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家风六年级家风家规剖析
好“风”吹送正能量六年级主题队会在2014年春节期间,“家风”这个似已淡出视野多年的词语,成了最“火”的公众话题。打开电视看家风,亲友聚会谈家风,论坛发帖晒家风……这一切,皆因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特别节目而起。从年初一到年初八,这档节目在《新闻联播》以头条、提要的方式连续播出,《朝闻天下》《共同关注》等黄金时段节目还播出了加长版。节目迅速唤起了人们对一个家庭精神传统的思考,对一个国家价值追求的审视。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风?怎样从家庭入手培育正确价值观?一个凝重而迫切的问题,在“家风”之问中清晰凸显。“央视记者在问路人,电视机前的我们在问自己”。平凡“草根”是节目中最常见的主角。回答五花八门——“不啃老,不坑爹,对老人要尊敬。”一位温州创业青年言简意赅。其同伴的回答则显然经过深思熟虑:“走过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天上不会掉馅饼砸到我头上的。做人要实在一些,朴实一点,厚道一点。”面摊老板笑言。“为人子女,孝敬父母,这就是家里人从小告诫我的,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外出打工的小伙在回家的火车上不假思索地回答。各界名人也在节目中出现,留下耐人寻味的答案——赵本山坦言,人心要坦荡学会放下,还要有信仰,不爱国的人自己都看不起。开国元勋次女贺晓明回忆起母亲曾教导全家: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提及家风话题,篮球明星姚明说,小时候曾因不诚实被家人揍过,他对家教的最深体会是两个字:诚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坦陈对“家风”的看法。他在受访时说,家风好代表这个家庭出生的人人品好。中国大多数的家庭实际上是受中国儒家文化熏陶,勤俭、节约、孝道等这些构成了家风的基本内容。家风也在与时俱进,更加健康、向上。“我们家的家风和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家风差不多,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文化,与人为善。”受访者朴实生动的语言,道出了每个人对“家风”的独特理解,折射出普通百姓内心深蕴的家国情怀,也深深感染了电视机前的人们。短短几天,众多门户网站都在醒目位置链接了节目视频,网民点击和转发量数以亿计,仅在“央视新闻”微博中,网友点赞就达60多万条,跟帖评论成千上万。很多人开始寻找、追问自己的家风,并收获了惊喜。•家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日常生活中家风的体现老一辈人吃饭时的家风“家风”与“家规”所谓的家风,又叫门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所谓的家规,就是在一个家庭中所订立的对全体成员都具有约束力的不成文的规矩,也叫家法。不难看出,“家风”是仁慈的、宽厚的,而“家规”往往是严厉的、暴虐的。家风和家规对一代又一代人的影响是非常深刻而久远的。据说,美国康乃狄克州有个叫嘉纳塞·爱得华的人,由于他所建立的讲究道德注重修养的家风,使得他的家族在长达两百年的时间里,八代人中没有一个被关、被捕、被判刑的。而同一时期,在纽约州的马克思·朱安家族,由于家风败坏,一百年时间里的八代人中,竟有300多人成了乞丐,400多人酗酒灭亡,63人被判徒刑,7人被判死刑。可见家风和家规具有一定的承传性,它有时甚至要影响几代人。所以,要想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可不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家风和家规。“家风”与“民风”“民风”是指民众的风气,民间的风俗和风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民风”淳朴不淳朴,和构成它的细胞——那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有着直接关系。倘若每个家庭的“家风”都纯正、淳朴,那么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会好转;反之,倘若每个家庭的“家风”都不纯正、不淳朴,那么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一定会尔虞我诈、戾气横生,继而会危及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轮替。俗话说,“妻贤夫祸少,儿孝家平安”。一个好的“家风”能使一个家庭人才辈出、源远流长;一个好的“家风”能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家风”与“名人”历史上,有很多有作为的名人都有自己的家风。譬如:“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是北宋大政治家司马光的家风;“勤奋、俭朴、求学、务实”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做官不许发财”是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的家风;而“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则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家风;“做自立、诚实、孝敬和正直的人”是刘少奇的家风;“守法,低调”是邓小平的家风……勤奋,俭朴,务实,清廉,自立,诚实,孝敬,正直,守法,低调……读这些大人物的家风,无不令人动容、令人心生感慨。在这些千差万别、流芳千古的名人“家风”里,或许从我们能得到一个启示——完全可以找到“家风”的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家风”的精髓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否则,不能称之为“家风”。