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脉形的临床应用疾病是一个整体,是病因作用于机体使机体产生的异常反应,是由多个病理变化共同作用于机体,使机体呈现出的一种综合性的病理反应。此时,这些病理反应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从而形成相应的病理脉搏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采集识别就可构成脉形。脉形是由各种单一病理变化对应的特征组成,反应了机体在特定条件下生命的运动状态,是机体疾病的整体反映,是疾病在脉搏上的体现。机体不同的病理变化有不同的病理反应,不同的病理反应就有相应的脉搏信息呈现出来,根据对各种特征(也可以说是病理变化)的综合分析,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位置、程度、预后等。因此,利用脉形可以对疾病进行定位,定性,定量诊断,脉形是诊断疾病的依据。脉动层次示意图脉搏结构【一】定位:脉点脏器对应表【二】定性:频变节变冲搏力变位变涩搏形变时变【三】定量诊断•金氏脉学的定量诊断是指根据脉形中各特征的表现度,利用经验公式来综合确定疾病的程度、病灶的大小以及对疾病发展的预测,做出较为准确的量化诊断。应用于肿瘤诊断时,除上述量化指标外,还可判断出肿瘤的转移情况和恶性度等1.疾病的预向度和实向度•在脉诊中,通过对脉搏呈现特征的密度、离散系数大小的判断,完全可以预测疾病的轻重程度及发展变化的趋势。但是,使用单一特征来确定并不可靠,偏差较大。脉形由几个特征组成,特征又分为一级特征、二级特征、三级特征等,且各特征的表现度不尽相同,只有把各特征的表现度用类权的方法统合成脉形的密度及离散系数,利用脉形的密度及离散系数即可判定疾病的轻重程度及发展变化趋势。在金氏脉学中,将这一量化指标称为疾病预向度。•疾病预向度是一个了解病情轻重、预测疾病发展趋向的脉诊指标,是通过对脉形中各特征的周程密度及离散系数的类权值JW的大小来判定的,用D表示。在临床脉诊中,用密度的类权值判定疾病的轻重,用离散系数的类权值判断疾病的发展状态。比如,若某患者脉搏呈现的密度及离散系数的类权值为JW(ρ)=57.00%,JW(v)=13.00%,则可以预测该患者的病情较重,且有发展趋势。•疾病的实向度是用来鉴定治疗效果以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指标,指在任意两个相邻诊脉周程中,用周程密度类权值增加量JW(Δρ)及对应周程密度离散系数类权值增加量JW(Δv),来判定疾病发展动向及变化过程稳态的综合脉诊指标,用F表示。其中,JW(Δρ)=JW(ρi+1)-JW(ρi),JW(Δv)=JW(vi+1)-JW(vi)。2.病灶的大小及肿瘤的体积•临床上确定病灶的大小对于患者掌握自己的病情,医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十分重要的。金氏脉学利用脉形中对应于病灶的特征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结合临床经验系数,就可以方便地确定病灶的面积。如确定溃疡面的大小,可以根据脉形中的断搏的密度值来确定。因为溃疡面一般为椭圆形,故溃疡面积的经验公式为:设周程中最小密度为ρmin,最大密度为ρmax,因大多数溃疡为椭圆形,故其短半轴a=0.98ρmin,长半轴b=0.98ρmax,则溃疡面面积为S=πab。其中,0.98为经验系数。•对于肿瘤,了解其体积是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参数,所以计算出肿瘤的体积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冲击搏是表征占位性病变的脉应,故根据冲搏密度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即可确定肿瘤的体积。•若在某个诊脉周程(i个周期)中发现冲搏,且冲搏对应的机体部位为胸腔(盆腔)部位,其周期密度分别为ρ1,ρ2,……,ρi,周程密度为ρ(ρ≥20%,v≤40%),则我们有•L=k×(ρ1∨ρ2∨……∨ρi)=k×ρimax•W=k×(ρ1∧ρ2∧……∧ρi)=k×ρimin•H=k×ρ•其中,k=8(厘米)为金氏脉学中的经验系数,所得的L、W、H值即为占位性病变的长、宽、高,∧表示取下确界,即几者之间取最小值;∨与∧相反,表示取上确界,几者之间取最大值。