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方案范例
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方案范例说明书二〇一二年二月1前言一、概述××煤矿位于××省××市××镇境内,分属××、××两市管辖,距××市约××千米,距离××市约××千米。地理坐标北纬××′××″~××′××″,东经××°××′××″~××°××′××″,西南部以××铁路保护煤柱线为界,浅部以煤层露头为界,北部与××煤矿相邻,东北部以F33断层为界。井田东西走向长6.5公里,南北倾斜宽1.5~5.7公里,面积16.11平方公里。矿井由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设计,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为220万吨/年。矿井于1996年5月1日井筒开工建设,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暗斜井联合开拓,一水平标高为-505m,二水平标高为-850m,三水平为-1030m。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目前一水平已开采结束,矿井生产及开拓主要集中在-850m水平及-1030m水平。全矿地质总储量22694.1万吨,其中能利用储量(A+B+C+D)14814.2万吨。在能利用储量中,工业储量(A+B+C)11406.2万吨。其中高级储量(A+B)6394.1万吨,占工业储量56.1%。远景储量(D级)3408.0万吨,可采储量5251.6万吨。本井田范围内可采,局部可采煤层共7层,分别为2上,3,6,10下,15上,16上,17层。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及综采放顶煤采煤法。2××煤矿井下存在发生冲击地压、水灾、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等灾害事故的可能性,对井下矿工生命安全造成潜在危害。为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确保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及《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煤安监司函办[2009]34号,《国家煤矿安监局办公室关于做好煤矿井下避难所(救生舱)建设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煤矿实际情况,受××煤矿委托,编制完成了《××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初步设计》。二、设计依据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试行),煤安监司函办[2009]34号;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件的通知;4、《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件的通知;5、《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6、关于印发《××省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鲁煤安管[2011]51号文;7、《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MTT5026-2009);38、《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9、《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2010年1月21日实施;10、《煤矿安全工程设计》;11、《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12、××煤矿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三、设计指导思想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矿区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围绕煤矿井下可能出现矿井火灾、煤尘爆炸、瓦斯爆炸等灾变情况,使矿工在应急避难装置的掩护下成功避险或等待救援,保障职工生命安全。2、根据矿井采掘期间实际及可能发生的灾变情况,合理建设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编制应急预案。3、紧急避险系统与煤矿原有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互连接,在紧急避险系统安全防护功能基础上,依靠其他避险系统的支持,提升紧急避险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实现井下各避难所与井上指挥中心平台双向信号传输。4、在符合相关要求,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节省工程投资。5、因地制宜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6、尽量利用原有的巷道、不增加开拓费用。47、避难所及各系统设备选型留有余地,能充分满足区域内避难人员数量的需求,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按规定留有一定的备用系数。8、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紧急避险设施设置清晰、醒目的标识。紧急避险系统并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包括紧急避险设施、配套系统、避灾路线和应急预案等。9、设计是按照矿方所提出的开采3号煤层时的基本情况做的,其他煤层暂未考虑。5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第一节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一、矿井概况××井田即原××煤田之东北部××井田,地理坐标东经116°50′12〃~116°54′00″,北纬35°33′12″~35°36′10″。西到京沪铁路保护煤柱线,东北部以×××矿为界,南隔×××断层与×××矿相邻。该井田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大部为农田。××、××、××三条铁路在××交汇,335国道横贯井田东西,各村间均有简易公路相连,交通便利。矿井于1996年5月开工建设,2001年1月1日正式移交生产,设计年产量90万吨/年。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为220万吨/年。矿井主采3煤,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及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全矿共布置3个回采工作面,8个掘进头进行生产。