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山市委文件中委〔2008〕1号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2008年2月3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文化名城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我市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基础和物质基础,现就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意义1.重要意义。文化是民族之根,是城市之魂。随着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的相互交融,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推进文化名城建设是我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新的起点上提高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各项工作。二、明确建设文化名城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2.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以提高全市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创新力为核心,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实现人的现代化为重点,以形成全民高度自觉的文化追求为取向,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3.目标任务。全面促进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的融合,不断增强我市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2009年底前完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力争早日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形成更为高度自觉的共同文化追求,把中山建设成为孙中山品牌优势更加明显,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更加深厚,城市人文精神得到较大提升,产业文化与文化产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全面显著提高,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名城。三、组织实施八大文化工程㈠孙中山文化工程。4.加强孙中山文化的研究工作。孙中山文化是彰显中山城市个性的重要历史资源。加大力度整合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逸仙图书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等资源,构建传统文献与电子数据相结合的“孙中山研究信息中心”,拓宽孙中山文化的研究渠道。充分利用孙中山故居作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孙中山研究基地”和“中山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实践基地”的优势,广泛联络专家学者,组织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孙中山研究。加强与孙中山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等机构的合作,创设具有城市特色的孙中山学术论坛品牌,增强伟人故里的历史文化底蕴,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5.提升孙中山文化的时代价值。孙中山文化是促进全市人民感情认同、价值认同、历史认同、身份认同的强有力因素。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发掘提炼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敢为天下先”等伟人精神并赋予其时代意义,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博爱、创新、包容、和谐”新时期中山人精神内涵。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大力宣传和弘扬孙中山文化。把蕴含深厚孙中山文化的新时期中山人精神作为全市各项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人才队伍培训、社会道德教育的全过程,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责任意识,使新时期中山人精神成为全市人民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提高城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6.加快孙中山文化的开发利用。挖掘、传承、发展孙中山文化是提升我市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品牌,整合翠亨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加大孙中山故居及周边地区的统筹规划和整体保护开发力度,扩大孙中山故居景区范围,提升管理水平和旅游服务水平,将孙中山故居景区打造成我市重要的、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物标和城市窗口。进一步把孙中山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大力推进以孙中山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旅游、影视制作、新闻传播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积极融入孙中山文化,以名人效应凸显城市历史文化底蕴。㈡历史文化工程。7.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面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工作,制定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方案,组织编制《中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汇编《中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重点工程名录》,分解和落实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任务。结合全国开展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我市不可移动文物的分布状况和历史价值,完善不可移动文物档案。选择一批历史艺术价值较高的不可移动文物,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各镇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修缮工作,认真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内涵与价值,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力争各项指标早日达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定的标准。8.深入挖掘香山历史人文资源。整合和提升各种学术研究力量,加强对中山名人、发展史、华侨史、商业史的研究,使香山人文资源研究从大众社会层面进入学术层面和理论探索阶段,不断提高中山历史文化研究学术水平。重点拓展香山人在近代中国工商业史上所作贡献的研究,深入挖掘和研究历史人文资源的文化价值,再现香山人传统的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增强中山人在新时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信心。9.挖掘开发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依托我市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建立以革命遗址为基础、教育基地为载体、具有中山地方特色的革命历史文化体系。建设革命历史名人公园,增加烈士陵园的历史文化元素。建设南朗镇石门村抗日根据地文化街区和五桂山珠江纵队活动遗址文化街区。探索开辟红色旅游线路,加强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教育和传承。10.保护利用社会主义建设文化资源。整理、归纳、提炼港口镇民主村和民众镇新平四村青年突击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资源,大力展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市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风貌。保护开发中顺大围、西河水闸遗址、长江水库大坝等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建设遗址,提升岐江公园的历史文化内涵,保留中山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记忆。