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瑞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讨论稿)
1瑞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讨论稿)2010年9月2课题组成员顾问:陈栋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导周国兰江西省发改委研究员组长:熊起栋瑞昌市市委书记古小平瑞昌市市长曾宪奎瑞昌市常务副市长黄新建南昌大学总会计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成员:陈迪尧瑞昌市发改委主任欧阳有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所长、教授彭金林瑞昌市发改委副主任彭继增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付智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邱文文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王勇江西省工业与信息委员会博士周欢中瑞昌市发改委副主任袁美瑞昌市发改委3目录一、发展基础与背景···················5(一)“十一五”期间的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5(二)优势条件···················10(三)机遇和挑战··················13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16(一)指导思想···················16(二)基本原则···················16(三)战略定位···················18(四)发展目标···················18三、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5(一)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20(二)优化城镇布局·················21(三)推进城乡一体化················23四、产业发展与布局··················23(一)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24(二)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27(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30五、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33(一)完善交通通道和综合枢纽建设··········34(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34(三)推进矿产基础设施建设·············35(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35(五)健全信息基础设施···············36六、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36(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36(二)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37七、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39(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39(二)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404(三)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60(四)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43(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44(六)完善就业和民生保障措施············45八、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47(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47(二)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47(三)深化投资体制改革···············48(四)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49九、对外开放与经济国际化···············50(一)精心谋划招商引资···············50(二)着力发展对外贸易···············51(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52(四)优化投资环境·················52十、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52(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52(二)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54十一、规划组织实施··················555“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实现赶超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成中等城市的重要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科学编制和认真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推动瑞昌科学发展、实现争先进位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发展基础与背景(一)“十一五”期间的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1、主要成就“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民生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齐心协力,抢抓机遇,顽强拼搏,全面实施大开放主战略、人才强市战略、项目带动战略,努力克服“11.26”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较好完成了预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为我市加快实现进位赶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市多项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综合经济效益明显改善。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63亿元,比2005年增长135.3%,年均增长18.7%;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85亿元,比2005年增长4.35倍,年均增长34.2%,超过“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25%目标9.2个百分点。2010年实现财政总收入9亿元,比2005年增长212.6%,年均增长26%,超额完成十6一五规划提出的12.5%目标。(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十一五”期间,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22︰53︰25调整为2010年的14︰67︰19。2010年实现工业主营收入140亿元,比2005年增长5.16倍,年均增长43.9%,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120亿元目标。其中,2010年机械船舶、纺织服装行业、建筑材料、冶金化工四大支柱产业累计实现产值115亿元,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83.1%,年均增长44.3%,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105亿元目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恢复,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8.32万吨,比2005年增加1.28万吨;油料生产突破历史记录,面积达到18万亩,总产1.98万吨,比2005年增加0.92万吨;主要经济作物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0年全市棉花皮棉产量0.35万吨,比2005年增长0.19万吨,水果产量0.67万吨,比2005年增加0.35万吨,蔬菜产量8.7万吨,比2005年增加0.91万吨;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为48%,比2005年提高了8%。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亿元,比2005年增长134.8%,年均增长18.6%。(3)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区域发展进一步深化。瑞昌工业园区是省29家重点工业园区之一。“十一五”期间,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6亿元,实际开发面积15.4平方公里。截止2010年底7入园企业153家,签约资金总额28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79家,累计就业人员2.78万人。2010年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20亿元,工业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21.6%,实现出口交货值23.3亿元。(4)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十一五”期间,我市始终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严格执行“高起点规划”的标准,先后编制完成了各类城镇规划100余项,我市中心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100%,集镇规划覆盖率达81%,村庄规划覆盖率达90%。我市现已初步建成市区道路网络工程,形成六纵六横“棋盘状”主干网络。完成文化艺术中心、新中医院、创业孵化中心、行政中心、人民公园改造、柳湖公园改造、火车站广场、市民广场改造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城市服务基础设施,提升了城市的品位。2010年人防地下室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垃圾处理率达到86%,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基本达到“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年,城市化率、城镇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4.85%、46.61%、43.04%。“十一五”期间,市区已建成220千伏变电站一座,码头110千伏变电站正在规划建设中;行政村通水泥路率达100%;总投资3.5亿元的瑞码大道建成通车。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2006年以来,我市共投入6398万元资金完成了三座中型水库(高泉、横港、石门)和三座小型水库(大壤、龙源、红旗)的除险加固任务;投入2826万元资金完成了石门、横港、大壤三大灌区的水利血防工程;城西站、城东站中型排涝站更新改造工程已经完成,泵站排涝标8准达到10年一遇防洪标准;完成了一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善了农田基本灌溉条件。(5)体制环境进一步改善。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投资环境得到优化,政府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得到创新,基本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系和公共管理体制。(6)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民生质量进一步提升。科技事业不断进步,2010年科技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高出“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1个百分点。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幼儿教育迅速发展,义务教育在“普九”成果基础上得到巩固提高,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加快,教育教学质量和成效在九江市名列前茅。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十一五”末期,全市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10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00元,比2005年增长57%,年均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90元,比2005年增长59%,年均增长9.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4%,远低于提出的4%控制目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为109%、105.7%、95%,三项指标均能达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95%以上目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94.9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目标以内;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49平方米,远高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38平方米目标。2、存在问题9(1)经济总量不大,增长速度不快,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瑞昌经济总量和工业规模水平长期处于江西省中上游,大多数产业处于培育期和上升期,产业集聚效应尚未能充分发挥。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占九江市的10%。因此,仅靠内力难以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项目建设任务艰巨。(2)特色产业优势不够突出,产业层次不高,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当前,我市产业规模小,许多产业主要体现在个别产品的优势上,产业链分工尚不明显,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产业链不完整,四大支柱产业严格来说只是“企业”而不是“产业”,打造特色产业体系和优势集群经济的任务十分艰巨;制造业大部分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产品加工度低,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不高,企业规模不大,缺乏品牌,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低效益问题仍较突出,产业素质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当繁重。(3)服务配套不完善,城市功能有待提升。尽管我市城市化进程较快,但由于城市服务功能建设滞后,金融、物流、信息技术、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能适应工业发展需要。与发达地区相比服务配套不够完善,与西部地区相比资源禀赋缺乏且要素成本居高,城市服务功能与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4)环境保护压力大,资源利用率不高。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区建设高标准严要求相比有一定差异,资源利用率较低,循环经济发展滞后,尤其是部分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的加工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高10耗能、高污染现象。(5)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较薄弱,部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还不高,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比较滞后,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仍然较大。(6)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依然不高,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社保
本文标题:瑞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讨论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3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