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撒切尔夫人的政治主张
ZF——撒切尔夫人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一般称为撒切尔夫人,英语:MargaretHildaThatcher,BaronessThatcher),1925年10月13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市。她是英国保守党第一位女领袖,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连任三届,任期11年。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因中风逝世,享年87岁。1943年,进入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女子学院攻读化学专业,参加了英国保守党,并担任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1947年至1951年,任两家化学公司的化学研究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法律。1953年,林肯律师协会批准她为律师。1959年,当选为保守党下院议员,正式走上从政的道路。1975年当选保守党领袖,成为英国政党史上的第一名女性领导人。1979年保守党赢得英国大选后,她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并于1983年6月和1987年6月两次连任。在就职典礼上,撒切尔夫人借用圣法兰西斯的话来总结概括她的政治主张。她说:“在有冲突的地方,给予和谐;在有谬误的地方,宣扬真理;在有疑虑的地方,带去信仰;在有失望的地方,唤起希望。”1980年10月10日,发表上任后的第二次演讲。她说:“对于那些屏吸等待着180度大转弯的人,我只想说一句话,阁下想转变就自己去转变吧,本夫人绝不转变。”1979年撒切尔夫人接手时的英国,从二战结束后的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英国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民众与精英中弥漫着悲观、无助、绝望的情绪、民气萎靡、民心涣散。大英帝国往日风光已经不再,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持续下降。英国病把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变为“欧洲的病夫”。英国病有三个严重症状:民众不愿意工作,财政负担过重,国企低效,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滞胀并发症。民众不愿意工作,因为福利太好;企业家没有动力,是因为税赋太重。财政负担重是因为给国企的亏损补贴多,福利支出重;国企低效是因为国企只服从权力而不是服从市场,因而没有追求利润的动力,另一个原因是工会强大,无休止地提出各种福利要求。撒切尔主义是指撤切尔夫人上台后在保守党内出现的一股占统治地位的“新右派”势力的意识形态,是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混血儿”。它一方面坚持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另一方面却又主张新保守主义的文化右翼纲领政策.它反对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和对福利国家的支持之上的“共识政治”,是更为广泛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国际性的反对平等主义和集体主义倾向的一部分。其基本内容是:撒切尔夫人推行的以经济改革为核心的内外政策。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可以总结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尝试运用货币手段,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抑制通货膨胀,而不是传统的凯恩斯财政手段。三个基本点,即围绕着这个中心,所做出的三条最重要的压制通货膨胀和刺激经济的辅助措施。第一是掀起了私有化的浪潮。第二是削减福利开支。第三是打击工会力量。在私有化改革中,包括钢铁、电信、汽油、航天等领域,许多国有企业都转变为私有制。走向私有化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企业不再受国家控制,有了自主的经营权和管理权,这极大地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在市场竞争和利润的驱动下,私有化促进了生产机器的革新换代,使英国的工业科技水平获得提高。更重要的是实行私有化之后,企业自负盈亏,政府不再需要替企业还债或是给工人付工资,政府财政支出紧张的局面得到了极大缓解。撒切尔夫人改革税制,降低税率,削减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公共开支,扩大公共产品提供领域的市场经济成分。