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职业性肺疾病―尘肺症
職業病防治職業性肺疾病真理大學工業管理與經營資訊學系2010.10.282呼吸系統•呼吸系統根據生理作用的不同,大略分成兩個構成要素:傳導氣道(conductingairway)和呼吸單位(respiratoryunits)。–傳導氣道(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口腔、咽、喉、氣管及支氣管,主要功用是傳送氣體到下呼吸單位。–呼吸單位(下呼吸道):包括細支氣管、肺泡間通道及肺泡,肺泡是吸入氣體與血液行氣體交換的位置。3呼吸系統構造•傳導氣道:吸入氣體速度隨著距離增加而下降,有助於上呼吸系統大顆粒的沉積。•呼吸或氣體交換部分:肺泡囊包含數千個肺泡,在此吸入氣體與微血管中的血液緊密接觸,空氣中的物質是以擴散方式沉積。4職業性肺部疾病之傷害機轉(1)•肺部受到傷害的程度與方式,與有害物質在呼吸系統的沉降位置有極大的關係。1.氣相物質:在呼吸系統的沉降與其水溶性有關。–高水溶性氣體:如NH3、SO2。大部分在上呼吸道被吸收。較易造成上呼吸道刺激、氣管收縮或氣喘等反應。–低水溶性氣體:如NO2。可通過上呼吸道而進入深層肺組織,傷害細支氣管與肺泡。–水溶性中等者:可同時傷害上下呼吸道。5職業性肺部疾病之傷害機轉(2)2.固相物質:對於呼吸道的影響與其粒徑(氣動直徑)有關。–5µm的微粒,大部分在上呼吸道就會沉積–0.1µm的微粒,會隨著氣流出入呼吸系統–0.1-5µm的微粒最容易進入肺泡及被人體吸收。6呼吸道疾病的實驗室檢查•肺功能檢測•胸部X光•斷層掃描•支氣管窺鏡•細胞學檢查•病理學檢查7肺功能檢測•肺功能量計(spirometry)–FEV1(forcedexpiratoryvolumein1sec):第一秒鐘用力呼氣量–FVC(forcedvitalcapacity):最大用力呼氣量–FEV1/FVC肺功能異常:阻塞性(obstructive)vs.侷限性(restrictive)職業性肺疾病—塵肺症9塵肺症•塵肺症(pneumoconiosis):泛指由於吸入粉塵(dust)而起的一類肺部疾病。在各種粉塵中,有許多粉塵會使肺內起纖維性反應,並產生明顯的臨床症狀。–矽肺症(Silicosis)–礦工肺(Coalminers’lung)–石綿肺(Asbestosis)–其他:鋁、鐵、鋇、錫、銻等10矽肺症•肺部纖維化•潛伏期:15到20年•原因:長期暴露結晶型二氧化矽,如石英、花岡石•暴露場所:礦場、翻砂、噴砂、石雕等•症狀:初期運動時呼吸困難,嚴重時休息也會呼吸困難•胸部X光:規則點狀或結節、聚合成大結節11石綿肺•石棉暴露工作者•石綿肺症:吞噬作用導致吞噬細胞死亡,引起發炎反應,產生纖維細胞。–呼吸困難,乾咳,侷限性換氣異常•肺癌:石棉穿透肺泡到胸腔旁肺壁。•間皮癌:少見的腫瘤。–胸痛,呼吸困難•進入腹腔,造成消化道疾病。•帶有鐵等,產生氧化反應。職業性肺疾病—氣喘13職業性氣喘定義•因暴露於工作環境中,經由空氣傳布之氣體、蒸氣、灰塵或薰煙,而導致可變性可逆性(reversible)的呼吸道狹窄。•過敏反應–免疫球蛋白IgE增加–痰液與末梢血液中嗜酸性白血球增加–肺功能檢查:阻塞性換氣異常14由動物性產物引起之職業性氣喘•約有3-30%的處理實驗動物者會發生氣喘•大白鼠,小白鼠,天竺鼠,兔•來源:多由動物皮毛,尿中蛋白質,動物本身之蛋白質所誘發•常併發過敏性鼻炎,症狀大多於暴露後數個月到四年之內發生•高危險性職業–實驗室工作者,獸醫,養殖業(禽類,魚類)15由植物性產物引起之職業性氣喘•由植物產物引起氣喘症,大部分為大分子量物質引起,如穀塵。•來源:植物性酵素,蛋白質,格蘭式陰性菌之內毒素•高危險性職業–穀類工作者,麵包業者,棉花業者,食物處理製造者16其它職業性氣喘•由生物酵素引起之職業性氣喘–如海產類或蠶絲。高危險職業有麵包店、藥品業、蝦蟹與蠔養殖業等。•由低分子量物質誘發之職業性氣喘–異氰酸鹽類、木屑、金屬、溶劑或其他化學藥品等物質–某些物質可當作半抗原(hapten)與蛋白質接合而引起免疫反應,如二異氰酸甲苯–高危險性職業•汽車噴漆業,木材業,聚亞氨酯製造業,黏劑使用17建立氣喘發生與工作場所相關性•工作前後測試法:測量工作前後肺功能•停工復工測試法•連續最大呼氣流量測試法–記錄工作時和離開工作後的連續肺功能變化–由病人測peakexpiratoryflowrate•特定的氣管誘發試驗–使用工作場所中可疑致敏原,在實驗室給予患者,觀察FEV1是否下降15-20%•其它:皮膚過敏原,血清學檢查
本文标题:职业性肺疾病―尘肺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04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