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9浣溪沙宋苏轼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千古文章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以及三苏)——散文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苏轼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有名无权)。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上阕重点写了眼前的景物,有哪些?从哪几个角度描绘了几幅画面?按照什么顺序?能否根据景物推断出诗人所写的是哪个季节?环境是静寂还是喧闹的?1、兰芽沙路暮雨子规3、从低到高顺序4、时间是早春或三月。“兰芽短和子规啼”2、视觉、听觉三幅:兰芽浸溪、松间沙路、子规啼鸣5、静寂。以动衬静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因此根本用不着为自己的白发苍颜而叹气伤感,说什么时光不再,仅听听黄鸡的叫鸣声就可以了。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山下溪水潺,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长歌行》)。“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时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乃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所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1.词的上阕写景,依次描绘出了哪三个画面?兰芽浸溪,沙路无泥,子规暮啼2.“暮雨”和“子规”烘托了怎样的心情?身为贬官,面对暮雨萧萧,子规哀啼,不禁心生悲凉。3.下阕抒情,苏轼从眼前的溪水西流悟出了怎样的道理?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4、“黄鸡”的本意是指黄鸡报晓,在诗中是指什么?唐代诗人白居易《醉歌》中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意思是说,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苏轼在这里却说“休将白发唱黄鸡”,有何用意?这首诗是不服老的宣言,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指引我们积极乐观,奋发向上,对人生充满信心。尤其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勇往直前。我们还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同学们,你们说对吗?”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读一读】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作者】:王观北宋【体裁】:词【注释】卜算子·送鲍浩然①之浙东①鲍浩然:诗人的朋友水是眼波横②,山是眉峰聚③.②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以上两句话利用女人的眉眼来赞美山水的秀丽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④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④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处。盈盈:美好的样子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像美人蹙起的眉毛。真想问问路人儿要到哪个方向?山水交汇处。才送走了春,又要送你回家乡。如果还赶得上江南迷人的春色,千万住下来过过美好的日子,可别急着走啊!词的上片着重写人,起首两句,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见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损的眉峰了。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在归途中怀着深厚的怀人感情。2020/1/31下片“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驻,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本文标题:宋词两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85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