在她看来,英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在于战后“福利国家”政策搞得太过分,分配方面有平均主义倾向,再加上允许好斗的工会运动发展,从而腐蚀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更为重要的是,在撒切尔政府试图削减财政支出的头几年,英国因为战后福利的拖拽,财政支出无法降低,这也是促成她做这项改革的重要原因。为了进一步控制英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撒切尔开始以强硬的态度钳制行业工会的发展,对英国工会和罢工运动采取针锋相对的正面斗争策略,以取代过去政府所采取的协商、谈判和妥协的方针。英国保守党政府先后制定了若干限制工会权力的立法措施。之后的英国再没有出现过因为工会斗争导致的大规模劳动力成本上涨现象。撒切尔夫人成功抵制了工会组织利用其对劳动力的垄断势力向政府不断索取市价以外的补贴的企图。撒切尔夫人实行强硬而务实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和外交政策中努力提高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在对待欧洲的态度上,她反对欧洲一体化这个多少带有乌托邦式的政治构想,否决将英国绑进整个欧洲的战车,否决将英镑取消加入欧元体系。在英美关系上,她与里根总统因为有着共同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而成为了十分亲密的朋友,他们的政治步伐是步调一致的,更加深层次地使“英美特殊关系”不断深化。在英苏关系上,出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本质区别,强硬地对抗苏联的政治理念。马岛战争对于侵略行为她毫不姑息。她的外交政策原则性很强,这种外交政策令她拒绝在福克兰群岛(Falklands)向阿根廷的武力挑衅屈服,十年之后对萨达姆•侯赛因(SaddamHussein)入侵科威特也同样如此。对她来说,原则才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比任何根本利益都重要得多。容忍侵略会形成一个先例,迟早会损害核心利益。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也与她”酣畅淋漓“地交过几次手。尤其是在英国占领的中国香港的管理问题上。香港管理问题在1990年的首相任期中,80年代末,英国经济又一次进入衰退阶段。而“人头税”又在国内弄得怨声载道。在举世关注的欧洲一体化问题上,撒切尔夫人更顽固坚持自己的立场,在统一防务、统一货币等问题上与其它国家分歧极大,使英国在欧共体内十分孤立。保守党为保持其执政党统治地位,经过激烈的党内斗争,特别是她的心腹、外交大臣杰弗里·豪伊因不满撒切尔的欧洲政策辞职,引发了危机,接着保守党的其他议员也开始倒戈,决定逼走撒切尔夫人。最终迫使撒切尔放弃党主席职务,于1990年11月被迫辞职。1976年,当时的尤里·加夫里洛夫是个年轻军官,在前苏联红军的《红星报》当记者。在读了当时还是英国反对党领袖的撒切尔夫人的一份演讲稿《唤醒英国》,这让他联想到了铁血宰相俾斯麦,于是“铁娘子”由此诞生。似乎人人都喜欢这个说法,她的反对者认为这准确地点明了她的倔强和顽固,而她的支持者则把这看成是力量的象征。”这称号被撒切尔夫人当成荣誉徽章。2002年,在BBC举办“100名最伟大的英国人”评选中,她名列第16位——排在她前面的包括邱吉尔、黛安娜和莎士比亚,是当时在世的人物中排名最高的一位。仅仅一年后,英国电视台Channel4举办了一场“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的英国人”的民意调查。参选条件是“目前还活着而且没有关在监狱中或者正被起诉的人”。撒切尔夫人荣登探花——排在她前面的是现任首相布莱尔和以胸大出名的艳星乔丹。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记得这个“判决”——“她辜负了英国人”。国内对撒切尔夫人的评价永远呈两极化。右翼的《每日电讯报》说,撒切尔成就之大难以估量,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位伟大的英国人,大不列颠才算名副其实。但左派的《卫报》称,撒切尔的遗产是社会的分裂、个人的自私以及对贪婪的狂热,这些力量合在一起对人类精神的禁锢,远比它们释放的自由更大。与媒体的对立相呼应,英国社会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幅面孔:一边是悲痛的哀悼,另一边却是欢乐的派对庆祝。相比之下,国际社会对这位有“铁娘子”之称的昔日政坛强人的评价要单纯许多,媒体纷纷强调,无论是非功过,撒切尔都给英国乃至世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她的离去也带走了一个时代。的确无论如何,她的贡献是无法否认的,当时在她上台1979年之前,英国的经济成长率只有西方国家包括法国的一半,也就是比法国比德国都差的非常多,那她上台之后,对英国进行了一连串的大刀阔斧的改革,使英国从一个走下坡的国家经济开始起飞,但是她也造成严重的贫富差距,基本上我们在她身上看到自由主义经济的好也看到自由主义经济的残酷。
本文标题:撒切尔夫人的政治主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04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