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旗袍――东方神韵
中国旗袍————东方神韵第九组目录发展简述中国旗袍文化中的经典旗袍的服饰图案艺术旗袍各派系的特征感谢您的关注!中国旗袍的演变过程清末的旗袍民国之初二十年代30~40年代建国初当代旗袍清末的旗袍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饰的旗装,主要特点为宽大、平直,衣长及足。材料多用绸缎,领、衣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民国之初----悄然过度的旗袍此时的旗袍在廓形上变化不大,仍以清末的宽敞为其特点,领子低领变为“元宝高领”,最高时可与鼻尖齐平;袖子稍有收紧并略有缩短,至肘与手腕之间;袍身长度减短至膝与脚踝之间。旗袍线条造型仍较为平直,色调力求素雅,领、袖、襟等部位也用镶滚,但比以前简练概括得多,通常只有少许几道,绣纹也趋于简单。这时的旗袍已开始注重体现女性曲线美,追求自然的装饰效果,不复以装饰体现地位与身份,这与当时崇尚自然新生活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时代潮流酿造着社会服饰的整体风貌20年代——倒大袖和新样式风行于本世纪20年代的旗袍,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20年代中叶起一种新旗袍诞生。袍身宽松、廓形平直长度在踝关下之上或大约小腿肚的地方倒大袖领、襟、摆等处仍喜做滚边镶饰但繁褥之风日减裥干和阔滚条被视为过时的象征是秋冬时穿的夹旗袍倒大袖只有一道花边装饰中的旗袍已略显腰身长至小腿肚倒大袖。•30-40年代—旗袍的黄金年代20年代以后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迥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建国初—被冷落的旗袍建国之初,妇女穿衣服都学解放区的样子,人们对衣着美的追求似乎已完全转化成了对革命工作的狂热。旗袍所代表的悠闲、舒适的淑女形象在这种氛围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间……1956年,这时出现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气质。不妖、不媚、不纤巧、不病态,符合当时美观大方的标准,而且更为实用……当代旗袍—新兴的国际旗袍热旗袍这一传统服装不仅能穿出中国的山水韵律,还洋溢着开放开朗的浓郁气息.张曼玉在"花样年华"中,旗袍所展现出的东方女性温婉雅致的气质特征,与若隐若现的暖昧,形成近乎完美的矛盾统一。使得“旗袍”走上时尚的风口浪尖,时代进入21世纪,国际上掀起一股旗袍热。中国旗袍文化的经典•中国深厚的文化的脉络中,总有发挥到极致的高贵,大素大雅,端庄而不失谦和。譬如,茶是一种,旗袍亦是一种。•旗袍是满族的服饰,随着时代变迁和情趣爱好的演变,也不断变化。•民国年间以后,其变化尤为明显,但仍可看到它沿袭的痕迹。如果说,几千年来,中国的服饰文化是难言的寂寞,那么旗袍的盛极一时,无疑带给人们的是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从压抑中爆发的喜悦。因为,正是它的出现,使中国服装的样式,色配,做工,深度和气质,一扫过去服饰的沉闷与庸俗。却又毫无冶艳和媚俗之态。•旗袍的真正迷人之处,在于它的内敛和深刻。谢谢观赏WPSOfficeMakePresentationmuchmorefun@WPS官方微博@kingsoftwps
本文标题:中国旗袍――东方神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58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