每当两家孩子因摩擦而发生打架时,一方吃亏的家长总是这样教唆自己的孩子:他打你,你就打他!而在现实生活中,却还有一些家庭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把金钱看得很重——在他(她)们看来金钱是万能的,正因为如此,而忽视了金钱买不到的友情、爱情、亲情。最为可怕的是,一些官员在“家风”问题上未能把握住自己。有的在蝇头小利上任由子女胡作非为;有的在重大问题上袒护纵容家人;有的任由亲属子女与他人争权夺利,甚至赤膊上阵为亲属子女索贿受贿;有的这里说个情、那里打招呼,为子女“发财致富”提供帮助;有的自己贪婪成性,以致家人学而跟之,步其后尘……这样的“家风”,是私欲膨胀的“家风”,是混浊贪婪的“家风”;这样的“家风”,不仅败坏党的形象,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而且会毁了自己、毁掉整个家庭!!!•环卫工人纪阿姨说:“我们家没有什么世代传承的家风,就是从小,爸爸妈妈就告诉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人,做人要踏踏实实的,千万不能投机取巧钻空子,不能贪小便宜,那样迟早是要吃大亏的。如今我们也是这么告诉孩子们的,做人就要做个老实人,即使不能做像雷锋、郭明义那样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大好人,我们最起码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个善良的人。•轻工大厅菜市场卖菜的王玉芬说“家风就是良心啊,对于我们卖菜的人来说,家风就是不缺斤少两呗,我得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从小就让他们知道,妈妈挣得都是良心钱,一毛钱少吧?咱们也不能多收人家。”•退休工人付大爷告诉我们:“古人讲见贤思齐,修自身才能平天下,我们家可以算是书香门第,从小祖辈们传承下来的祖训就是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要不断的学习以开拓自己的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处事态度,家风是影响孩子们未来的无形之手。”•公安局年轻的李警官说:“我的爸爸妈妈都是中医院的医生,从小爸爸妈妈就常说,一分钟都有可能夺走一条鲜活的生命,所以不管病人的病情是轻还是重,我们都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因为你的任何一个决定,都有可能影响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我现在也传承着父母严谨待事的传统,认真的对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踏踏实实的完成每一个任务。”古代人非常重视家风,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治国”和“平天下”的根基。“齐”就是整肃,“齐家”就是整肃家风家规的意思。当然“齐家”前面还有“修身”,但自我修养,也需要良好家风的熏陶。而且这种熏陶,最好从孩提时代就应开始。你从小给他灌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观念,他就可能养成“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思维。家风的重要性•家风影响国风,国风也影响甚至决定家风。家风是从社会各个方面和角度吹出的人情之风。人情有冷暖,人际有关爱,人间有仁义,那一定是良好家风影响下的结果。当人人走出家庭,带着家的温暖,装着家的期盼,怀着家的未来,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一个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民族国家就一定能够建成。国风中的道德力能够影响家风,家风中的道德力也能够影响国风。当国家政风清明、学风向上、文风大振,民风一定醇美,家风也就会醇正。光明清正的国风,醇美和谐的家风,应该是我们盼望的时代之风。总而言之,树立端正的家风,传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的确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如今党风、政风、社风明显好转,百姓拍手称快,如果加上优良家风的打造,就能成为风气好转的基础。这,就是家风构建的价值。•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儿女是父母的镜子,俗语说“家风可正源头清”,只有父母正确的言传身教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看齐的标准,以家风促国风,下一代的思想高度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总而言之,“好家风”可以规范你个人的行为,可以更好地让你和他人交往,它关乎一个家庭的安定幸福和谐与整体形象,它是一个家庭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立家之基,必须是正能量的体现。因此,作为一名育华学子、一名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把自家“家风”树立起来,从而造福家人,造福社会!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家风”,好的家风可以让你健康成长,快乐成才!作为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们全体同学组成了班集体,这也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也要有自己的“家风”——————
本文标题:家风六年级家风家规剖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40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