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第八、九章_大众传播者-受众
第八章大众传播的传播者第一节大众传播者的特点和任务大众传播者,是在大众传播过程中,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播活动的职业传播者,他们是分布在印刷和电子媒介,如记者、编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导演,等等。二、大众传播者的特点1.群体性2.专业性3.机构性三、大众传播者的任务(1)通过提供关于公共事务的信息、讨论或辩论来服务于政治制度(2)启发和提高公众的自我决策意识;(3)对政府进行监督,维护社会成员个人的利益;(4)主要通过广告媒体来沟通商品或服务的买方和卖方市场,从而为经济制度服务;(5)提供娱乐;(6)保持财政的自给自足,以免于受到特定势力的压力。从信息角度看,大众传播者的任务包括收集信息、制作讯息、发送讯息三个方面。收集信息应当本着以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2、准确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时效性原则5、相关性原则6、合法性原则2.制作讯息:大众传播者总是挑选出自己以为最为重要、最有传播价值的信息,加以合理的科学的制作,以传递给社会公众。3.发送讯息:大众传播的讯息发送并不象人际传播那么直接简单,而是一个社会化和技术化程度极高的过程。印刷媒介的讯息,如报纸的投递,书刊的发行,与交通工具和交通状况密切相关。用电子媒介来传播的讯息更是离不开电子发射装置和接收设备等科学技术手段。第二节大众传播者与把关人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决定权:(1)决定传播的时间、内容和形式,对信息进行把关、过滤、筛选;(2)对传播的信息进行搜集、编辑、制作和传递;(3)对整个传播进程进行控制和制约。1947年,卢因提出信息把关人概念。威尔伯·施拉姆认为把关人普遍存在。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一般具有两种基本职能。首先是剔除某些讯息,使之不被传播;或者删削某一讯息中的一些信息,使讯息更符合把关人的要求。其次,是以各种方式对讯息进行一些“创造性”修改润色。第三节大众传播者的权利大众传播者除了享有国家公民进行信息交流的普遍性权利外,还享有从事大众传播活动的专业性权利。1.编辑权2.知情权,又叫“采访权”、“知察权”。3.著作权,亦称版权,包括传播权:出版权、发行权、放映权、广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等4.秘匿权5.安全保护权第九章大众传播的受众第一节受众的社会特征—、受众的特点:1.人数众多2.分布广泛3.成分复杂4.相对独立5.流动变化二、受众的类型一般性受众与专门性受众读者·听众·观众第二节受众媒介接触的动机研究1.消遣娱乐。2.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3.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4.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美国社会学家卡茨提出第三节受众信息选择与接受研究一、受众的选择性因素:美国学者克拉帕指出,受众的选择性因素由三个方面组成,即选择性接触(注意)、选择性理解(解释)以及选择性记忆。1.选择性接触(注意)。要吸引受传者对信息注意,可以从两个因素入手:功能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2.选择性理解(解释)。理解的影响因素包括需要、态度倾向、情绪、习惯等。3.选择性记忆。二、解释选择性因素的观点学者们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释:1认识连贯论的解释、2实用主义或使用满足论的解释,3可获得性论的解释。第四节受众的媒介参与研究1967年,美国学者J·巴伦在《对报纸的参与权利》一文中指出,为了维护大众传播受众的表现自由,保障他们参与和使用大众传播媒介的权利,公民对传播媒介的参与权必须在宪法中得以确认。受众不仅有“知”的权利,即有权按照个人所能选择的方式获取或寻求所希望得到的消息,有权知道他所属的政府、社会的情况,以及一切有利于正当活动的信息;而且有“传”的权利,有权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充分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第五节受众研究的理论综述一、个人差异论1.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的人们接触到大相径庭的观点,他们从环境中习得一系列看法、态度、价值观和信念,这些构成他们的心理结构,并使他们每个人都与他人不同。2.人们由于后天习得的不同,导致他们在感知理解客观事物时各自带有自身的倾向性;各人的心理差异影响他们对信息刺激物的挑选,也制约他们对信息刺激物意义的解释。3.心理结构各不相同社会成员,对大众传播媒介内容接受、理解、记忆、反应,也不相同。二、社会类型论1.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2人们这种有选择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之基础,是社会成员在阶层分明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3.这种社会结构是由许多社会群体类别组成的;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的分类界限的,是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资收入等人口统计学上的因素。三、社会关系论: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员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1.造成社会成员有选择的大众传播信息接收行为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社会关系影响着他们的接收方式。3.当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为家庭、朋友、熟人和其他与他有关系的人所改变时,就表明上述的社会影响在产生作用。4.个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注意形式和反应形式,反映出他的社会关系网络。第六节受众反馈大众传播中的反馈具有如下的特点:1.延迟性。2.间接性。3.代表性。4.累积性。5.量化性。
本文标题:第八、九章_大众传播者-受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70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