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德国小学生的绿色环保日记•法兰克福一名6岁的一年级新生小奥茨刚刚到学校注册报到,就领到了一套教科书和一册看上去有点特别的绿色封皮的“绿色记事本”。老师告诉孩子们:这不是一本供写字或做作业的练习本,也不是一册一般的日记本,更不是一本普通画册。•绿色记事本的封面一片翠绿,上面印有森林、草原、草地和田野,就像在德国高速公路两旁常见到的风景一样。老师还告诉孩子们:绿色记事本是用“再生纸”制成的,原料是废纸和垃圾,因而用不着耗费大量木材,而这又意味着不必砍伐宝贵的森林。•一个星期下来,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上就有了如下的记录:•▲星期一我为一种濒临灭绝的灰鹤捐了1马克的零用钱,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星期二晚上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忘了关灯,结果白白浪费了大量的电,真不应该!•▲星期三上图画课时,我国画得不够好而连撕了3张白纸,其实我是完全可以画得再小心些的。老师说,造一吨纸不仅要消耗木材,;而且还要消耗大的水。想到这些,我感到惭愧。•▲星期四我发现妈妈只为了洗我的2件内衣就开动洗衣机,不仅浪费水,而且也浪费了电。后来妈妈接受了我的建议,以后不再每天都开洗衣机,而是等把衣服积得多些后再洗。•▲星期五哥哥是个赛车手,但当他得知开赛车会排放大量污染环境的有毒废气后,他和几个也爱开赛车的朋友们竟然想出了一个弥补的办法??每年每人额外种20棵树!哥哥真聪明!他和他的朋友们真是好样的!•▲星期六爸爸带我上超市购物。原本他计划开车去,后来听了我的话改坐公交车去,这样既可节约开车需要的汽油,也可减少汽车废气的排放量。•▲星期日轮到我去丢垃圾,但我发现我家的垃圾袋里的垃圾还没有分类,于是我不顾臭味,耐心地将垃圾分类后再丢入垃圾箱,为的是方便环卫工人处理。•老师向全班同学朗读了小奥茨的“环保周记”,又说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写得不错,因而要求大家在课后互相传阅。尽管小奥茨开始时有点洋洋得意,但在传阅了其他小朋友的“环保周记”后,便再也不敢翘尾巴了。•他还真诚地对老师说,他的邻桌小当娜比自己“更聪明”??她竟然成功地设计出一种煮鸡蛋可节约趵三分之一能源的新方法:将生鸡蛋置入少量冷水里煮,待水一开即可切断电源,而利用余热是完全可以把鸡蛋最后煮熟的。小奥茨一开始并不相信,待回家后实验了一次才心服口服了。有趣的是,现在全班同学在家煮鸡蛋时都采用了“当娜煮蛋法”,连一些老师在做了试验后也连连夸这是个节约电费的好方法。而另一名叫费格的小朋友更是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种“环保收支簿”??他与父母亲经过一番商量讨论启制定了每周用电量•和用水量的“限额”,要是这一周超了,下一周便必须节约一点以作“补偿”。在他的“环保收支簿”里,留下了这么几个宇:本周已超额用电28度,故我和弟弟都保证下周只收看3天的电视并停止玩电子游戏。这样自觉地严于律己,着实让大人们也肃然起敬!•---------------------------------------------------------•“斑马线”折射交通文明•德国人向来以遵守法规、做事严谨著称,开车、走路也不例外,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汽车避让行人、行人不乱穿马路。•有一次,一位中国记者的同事初到德国工作,开车外出时不熟悉当地的交通规则,因此这位中国记者总坐在他的旁边作指导。一次,发现前方十几米处的人行道上有一名七八岁的小男孩正要踏入斑马线横过马路,同事便减慢车速,向斑马线靠近。这时小男孩又把迈出的一只脚缩了回去。同事嘟囔道:到底过不过嘛!这位记者说:你得把车停下来。当汽车完全停稳,小男孩才礼貌地望着我们走到了马路对面。•这位记者刚到德国时,站在斑马线前等待疾驶的车辆通过,但汽车却主动停下来,开车人打手势示意让记者先行,记者便特意摆手致谢!当记者到驾校学车时才知道,这是行人的权利,无需致谢。驾校学车路考时,哪怕考生在斑马线前稍微有一点和行人抢行的意识,考官便立即终止考试,绝不原谅!因为驾校的教科书上明确写着:当发现人行道上的行人有要横过马路的意识时,汽车必须减速示意,只要行人迈向斑马线,汽车就必须在斑马线以外停下,以免使行人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在德国城市交通繁忙的地段,路口和人行横道的信号灯一般昼夜工作,不设斑马线,行人、车辆都遵守信号灯。而在非交通繁忙地段,则是斑马线和信号灯并设,以信号灯为准;如果信号灯停止工作,则以斑马线为准,斑马线上的行人有先行权。•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是保持良好交通秩序的前提。德国人是否人人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呢?有这样一个笑话,说德国人极守交通规则,哪怕交通信号灯坏了红灯一直亮着,德国人也会站在那里“傻”等。这当然有些夸张,但德国人的确很注意遵纪守法和讲公德。中国记者曾陪同国内•去的代表团站在车水马龙的旅游景区路口处观察,斑马线上人群川流不息,20多分钟过去了,没有发现一辆车在斑马线上与行人抢行。