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好中山温泉宾馆等改革开放初期的重大建设项目,展现中山人改革开放时期“敢为人先”的时代风貌,激发全市人民的创新热情。㈢产业文化工程。11.打造中山品牌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文化资源整合,鼓励文化企业联合、重组,扶持有实力的非文化企业对现有文化企业进行投资、兼并,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注重打造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大力培育和发展电子游戏游艺、影视动漫、工业设计、演艺会展等创意产业。进一步延伸特色文化产业的产业链条,扩大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形成文化产业品牌,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12.开发提升特色产业文化。依托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和国家级产业基地,深入挖掘我市区域特色经济的产业文化,重点提升小榄五金、古镇灯饰、大涌红木家具、沙溪休闲服饰、黄圃食品等特色产业文化的内涵和价值。鼓励有条件的镇区建设特色产业文化博物馆,增加特色产业的文化含量,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大力扶持各类专业镇和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以特色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文化旅游,依托产业文化提升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13.培育发展中山饮食文化。充分发挥中山饮食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饮食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餐饮烹饪与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将烹饪技术与中山的饮食文化、地域特色相结合,发挥中山“鱼米之乡”的优势,依托本地原材料,粗料精做,不断推陈出新,增加文化内涵,增强中山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坚持定期举办“中山美食节”,引导有条件的镇区结合实际举办特色美食节,搭建中山饮食业与国内外业界交流的平台。鼓励饮食企业培育和形成企业管理文化,扶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到国内外开设连锁店,更好地弘扬和传播中山饮食文化。14.扩大产业文化交流合作。积极承办和参与国内外知名的产业文化活动,吸收世界文化精华,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和产业文化共同发展。大力扶持我市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出口,提高我市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吸引国内外文化传播集团、娱乐传媒集团和大型娱乐项目落户中山,鼓励我市企业与国际文化产业集团合作,培育大型外向型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大胆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积极利用外资建设和改造文化基础设施。㈣民俗文化工程。15.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掌握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现状及保护情况,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加快建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定期公布。重点加强保护、抢救和传承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继续挖掘和保护富有中山地方特色的民歌、民谣、民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鼓励各镇区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研究和开发。16.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平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将“口传身授”转变为有文字可依和音像皆全的数字化档案,构建网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规划建设中山民间艺术剧场,进一步整合醉龙、飘色、咸水歌以及龙狮凤鹤等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大策划和艺术加工力度,制作一台适合市民和游客观赏的高水平民俗民间艺术大型表演节目,提升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水平。利用传统的民间节日和风俗习惯,大力开展健康活泼的传统民俗活动,采取乡土教材、民俗培训班、民俗比赛等群众易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形式,营造有利于优秀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环境。㈤公共文化工程。17.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加快规划建设市新图书馆,将其建设成为集文献借阅、信息咨询、培训教育、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图书馆。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构建以市新图书馆为龙头、各分馆和镇区图书馆为骨干、各行政村图书室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三级现代图书馆网络。市新图书馆和各分馆实行统一标志、统一管理、书刊通借通还、资源完全共享的联合服务制度。到2010年,市级公共图书馆总藏书要达到200万册以上,人均拥有藏书数1.6册以上。18.打造特色博物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我市近现代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区域经济活跃、区域文化各具特色的优势,采用政府支持和市场运作方式,结合旧城区改造和保护老城区风貌,在孙文西路、民权路、民生路、民族路等区域,建设特色化、系列化、多样化、中小型的博物馆群,形成传承历史文化与保护古旧特色建筑和街区相协调的博物馆群区。建设中山名人纪念馆,以雕塑、壁画、油画等美术手段,展示中山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杰出的历史人物,展现中山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的历史人脉资源。19.完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镇区为依托、村(社区)为重点、农户和居民为对象,调动社会力量和群众自办文化的积极性,大力加强镇区、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重点加快建设综合文化站、图书馆、影剧院和“农家书屋”等项目,争取到2010年,各镇区文化设施达到省特级以上水平。积极搭建流动图书、流动展览、流动演出和流动讲座等流动文化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基层文化的服务水平。20.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体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我市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与整合,加大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进一步完善“数字中山”,形成有中山特色的网络文化。在各镇区文化站设立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分中心,在各社区、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建立基层服务点,形成覆盖全市的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建设城市文化电子票务系统,实施市内重点文化设施“一卡通”工程。完善文化活动信息发布和公共文化机构展演展览导赏服务制度。21.发展有线数字电视服务体系。按照政府主导、广电实施、整体转换、市场运作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采用市场运作方式加快有线数字电视骨干网的升级改造,以镇区为主体,市镇联动,加快农村支线网络改造。建立高效运行的技术平台、运营体系和服务体系,打造以有线数字网络为依托、以家庭电视机为终端的多媒体综合信息平台。积极制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广播电视名牌节目,提高节目附加值,进一步延伸节目制作、包装推广、增值运
本文标题: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56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