矿井采用立井多水平分区式上下山开拓,设有主井、副井(兼回风)。矿井共分三个水平、一水平为-505m水平,南翼通过轨道下山(进风)、皮带下山(回风)、回风下山(行人)、三条暗斜井与-850水平相连接。北翼通过13采区进风行人下山、13采区皮带下山、两条暗斜井与-850m水平相连接。-850m水平通过轨道下山(进风)、皮带下山(回风)、进风行人下山(进风)、三条暗斜井与-1030m水平连接。6二、主要地质特征㈠煤层在本水平设计范围内,共有煤层三层即2上煤、2煤及3煤层,其中2上煤、2煤赋存不稳定,本区内不可采,3煤为主要可采煤层,平均厚度8.5m。3煤位于山西组下部,距山西组底界10米左右,下距三灰50米,区内共有15个钻孔揭露,两极厚度6.91~9.32米,变化不大,结构简单,说明3煤原始沉积稳定。3煤的直接顶板为灰黑色或深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厚度1.0~2.5米,均厚1.5米,含植物化石多,老顶为灰白色巨厚层的中粒砂岩,层理不明显,暗色矿物多,局部相变为细砂岩,坚硬,层理类型多。3煤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局部为粉砂岩,厚度0.7~1.5米,平均1.0米,老底常常为细砂岩,厚度2.0~5.5米,3煤底板岩石中常见FeS2矿物。㈡3煤的顶底板岩性特征1、老顶多为灰白色巨厚层中粗粒砂岩,坚硬,厚度在4.20~26.0米之间,平均厚度在12米左右,直接顶为细砂岩为主,有时为细砂岩和粉砂岩互层,厚度2.0~6.0米,平均3.5米;伪顶为泥岩,厚度0.05~1.0米,易碎,含植物化石。根据检测,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的抗压强度562~967kg/cm2,孔隙率1.9~4.5%,泥岩的抗压强度为491kg/cm2,属中等稳定—稳定顶板。2、3煤的直接底以泥岩、砂泥岩、粉砂岩为主,孔隙率2.3~3.8%。泥岩厚度1.0米,根据揭露情况,泥岩遇到水常常膨胀底鼓。粉砂岩厚度1.5米,含植物化石及黄铁矿晶体,较硬。3煤的老底为细砂岩,坚硬,含黄铁矿,厚度范围在2.5~5.70米,平均厚度3.5米。7㈢构造区内构造以断层为主,断层展布方向以北西向为主,F18断层以北逐渐出现北西向断层和北东向断层构造相交,深部断层明显的受峄山断层影响,而上部的断层构造受×××断层控制。另外局部发育小型褶曲构造,规模不大。根据××煤矿《建井地质报告》的成果,整个井田按照断层构造的复杂程度划分为3个区。构造相对简单区:位于F14断层和F1断层之间,F1断层即为×××断层,该区断层相对数量较少。构造中等区:在F14断层与F27断层之间,该区分布一定数量的落差大于50米的大型断层,主要有F18、F19、F19-5、F25、F24等,断层主要展布方向为北西方向,断层展布规律性强,整体上形成向南西下降的阶梯状组合,往西北方向断层构造逐渐复杂,煤层完整性逐渐降低,大型断层之间虽然发育较多的中小型断层,但是断层之间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含煤地段。构造复杂区:F27断层以东,断层落差大而密集,相互切割,煤层破坏严重,控制程度较低。1.断层区内断层力学性质以压应力为主,通过先扭后张的形变形成了张扭性断层,通过勘探成果和上部水平揭露的情况看,断层带闭合性好,导水性8差。本区断层构造一般为正断层,另外发育有四条逆断层,多为中小或者小型断层。根据上部两个水平的开采揭露的断层情况看,断层构造的发育有如下特点:浅部水平的断层组合形态不少表现为地垒和地堑,比如2106工作面推进揭露的断层组合形态为明显的地垒和地堑。深部断层的组合形态比较复杂多变,“入”字形、雁行式、共轭式等多种组合形态并存。正断层多数为高角度断层,基本在70°左右,断层两盘的煤层厚度变化一般不大,但是存在个别断层两盘附近煤层挤压严重,煤厚变薄,甚至尖灭的现象。浅部及西南部构造受×××断层影响比较明显,深部构造则多数表现出受峄山断层影响的迹象。落差大于50米的大型断层揭露时具有一定的宽度,有的宽度较大,如F14断层,表现为多条断层的组合形态,说明大型断层为多期构造活动形成。断层构造控制了煤层的赋存形态,破坏了煤层的完整性,受到断层切割的地层往往破碎,使水文地质条件变复杂,给开采带来较大困难。第二节矿井开采现状及生产规划一、开采现状××井主采煤层为3层煤,截止到2011年5月,矿井生产采区共有3个,共布置3个回采工作面。分别为21采区2103工作面、22采区2203工9作面、13采区1316工作面。其中2103工作面和2203工作面均为倾斜长臂采煤方法仰斜开采,1316工作面为倾斜长臂采煤方法俯斜开采。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方式,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全矿共布置掘进迎头8个,准备巷道掘进头4个、开拓巷道掘进头4个。二、2012年矿井生产规划预计2012年××煤矿计划年产量220万吨,计划掘进进尺m。预计2012年6月份××煤矿采掘接续情况如下:采煤一工区回采3205工作面、采煤二工区回采3203工作面、采煤三工区回采3301工作面、综掘工区施工3207工作面和3202工作面两顺槽。掘二一队施工-1030m北翼皮带巷、掘二二队施工-1030m北翼轨道巷。掘一一队施工-1030m南翼轨道巷、掘一二队施工-1030m南翼皮带巷。机修工区在3206工作面进行安装工作。第三节矿井安全生产现状及主要灾害分析一、安全生产现状××煤矿井下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埋藏较深,一般在690~1600m、地压较大,煤尘具爆炸性,多种自然灾害如冲击地压、煤层自燃、顶板、提升运输等隐患多年来一直困扰矿井的安全生产。但是,××煤矿具有多年的安全管理经验,通过充分预防治理目前矿井安全生产状况良好,各类矿10井隐患处于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理状态。二、主要灾害分析1、冲击地压2005年在开采-850m水平2106工作面时首次发生冲击地压,根据有关规定定为冲击地压矿井,经煤炭科学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鉴定3煤为具有强冲击倾向性煤层,3煤顶底板岩石为弱冲击倾向性岩石,而且与开采深度关系密切。2006年2月15日在该矿2203工作面掘进迎头发生一次冲击地压事故死亡1人,轻伤5人。预计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预计三水平的煤层冲击地压倾向会逐渐增加,检测和防治的难度会有所增加。冲击地压的危害:××煤矿所采煤层3煤具有强烈冲击倾向性,如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积聚在矿井巷道和采场周围煤岩体中的能量突然释放,产生的动力将煤岩抛向巷道,造成部分巷道堵塞或垮落;造成支架与设备损坏;还会引发瓦斯突出、煤尘爆炸、火灾和水灾;干扰通风系统;严重时造成地面震动和建筑物破坏等。所以冲击地压是重大危险源。2、水灾××煤矿矿井生产不受地表水和大气降水的影响,井下各含水层除奥陶系灰岩外均可疏干,由于奥灰与17层煤垂直间距平均46.49m,将来下组煤开采时有突水的可能,需要采取疏降措施。矿井主要水害威胁为老空水、临近矿井水害威胁和断层水威胁。11因采掘后废巷及采空区积水,
本文标题: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方案范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8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