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清平乐·永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北川城外高峰,颠连直接蜀蓉。游客指看山中,更加郁郁葱葱。壹贰叁肆伍新北川简介新北川历史北川羌族文化结束语北川风景一览简介▐新北川位于安昌镇以东约两公里处,处于黄土镇与安昌镇之间,距离老县城23公里,北川新县城紧邻安昌河,依山傍水,自然条件优越,可建设用地8平方公里左右,新县城所在地取名初定为永昌镇。永昌镇是新北川版图的第29个乡镇,名字取相邻的永安、安昌两镇首尾一字,寓意着北川新县城还有北川和全国一样,永远繁荣昌盛。地图中的北川县历史▐北周武帝天和元年(公元566年)置北川县,唐太宗贞观八年年析北川县地置石泉县,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并北川县入石泉县。▐1914年,因与陕西省石泉县同名,且彼县设置在先,乃复名北川县。自建县至2000年,已历1435年。▐2003年7月6日批准,国务院(国函[2003]75号)批准撤销北川县,设立北川羌族自治县。▐08年11月16日,温家宝在听取北川新县城规划情况汇报后,提出“安全、宜居、特色、繁荣、文明、和谐”十二字建设标准,提出“要努力把新北川县城建成标志性工程,成为城建工程标志、抗震精神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于是安昌镇东南被划分为新北川县城。灾难五·一二”汶川特大地震将中国唯一羌族自治县北川县城夷为平地,遇难人员逾两万,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多说都是眼泪,忘记疼痛,展望未来)只能回忆从前的北川地震下的北川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当时。▐我们就这样被打倒了吗?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当然。▐我们就这样被打倒了。▐然后马上又站起来了。▐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坚强的中国人。坚强的北川人。多难兴邦灾后重建。从大家做起。。拯救文化。从今天做起。。再造一个新北川。从我做起。关卡选择A重建B:不建C:再见正确的选择新北川羌族民族文化介绍▐骑楼▐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索桥▐羌族地区山高水险,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创造了索桥(绳桥)。两岸建石砌的洞门,门内立石础或大木柱,础与柱上栓胳膊般粗的竹绳,少则数根,多则数10根。竹索上铺木板,两旁设高出桥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栈道▐有木栈与石栈两种。木栈建于密林,铺木为路,杂以土石;石栈施于绝壁悬崖,缘岩凿孔,插木为桥。▐羌族民间石匠农闲时常外出做工。举世闻名的四川灌县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羌人的血汗和智慧。巴拿恰—以北川为例▐巴拿恰是羌语,意思是:做买卖的地方,或者我们可以翻译得更时尚一些:商业步行街。”▐长长的步行街两旁是充满羌族风情的房屋,街上游人如织。5月12日,北川巴拿恰商业步行街开街才22天,但店铺中拥挤的人群、商贩脸上灿烂的笑容,已经映出新北川的新生活有多么美好。步行街上,80%的店铺和商品都具有羌族特色,一起聚成一座充满诱惑的羌文化舞台。2014年新北川羌历年中的巴拿恰羌绣▐羌族地区,随处可见穿着民族服装的羌族人,衣服上漂亮的图案,大多为手工刺绣,这些刺绣在羌族的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羌族刺绣,是农村妇女在劳动间隙完成的民间工艺品,如今的羌族人,大多还保持着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的习俗。▐云云鞋”鞋鞋型貌似小船,鞋尖微翘,鞋底较厚,鞋帮上绣有彩色云纹和杜鹃花纹纹样图案。结束语愿新北川建设更加繁荣美好给水排水3班阳昌伟
本文标题:我的家乡新北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65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