而言,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的哲学更加值得重视。《哲学杂志》的第一卷出版于1788-1789年。它毫不保留的宣称莱布尼茨哲学相对于康德哲学的优越性,声称康德哲学中所有正确的东西已经早就被莱布尼茨发现了。而康德与莱布尼茨的差别都是错误的。这当然很快就受到AllgemeineLiteratur-Zeitung的反驳,最早是莱贝格,随后是赖因霍尔德。爱伯哈德和他的同事很快回应了莱贝格和赖因霍尔德的文章,在1790年出版的《哲学杂志》的第二卷里提出了一些新的反对观点。《哲学杂志》后来被《哲学文库》(PhilosophischesArchiv)取代,在这本杂志上,爱伯哈德和他的同事继续攻击康德,连带还攻击康德的好友Schulze。因为Schulze在他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检讨》(PruefungderKantischenCritikderreinenVernunft,1792)中批评了埃伯哈特的立场。不仅如此,爱伯哈德还把他的视角逐渐转移到了赖因霍尔德身上。爱伯哈德的批判爱伯哈德的贡献在于指出,莱布尼茨的理性批判对于人类认识范围的界定不允许被否定,康德的理性批判所包括的一切在莱布尼茨的理性批判中都已存在,而且有许多正是莱布尼茨的理性批判所指责的。爱伯哈德的主要异议在于康德没有阐释清楚范畴具有一种客观有效性,因为范畴只针对现象,而现象不过是一些表象。只要范畴与物自体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没有得到澄清,也就无法指出先验认识的可能性。第一篇文章题为《论人类认识的界限》,针对人类智性的界限概括阐述了各种不同的哲学体系,而且把莱布尼茨的理论概括为十三个命题,分别涉及到人类认识的源泉与范围。第二篇文章题为《论逻辑真实性或人类认识的先验有效性》,试图证明基本命题的先验有效性与矛盾命题的先验有效性之间有着依赖性。人类认识形式
本文标题:爱伯哈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55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