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风笑天
1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1.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研究步骤:(1)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设计阶段;3调查阶段;4资料整理与分析阶段;5总结阶段。1准备阶段:(1)确定研究课题:1研究问题的提出:(A)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可以指出研究的目标和方向;(B)可以指导观察资料的收集工作。(C)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它们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2研究问题的选择:(A)理论意义。学术界公认的重要题目或必要题目。(B)应用价值。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包括对社会长远发展有价值的问题。(C)迫切性。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D)可行性。能够得到社会及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研究力量、经费、人员配合、资料提供、被调查者协作等方面得到较可靠保证。(E)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研究者本人的兴趣、学识、能力、精力、时间、研究条件等等。(2)选择研究类型:1应用研究;2理论研究。3描述性研究:目的是系统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状况及发展过程,它通过对现状的准确、全面地描述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解释性研究:试图对社会现象作出普遍的因果解释,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探索性研究:也称先导研究,是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现象进行初步了解。它既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也可以为进一步周密、深入的研究工作做准备。(3)探索性研究的内容:1查阅文献:作用:(A)了解以往研究成果;(B)了解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各种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C)了解研究对象的社会历史背景。查阅文献方法:查阅文献应当有目的、有选择。研究这可以首先利用图书馆检索工具找出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章、论文、书籍和调研报告,如百科全书、辞典、出版年鉴或报刊文摘、《新华文摘》上有关专题目录索引、社会科学刊物(如《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调查与研究》、《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等杂志)的目录索引、专业书籍索引等等。除国内理论文献外,有条件的话,还应查阅国外和其他专业领域(如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等)的理论文摘。然后经过浏览筛选出重要的、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对这些文献要详细阅读、作摘要或资料卡片。收集研究的背景资料,可利用各类“统计年鉴”、“统计报表”、政府部门的调研报告、有关法律法规、省(市)与地区概括、县志史等。另外,还可结合实地观察,收集当地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文献以及私人的传记、信件、回忆录等。2请教专家:所谓专家,指熟悉这一研究题目的人;3实地考察:时到研究现场去观察、询问,以增加感性认识,明确调查内容,确定研究方法。(4)提出研究假设:社会学家古德等人提出,假设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以明确的概念为基础2具有经验的统一性(即能被经验检验)3对假设的适用范围要有所界定4与有效的观测技术相联系5与一般理论相关联。假设的来源:1可通过查阅理论文献而得出;2可从实地考察或访谈中得到;3有些研究中,假设的建立市结合了上述两种方式。假设先行与观察先行:有人对从自然科学引入的假设先行的方式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由于假设是一研究者选择的抽象概念对现象之间的关系所作的尝试性或推测性的判断和解释,因此“假设先行”会严重的歪曲客观事实。1首先,从方法论的观点看,抽象概念是研究者主观设定或选择的,他不同于从经验资料中概括出的概念,他只代表研究者所偏好的理论或研究范式,这就会是研究者仅局限在他的特定角度或眼界中去观察问题,而且有可能会有意无意地收集对他的假设有利或不利的证据(视他想验证或否证假设而定)。2其次,从技术角度看,事先建立假设会排除许多可能有影响的变量,这就不仅使观察带有框框,而且会忽略许多未预想到的经验事实。由于这些弊端,他们主张“观2察先行”,即不带假设进行客观的调查。反驳:1假设并非是完全主观的猜测或臆想,它们是建立在以往的经验和理论之上的;2任何研究都是受一定理论或方法论的指导的,都基于一定的理论前提,即便是“观察先行”也要以一定的理论框架来概括经验资料。3假设所选择的变量是从实际上活中筛选出来的,这一筛选过程实际上跟“观察先行”的方式是一致的(如探索性研究)。4任何研究都要以一定的假设或设想为指导,否则观察就会是盲目的,当然,这种设想的清晰程度是不同的。2设计阶段:1阐明研究课题和研究目的:主要是说明研究题目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课题的重要意义,说明研究要解答哪些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2确定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是说明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研究,即收集何种资料,使用何种研究法、调查范围有多大、研究的时间设计。在确定了研究方法之后,还要考虑具体的调查方法及资料分析方法。3确定分析单位和研究内容:应当与研究方式的选择结合起来,考虑调查对象有哪几类,要调查哪些项目或指标,哪种分析单位能够提供所需的资料,所要调查的内容适合用哪些方法去手机,对资料的精确性和系统性有何要求?如何分析这些资料?等等。4制定抽样方案:抽样调查要确定研究总体是什么?采用何种抽样方法?抽取多少样本?此外,还要考虑具体抽样时的各种问题。5制定问卷、观察表格或访问提纲:即对研究内容具体化和操作化,将所要调查的项目系统地编排在调查提纲或问卷中。6确定调查的场所和时间计划,并对调查员的任务和工作进度作出安排7研究经费和物质手段的计划、安排。3调查阶段:资料收集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量度与探究来获取社会信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使用多种方法:问卷法、访问法、量表与测验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等。