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考试说明教育学小学部分问题答案
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教育并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教育本质,即“资产者惟恐失去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把人训练成机器”。简单地说,资本主义教育就是把人训练成会说话的工具,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叫训练、异化。他们在驳斥资产阶级否定教育的阶级性这一论调时,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你们的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吗?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影响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作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单纯的生物体。站在哲学的高度,从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看教育,马克思认为教育是人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人通过受教育逐步认识外部世界。但是,人并不是环境和教育的消极产物,而是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改造环境,并在改造环境中改造自己的社会成员。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揭示了教育现象依附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客观规律,准确地阐明了教育的根本作用。马克思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实现一切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教育必须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也必须经由教育,但仅仅依赖教育实现不了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2,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其劳动能力的充分自由发展,才能、个性和品质的多方面的发展和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恩格斯把《共产党宣言》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作为未来社会主义新纪元的题词。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看成是他们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标准,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价值标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各有不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人的发展往往呈现出片面性,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的片面发展的情况将会长期存在。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在市场竞争中受物质利益的驱动,往往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盲目性与自发性,其价值取向也容易发生偏差;从社会层面上,有些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偏重物质文明建设,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受教育者不同的需求,引导受教育者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帮助受教育者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克服“经济人”、“工具人”的局限,促进人的物质和精神、科技和人文、政治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3,论述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应采取的教育措施无产阶级的教育与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教育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从所有劳动人民的最根本的现实利益出发提出了全新的和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应采取的十项措施,第十项就是有关教育的,即“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生产结合起来等。”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绝大多数儿童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为了自身的生活所需他们不得不进入资本家创办的工厂劳动,接受无情的资本家的剥削和压榨,每天从事重复的分工和工序,变成了被异化的会说话的劳动工具。即便是接受少的可怜的教育和培训,那也是为了更大程度的剥削剩余价值,赚取更多的利润。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利益上存在着根本对立,它以保证广大劳动人民的最根本利益为最高目的。因此,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应建立起合理的社会制度,制定有效的教育制度和政策法规,以保障每一位儿童享有公共的免费的良好教育,同时每个一定年龄的儿童都应成为“生产工作者”,因为“教育必须与物质生产结合起来。”作为“生产工作者”的儿童不再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的技术,促进儿童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马克思认为,“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同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未来的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与智力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可见,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不仅是为工人阶级争取教育权,也是为了改变资本主义教育所造成的人的发展的片面性,为实现未来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人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而且也是一种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当代价价值1,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工厂手工业生产时期,工人是不需要接受教育的,即使在机器生产初期,工人也不需要受教育,但却产生了教育保护劳动力的需求,到大机器生产时期产生了教育的需要,但这种教育却使人异化,它违背了教育的宗旨---人的全面发展,导致了人的发展的片面和扭曲。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实质就是:“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张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应结合起来,受教育者要做到通晓现代工农业生产及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掌握现代生产工具的技能技巧。简单地说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有很强的适应性,要能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要能顺利地从一种行业转入另一种行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而全面发展的教育应当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因此,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注重发现并发展学生在禀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潜质,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同时鼓励学生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造性。教育制度、措施和各种教育活动要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和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目的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各种各样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归根到底,学生的成长成才都是为个人的幸福生活和社会发展进步服务的。因此,教育工作组织者和实施者应该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自身潜能和个性的发展和完善,为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氛围、智力支持和深切鼓励。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形结合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教育与生产相互促进,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内在有机联系的基本途径,因此成为贯穿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指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实现所有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提升,但是仅仅依赖教育是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道: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在现代社会中,生产、科技、教育在本质上是紧密相连的。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教学要根据社会物质生产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传授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手段,方能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另一方面,理论通过与物质生产等劳动实践相结合,能让理论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从而更能加深受教育者的深切体会,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在生产和科研过程中,可以发现和发明更加前沿的问题和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又可以支持学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富足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过程,既促进生产力发展,又适应社会进步对人的发展要求。我国在1995年3月18日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就已明确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3,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快现代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马克思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教育,认为人的存在主要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社会化,而教育本身是社会的一部分,教育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同时,教育也你呢个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马克思的这种理论在今天仍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重视对教育事业的投资,把教育当成一项生产性事业来发展。当前我国每年对教育整体投资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投资都还比较低,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支持还是很不够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若想充分发挥教育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让教育更好的为我们的政治经济服务,培养更多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生产力提高和国家富强繁荣的高素质的结构优良的人才,国家、社会就必须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着重指出“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这些政策和法规都将有力促进社会和广大群众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集中社会资源和力量举办各种各样的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受教育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前进和不断变革。总之,《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开始了无产阶级形成和发展本阶级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阶段,在在世界教育史上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即使在今天,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仍然是我国教育实践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结合我国现代教育的实际,在政府、学校和社会的积极参与下,有利地推动我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改革,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必将在中国教育史上谱写更加出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的篇章!“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教育的内涵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无标准答案,自己论述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目的或学校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日本教育目的:义务教育应该“使每一个国民成为国家的建设者”,培养青少年“适应各领域发展需求的素养”,如“健全的人格”、“自立精神”、“丰富的内心世界”、“坚忍不拔的力量”、“基础学历、体力和道德品质”、“充满活力与自豪感”等等。美国教育目的:第一,消除处境不利学生的成绩差距;第二,通过“阅读第一”来提高识字;第三,扩大灵活性,减少官僚主义;第四,奖励成功与处罚失败;第五,促进获得信息的家长选择;第六,提高教师质量;第七,加强数学和科学教育,改进教学和课程;第八,为21世纪创设更安全的学校;第九,支持品格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第一,学会认知(掌握认识的手段;理解知识;智力训练)第二,学会做事(从资格概念到能力概念)第三,学会共同生活(认识自己;发现他人;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第四,学会生存(自主性;判断力,个体责任感)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宗旨变革。清政府学部于1906年正式规定“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这一教育目的反映了当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文教方针。辛亥革命后,在蔡元培的影响下,1912年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这体现了近代中国资产阶
本文标题: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考试说明教育学小学部分问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04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