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12热点专题8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课件
·新课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1.本专题在历年中考中都是常考考点。回顾2011年中考,各地选择通过刑法修正案(八)、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完成、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醉酒驾驶造成4车追尾事故,构成危险驾驶罪等背景材料,通过选择、简答、分析说明、实践探究等不同题型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等主干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学法、守法、护法,增强法律意识。专题摘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2.预测2012年各地中考命题角度有:(1)以近年我国的特殊的立法事件、受公众高度关注的审判的案件结果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掌握情况。(2)结合新法律的出台,理解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3)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热点解读材料一2011年3月10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截至2011年2月,除现行宪法外,我国现行有效法律有238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于2011年7月1日正式施行。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保险法从法律上明确了国家建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对确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等作出原则规定。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部法律对流动人口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障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对用人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职责作出规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材料三2011年7月23日,厦门特大走私案首要犯罪嫌疑人赖昌星被加拿大有关部门遣返回国。许多网民建议,中国仍需要健全防止犯罪者、贪官外逃的相关制度,加强监督,做到“重在预防”。还有网民认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希望赖氏被遣返成为更多外逃罪犯落网服罪的开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材料四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1年6月30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关键词“个税起征点”连续多日居百度搜索排行榜前列。之前,个税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收到创纪录的23万多条,其中85%对3000元起征点不满。许多网民认为,此次个税改革将民意征集的成果吸纳到立法中,是民主立法的体现,值得推广。│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命题360度命题角度一依法治国设问参考答案1.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的法律法规表明了什么?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立法权。②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③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2.法律的基本特征和本质是什么?法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根本意志。│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命题360度命题角度一依法治国设问参考答案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普通法律只对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作出规定。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加严格。·新课标命题360度命题角度一依法治国设问参考答案4.我们应如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将宪法作为自己的根本活动准则;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热情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命题360度命题角度一依法治国设问参考答案5.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什么?基本要求是什么?核心是什么?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核心:依宪治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命题360度命题角度一依法治国设问参考答案6.实行依法治国有什么重要意义?①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②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③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④依法治国才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国家的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命题360度命题角度一依法治国设问参考答案7.怎样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①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②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③开展法制宣传,弘扬法治精神。④每个公民都要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命题360度命题角度一依法治国设问参考答案8.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①积极参加学习、宣传法律知识的活动。②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坚持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③学会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④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命题360度命题角度二反腐倡廉醉驾入刑设问参考答案1.反腐倡廉有何重要意义?①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②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③既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重要途径和有力保证。2.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各级贪污高官,这表明了什么?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只要触犯了法律,不论其职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②我国大力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切实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命题360度命题角度二反腐倡廉醉驾入刑设问参考答案3.各级贪污高官受到法律的严惩,这对我们有何启示?①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的侵蚀。③我们青少年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要认真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做守法的好公民。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等行为时,要勇敢地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情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命题360度命题角度二反腐倡廉醉驾入刑设问参考答案4.你怎样看待酒后驾车行为?①酒后驾车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应予以严罚。②酒后驾车不仅会威胁到行人的安全,也会对自身造成不良后果。③酒后驾车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④酒后驾车是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5.为拒绝酒后驾车设计几条宣传标语。①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②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③珍爱生命,拒绝酒后驾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典例展示例1[2011·佛山]暴力拆迁、极端对抗、因拆暴富……针对“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取代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并于1月29日正式公开征求民意。·新课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征求意见稿用“搬迁”取代了“拆迁”,并规定只有因7种“公共利益”的需要,政府才能征收房屋;只有90%以上被征收人同意,方可进行危旧房改造……新条例无论从名称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无疑有利于实现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同频共振”。运用教材有关知识分析在拆迁问题上如何实现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同频共振”。·新课标【解题流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答案】①政府要正确行使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正确对待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服务。②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正确行使公共权力;要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真正在拆迁问题上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③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依法行使监督权,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有序参与社会各项事务,不在合理房屋征收等问题上胡搅蛮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例2[2011·盐城]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的处罚起刑点,从“拘役”提高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今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37件57人。·新课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阅读材料,结合材料画线部分的三句话分别谈谈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观点(每句话至少列出两个观点)·新课标【解题流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答案】“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有利于我们理解:①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或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或党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或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或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③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④党和政府积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⑤党和政府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⑥党和政府努力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⑦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有利于我们理解: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或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或全国人大享有立法权。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③我国积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或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④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或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或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⑤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⑥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部分职权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今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37件57人”有助于我们理解:①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是独立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检察机关)。②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或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课标③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或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或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④我国积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或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⑤法律维护公平正义(或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
本文标题:2012热点专题8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3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