该模型我们称为胸腔(盆腔)模型,记为T—X模型。•在临床中我们使用上述占位性病变体积模型时发现,因为颅腔为硬腔且生长空间较小,故同样的占位性病变在颅腔显示的特征密度高,约为胸腔占位性病变密度的两倍,因此在计算颅腔占位性病变体积时,应对T—X模型加以修正,为•L=k×(ρ1∨ρ2∨……∨ρi)=k×ρimax•W=k×(ρ1∧ρ2∧……∧ρi)=k×ρimin•H=k×ρ•该模型我们称为颅腔模型,记为T—L模型。•腹腔为软腔且生长空间较大,故同样的占位性病变呈现的特征密度较胸腔为小,一般应在实际采集的特征密度基础上增加5%,因此腹腔占位性病变体积模型应对T—X模型加以修正,为•L=k×[(ρ1∨ρ2∨……∨ρi)+5%]=k×(ρimax+5%)•W=k×[(ρ1∧ρ2∧……∧ρi)+5%]=k×(ρimin+5%)•H=k×(ρ+5%)•该模型我们称为腹腔模型,记为T—F模型。3.肿瘤恶性度•临床中诊断肿瘤时,一般只能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对于恶性肿瘤只能用低度、中度、高度恶性等模糊判断表示,并不能给出肿瘤恶性度的具体数值。这样的判断往往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结论较模糊,不利于患者掌握自己的病情,不利于治疗。故金氏脉学在脉诊诊断肿瘤时利用概率论的知识,尝试建立了肿瘤恶性度的精确判断模型。因为在脉诊诊断肿瘤时一般采用四项指标(即肿瘤的分化度、生长速度、浸润度和边界清晰度)判定肿瘤的恶性度,且对应于肿瘤的特征为数搏、冲搏和粘滞性涩搏。所以根据这三种特征的不同种类,把肿瘤的分化度、生长速度、浸润度和边界清晰度各分为四度,分别确定其对肿瘤恶性度贡献的概率值。只要把各指标的贡献概率用概率论的原理统合起来,就可以对肿瘤的恶性程度做出较为准确的判定。•在金氏脉学中,分化度用粘滞性涩搏和冲搏确定,肿瘤的生长速度由粘滞性涩搏、冲搏和数搏确定,浸润度由粘滞性涩搏确定,而边界清晰度由粘滞性涩搏和冲搏确定。•利用概率公式可得肿瘤恶性度概率为•P(E)=1-[1-P(C1)]×[1-P(C2)]×[1-P(C3)]×[1-P(C4)]•其中,P(C1)、P(C2)、P(C3)、P(C4)分别为分化度、生长速度、浸润度和边界清晰度的恶性度概率。这样,对于肿瘤的恶性度我们即可根据患者脉搏呈现特征的性质,利用公式,对肿瘤的恶性度给出准确的评价。一般认为:•P(E)≤0.25,为良性肿瘤;•0.25<P(E)≤0.50,为低度恶性肿瘤;•0.50<P(E)≤0.75,为中度恶性肿瘤:•P(E)>0.75为高度恶性肿瘤。4.肿瘤转移的定量诊断•肿瘤的转移灶与原发灶在的临床诊断中是较难判断的,尤其是确定转移的概率更是难以做到,这一点在金氏脉学中利用脉形可以比较方便地做到。在脉诊临床上,我们通常用芽生度与预向度来预测疾病的进退。芽生度常用于肿瘤转移及转移方向的预测;预向度通常用于一般疾病发展与向愈的预测。•随着病灶的延变,特征出现的延伸或移位现象,称为芽生。芽生可分为邻位芽生与间位芽生两类,所谓邻位芽生是指相邻两个点位上出现的特征延伸;所谓间位芽生是指两个不相邻点位上出现的特征移位。延伸或位移的特征,称为芽生特征,其密度一般不大于20%,离散系数不小于40%。芽生特征的延伸或位移方向,称为芽向。芽生特征的出现表征肿瘤有转移趋势,其方向提示肿瘤转移方向。芽生特征所在的脉点表示肿瘤转移的脏器。芽生度,即芽生特征的表现度(密度与离散系数),其数值表征肿瘤转移的可能性的大小。用经验公式T表示为:•其中P(T)为芽生度,ρ为芽生特征的密度,v为芽生特征的离散系数。•因为恶性肿瘤的脉形中必定有冲搏(或断搏或致密硬涩搏)和粘滞性涩搏两种,故芽生特征也必须为冲搏(或断搏或致密硬涩搏)和粘滞性涩搏,故肿瘤转移的概率为•P(T)=1-[1-P(T1)][1-P(T2)]•其中,P(T1)、P(T2)分别为冲搏(或断搏或致密硬涩搏)和粘滞性涩搏的转移概率。这样,通过对芽生特征表现度的确定从而判断出肿瘤转移的概率。P(T)为肿瘤转移的概率。•这样,通过对芽生特征表现度的确定就可判断出肿瘤转移的情况。
本文标题:实用金氏脉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90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