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节什么是税收第二节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第三节税收原则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第八章税收原理第一节什么是税收一、税收的基本属性(thenatureoftaxation)二、税收的“三性”(the“threefeatures”oftaxation)第一节什么是税收托马斯•霍布斯:“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凯恩斯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效需求、优化产业结构负有提供公共物品的义务享有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负有纳税的义务享有依法征税的权利政府部门社会公众资产阶级税收理论约翰•洛克一、税收的基本属性马克思“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第一节什么是税收二、税收的“三性”(一)税收的强制性(二)税收的无偿性(三)税收的固定性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第二节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税收要素)(theterminology)二、税收分类(theclassification)第二节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纳税人——纳税主体课税对象——税收客体课税基础——征税范围税率——核心要素起征点与免征额纳税人纳税人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法人和自然人解决某税种对“谁”课税问题--纳税主体负税人最终负担税款的人与纳税人同为一体--直接税与纳税人相分离--间接税扣缴义务人代为扣缴税款的人既非纳税人也非负税人课税对象课税对象某税种对“什么”课税问题区别税种和税类的主要标志税源税收收入的最终来源税源总是以收入形式存在计算应纳税额的实际根据对课税对象进行计量的统一的标准税目课税对象具体化列举法和概括法课税标准第二节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课税基础:按课税标准计量的课税对象的数量——征税广度以什么为税基税基的宽窄——对税收效率与税收公平有显著影响经济税基:收入、支出、财产法定税基:经济税基减去税法规定的税前减免或扣除项目后的剩余数量税基不同于课税对象,也不同于税源税率税率是应征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是计算税款的尺度。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反映征税的深度一般来说,税率可分为三种形式:1、比例税率--使用最为普遍2、定额税率--最为原始、最为简单3、累进税率--只在所得税中使用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是对同一性质的课税对象,不论数量大小,均按一个固定的比例征税。对不同性质的课税对象来说,税率是不同的:产品差别比例税率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比例税率的特点:计征简便有利于规模经营和平等竞争有悖于量力负担原则,调节收入的效果不理想定额税率定额税率:按课税对象的实物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税额。定额税率的特点:1.计算方便2.税款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3.具有累退性质4.税负不尽合理,只适用于特殊的税种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分别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税基越大,适用税率越高。累进税率分为: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累进税率特点:--能体现量力负担的原则。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计税的比较级次所得税级距(元)税率全额累进的计税额超额累进的计税额12345670~15001500~45004500~90009000~3500035000~5500055000~8000080000以上31020253035451500×3%=454500×10%=4509000×20%=180035000×25%=875055000×30%=1650080000×35%=280001500×3%=4545+3000×10%=345345+4500×20%=12451245+26000×25%=77457745+20000×30%=1374513745+25000×35%=22495全额累进税率在临界点处会出现税负增加超过应税所得额增加的现象,税收负担极不合理;超额累进税率累进程度缓和,税收负担较为合理【例】居民A与B2012年3月份应税工资收入分别为7999元和8001元,不适用附加减除费用,则各自的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4499元和4501元。根据现行税法规定,采用超额累进税率,按其定义计算,则有:A应纳税额=1500×3%+(4499-1500)×10%=344.9(元)B应纳税额=1500×3%+(4500-1500)×10%+(4501-4500)×20%=345.2(元)假定上述征税采用全额累进税率计算,则有:A应纳税额=4499×10%=449.9(元)B应纳税额=4501×20%=900.2(元)由此可见,B工资收入只比A多出2元(8001-7999),采用全额累进税率计算,B却要比A多纳税450.3元(900.2-449.9);而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B只比A多纳税0.3元(345.2-344.9)。显然,超额累进比全额累进更为科学、合理,也能为纳税人所接受。税基与税率的关系--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税基累进比例定额O税率起征点开始征税的起点未达到起征点不征税,达到或超过的全额计税对低收入者的照顾。在起征点附近税负分配不公平对策--将起征点降至足够低的水平免征额免于征税的数额未达免征额不征税,超过此点只就超过部分征税对所有纳税人的照顾。税负分配比较公平适用于所得课税起征点与免征额——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措施01002003004000100200300400起征点免征额数额起征点免征额100不征免征200200×税率免征300300×税率(300-200)×税率不征200×税率300×税率免征免征(300-200)×税率第二节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二、税收分类(一)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和行为税——按课税对象划分(二)直接税与间接税——按税负是否可以转嫁(三)从量税与从价税——按课税标准分类(四)价内税与价外税——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五)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按税种的隶属关系第三节税收原则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equityandefficiencyfortax)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equitycriterionandefficiencycriterion)三、税收中性问题(taxneutrality)税收中的公平及公平类税收原则税收的公平是指税收负担的分配要和纳税人的经济状况相适应——普遍征税和平等征税横向公平纵向公平受益原则: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燃油税、社会保障税)能力原则:税负的分配要和纳税人的负税能力相适应:所得标准、财产标准、消费支出标准税收中的效率及效率类税收原则税收的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征纳效率两个方面: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指政府课税要促进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如果市场机制决定的资源配置结构是有效率的——中性税收如果市场机制决定的资源配置结构是缺乏效率的——运用税收对经济运转进行干预税收的制度原则(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税收费用最小化、确实简化原则第三节税收原则税收中性问题1.税收中性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2.税收超额负担或无谓负担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资源配置方面和经济运行方面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效率是公平的前提。若税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尽管公平也是无意义的。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尽管公平要以效率为前提,但是失去公平的税收也不会是高效率的。真正的税收效率必须体现公平的要求。如何完善税收制度?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definitionsoftaxshiftingandTaxincidence)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thelawoftaxshiftingandTaxincidence)三、我国的税负转嫁(taxshiftinginChina)(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税负转嫁:纳税人将所纳税款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实质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再分配过程。税负转嫁的特征:价格关联性、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纳税人行为主动性。税负转嫁的基本条件:商品价格的自由浮动税负归宿:是指经过转嫁后税负的最终落脚点。一、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二)税负转嫁方式前转纳税人按照与商品流转相同的方向,将税负转移给应税商品购买者提价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其他方式:混转、消转、税收资本化后转应税商品提供者发生在流通环节零售商批发商生产商生产要素提供者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价格数量0DSE1P1Q1S’E2P2Q2t未转嫁税负转嫁税负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条件下税负转嫁:P3价格数量0DSE1P1Q1E2S’P2Q2t未转嫁税负转嫁税负需求弹性>供给弹性条件下的税负转嫁:P3返回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三、我国的税负转嫁(一)我国已经存在税负转嫁的经济条件(1)企业利用税负转嫁机制减轻税负以获取更大的自身利益(2)我国价格的市场化为税负转嫁提供了充分条件(3)我国税制以商品课税为主体,为税负转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第四节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二)有关税负转嫁的政策性问题1、在我国深入研究税负转嫁机理具有重要意义2、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关系3、必须加强税收征管工作4、加强对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管理5、提高所得课税比重,缩小税收转嫁的范围和空间6、实行价外税,有利于增强商品课税税负归宿的透明度本章小结【复习与思考】1.简述税收的“三性”。2.试述税收的分类。3.试述税收的效率类原则。4.试述税收的公平类原则。5.试述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6.分析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思考题:1、下面哪一项是税收制度中最核心的要素()A、课税对象B、税目C、税基D、税率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商品课税较易转嫁B、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C、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不易转嫁D、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2、税负转嫁的基本条件是()A、商品销售竞争程度B、商品交换的频率C、商品价格的自由浮动D、商品的供求关系
本文标题:8 税收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57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