问卷法与测验量表法多用于手机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问法与观察法则多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实验法不仅是收集资料的方法,而且也是一套具有特定程序的研究方式,它作为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反映了科学研究的一般逻辑和设计思想;文献法是历史研究和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关于资料的收集方法,还应注意:1某一种资料收集方法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研究课题或研究领域。2在任何具体的社会研究中都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并有助于克服单一方法或技术的局限性。4资料整理与分析阶段:收集资料阶段得到的原始资料通常是粗糙、杂乱的,虽然代表着事物的某种特征,具有社会实在性,但它们本身并不能深刻揭示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只有对其进行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才能把握其内部的规律性,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对资料的加工制作包括两部分:1资料的整理,即对收集到的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格性、完整性等进行审查,并通过分类、分组和编辑汇总等,使其条理化、系统化。2资料的分析,它是资料处理的核心部分,它通过对资料所包含的被研究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阶段和属性的考察,对本质与非本质、偶然与必然因素的区分,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属性、功能、结构与规律性,进而对所研究的事物作出正确的解释与结论。因此,资料分析不仅决定着收集到的资料是否有价值,而且能够很好地检验假设和理论,或者适当地回答所研究的问题,它还能够以可以理解和令人信服的形式描述研究成果。通过分析,研究者就可以将认识从具体提高到抽象、从个别提高到一般,并可从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假设,将研究引向深入。在某意义上说,分析的水平决定着整个研究的水平。2.研究的单位与研究内容分析单位:是研究者所要调查和描述的对象,它是研究的基本单位,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这些分析单位的特征会及其赖以描述由它们组成的较大集合体或揭示某种社会现象。(1)一般来说,分析3单位等同于抽样单位;但有时,分析单位可能与抽样单位不一致。(2)分析单位不一定是研究结论中所要揭示的单位。(3)社会研究中分析单位的类型:1个人:个人是社会科学中最常用的分析单位2群体: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一群人3组织:指由具有共同目标和正是分工的一群人所组成的单位4社区:是按地理区域划分的社会单位5社会产物:指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社会产品。(4)可以说,分析单位是研究者所要了解的一些个案。选择分析单位是应注意:1一项研究课题可以采用多种分析单位2在研究中,如果以某一种分析单位进行调查所收集的资料不能完满的解答研究课题的话,就应当增加或改变分析单位。研究内容:是指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它们是研究者所要调查和描述的具体项目或指标。(1)研究内容的类型:1状态:是一些客观指标,通过他们可以描述分析单位的基本状况。2意向性:是分析单位的内在属性,它是一种主观变量。包括态度、观念、信仰、个性、动机、偏好、倾向性等。3行为:是一种外显变量,研究者可直接观察到的各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2)根据理论和方法论偏好,研究者可在下列几个方面进行选择:1研究层次2抽象程度3解释的方式。二、测量1.测量的水平(1)定类尺度或名义尺度:测量定类变量的尺度,它是测量尺度中最低的一种,大多数定性测量都适用定类尺度。其严格的区分可分为:1标记:可作为一个识别的记号,当数字被用作标记时,它并不表示数量的多少,也不能对它做数量运算2类别:可作为对变量的不同状态的度量,类别区分可说明观测对象的某些本质特征.类别也可用数字表示,这种数字仅用于区分而不能运算。(2)定序尺度或等级尺度:一个变量如果能够依操作定义所界定的明确特征或属性而排列等级大小、高低、先后的次序,这是就适用于定序尺度进行测量。定序测量程序:1等第顺序法,它要求被试者对一组刺激依某种属性由高到低或由多到少的次序予以排列。2配对比较法:要求被试者在一定时间内就所有可能的配对,排列出每对刺激中的大小或多少的顺序。3恒常刺激法:这种方法与配对比较法相类似,唯一不同之处是它以一种标准刺激连续地与一组恒常刺激的各个成员相配对地进行比较。4连续性类别法:要求被试者把一群刺激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别,这里的类别已按指定的属性而予以顺序排列。注意:它们使用的数字仅仅显示等级顺序而已,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意义。这些数字并不显示属性的真正量值,并且等级之间的间隔也不一定相等。(3)定距尺度或等距尺度:具有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的特征,此外,它还要求尺度上的间距代表所测量的特征的量的间距。即每一等级之间的间距是相等的,它们可以用来加减。但定居尺度上没有绝对的零点,所以不能乘除。(4)定比尺度或比例尺度:是测量中的最高层次,具有实在意义的真正零点,定比尺度下的数字是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的结果都具有实在的意义。一个变量能否以定比尺度测量,关键在于零点是否是绝对的,最好的检验办法是:零是否可被认为是测量“一无所有”的。(5)四种测量尺度比较:从数学性质上看,高层次尺度都具有低层次尺度的一切特征,反之则不然。选择测量尺度须注意:1社会现象大多只能以定类或定序尺度测量,但有时也可将某些现象近似的视为定距或定比变量,如“智力测验”。这是要注意这种近似计算的合理性和可能出现的偏差。2高层次尺度可能获得更多、更精确的信息,但调查和分析的工作量更大,而低层次尺度则相反。因此选择尺度要结合课题要求与研究条件。3用较低尺度收集的资料不能用较高尺度的数学运算来处理,反过来则可以。因此许多研究都是尽量先收集更多、更精确的信息,但在分析时却只作4一些简单的运算,这虽然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不过当需要今后作补充分析时,这种策略还是有必要的。4一个变量可能适合用各种尺度来测量,选择何种尺度取决于研究所要求的精确度。2.概念的操作化(1)操作化:就是指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2)操作化过程:①界定概念:步骤:1要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2决定一个定义3列出概念的维度4发展指标②发展指标:发展概念的指标的方式:1寻找和利用前人已有的指标,尤其是对于一些测量人格、态度方面的量表,往往经过多次的运用和
本文标题: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风笑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995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