有一次,夜里10点多,记者见人行横道的信号灯是红的,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而站在马路边上的德国老太太就是不过马路。德国人的自觉性,折射出这个民族的文明水平。•在德国,有一次一位中国人的车跟一个德国人的车相撞。虽然责任在德国人,但这位中国人当时还是担心对方找借口逃避责任。不料对方很快就主动打电话叫警察来处理事故,并把他本人和保险公司的联系方式告诉记者。警察到来后,他主动承认过失。由于他迅速向•保险公司报告,车辆修理第二天就得到了安排。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常常看到有目击者帮助作证的情况。他们有时停止自己手中的事,主动出面作证,以帮助事故得到公正处理。•自觉注重公共卫生•德国人自己遵守法律,也提醒别人这样做。这位中国记者刚到德国的时候,由于对垃圾分类不熟悉,把塑料制品放进了生活垃圾箱,被一个邻居看到了。这位邻居便敲开中国记者的门,详细地告诉中国记者放置垃圾的规定,犹如给中国记者上了一堂如何正确扔垃圾的课。有关垃圾处理,德国有30多项法规,包括垃圾运输、化学垃圾处理等。绝大多数德国•人对于自己这方面应尽的法律义务都比较清楚,而且按照法规去做。•自觉注重公共卫生已经成为德国民众性格的一部分。在街道等场所,在需要扔垃圾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是寻找附近的垃圾箱。几乎看不到随地吐痰的恶习。厕所总是很清洁,就连野外公路边上的一些比较简易的厕所也是这样。虽然这些厕所很少有清洁工打扫,但地面上也同样看不到有肮脏难看的印迹。便后,人们都自觉冲厕。在公共食堂的就餐高峰期,人们总是秩序井然。用餐后,每人会小心翼翼收拾好餐巾和餐具,放在一只大托盘里,然后把托盘放到专门放置待清理餐具的架子上。如果有人不小心把食物或者汤水洒出来,他一定会自己清理,保证给下一位就餐者留下清洁的地方。•案例点评:•案例通过讲述发生在德国人身上的几个小事例,使我们感受到了良好的公德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在德国已经深入人心,这对我们中国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德国小学生的环保日记,我们可以看到,德国人良好的公德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的形成,除了家庭影响外,学校教育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德国,各州可以自行制定教育法,但其内容都有关于培养学生守法和讲公德的条款。德国一些地区的教育法就把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要“让学生们了解自己作为国家公民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在各级学校里,学生的人格素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人格教育的内容就包括“降低自己的需求以利于社会”等,培养“与社会和谐相处”和“有责任感”的人等。•德国的汽车避让行人、行人不乱穿马路,这和我们国家很多马路上汽车不让斑马线上的行人、行人乱穿马路的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我们确实感到,在自觉维护交通秩序方面,我们应该向德国人学习,希望通过加强管理和教育,使遵守交通法规成为每个中国人的自觉行为。•由于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德国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很注意遵纪守法和讲公德,甚至这种公德意识都已经成为德国民众性格的一部分。严守交通规则、给垃圾分类、自觉注重公共卫生、拾金不昧等已经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由此可见,德国人的公德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中国有着丰厚的优良道德传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需要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在本案例中提到的德国人形成的良好的公德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就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良道德文化,我们一方面不能固步自封,惟我独尊,另一方面还要认识到我们的道德传统有看自己独有的民族特点,所以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要善于吸收世界上所有民族的一切优良道德传统加以改造,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
本文标题:德国小学生环保日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01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