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固体矿产预查•预查阶段分为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和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评价两种类型。•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评价是指对工作程度较低地区,在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已有资料基础上进行的野外踏勘、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三级异常查证,圈定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成矿远景区的预查工作。条件具备时,估算经济意义未定的预测资源量(3342)。固体矿产预查•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评价是指对工作程度具有一定基础的地区或工作程度较高地区,运用新理论、新思路、新方法,在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已有资料基础上,对成矿远景区所进行的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三—二级异常查证、重点地段的工程揭露,圈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的预查工作。条件具备时,估算经济意义未定的预测资源量(3341)。•预查工作程序:预查工作应遵循立项论证、设计编审、野外施工、野外验收、报告编写、评审验收、资料汇交等程序。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工作内容•1全面收集预查区内各类地质资料,编制综合性基础图件。•2全面开展区域地质踏勘工作,测制区域性地质构造剖面,实地了解成矿地质构造背景条件。•3全面开展区域矿产踏勘工作,实地了解矿化特征,并开展区域类比工作。•4择优开展物探、化探异常三级查证工作。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工作内容•5运用GIS技术开展综合研究工作,对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进行预测和总体评估,圈定成矿远景区。•6条件具备时对矿化地段估算3342资源量。•7编制区域和矿化地段的各类图件。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评价工作内容•1全面收集成矿远景区内的各类资料,开展预测工作,初步提出成矿远景地段。•2全面开展野外踏勘工作,实际调查已知矿点、矿化线索,蚀变带以及物探、化探异常区,了解矿化特征,成矿地质背景,进行分析对比并对成矿远景区资源潜力进行总体评价。•3在全面开展野外踏勘工作的基础上,择优对物探、化探异常进行三-二级查证工作,择优对矿化线索开展探矿工程施工。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评价工作内容•4提出成矿远景区资源潜力的总体评价结论。•5提出新发现的矿产地,可供普查的矿产地。•6估算矿产地3341和3342预测资源量。•7编制区域和矿化地段的各类图件。预查野外调查工作•区域地质踏勘工作•一般情况下,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工作应当在已完成1:250000区调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如尚未开展1:250000区调工作的地区,应单独立项开展1:250000区调工作。•一般情况下,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评价工作应当在已完成1:50000区调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如尚未开展1:50000区调工作的地区,应单独立项开展1:50000区调工作。区域地质踏勘工作•区域地质踏勘工作是预查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无论是否已经完成区调工作都要精心组织落实,一般情况下部署一批能全面控制区内区域地质条件的剖面,进行踏勘工作,踏勘时应进行详细的路线观察编录,并绘制路线剖面图,对重要地质体布置专题路线观察。•通过区域地质踏勘工作,实地了解主要地质构造特征,成矿地质背景条件。区域矿产踏勘工作•区域矿产踏勘工作是预查工作的关键基础工作,对象是矿化线索、矿化点、矿点、物探、化探异常区,因此必须全面开展踏勘工作,对不同类型的矿化线索,都必须进行现场踏勘。对有较多工作程度较高矿产地的地区,应经过分类,对不同类型的代表性矿产地进行全面踏勘,详细了解矿化特征,成矿地质背景,工作程度,以往评价存在问题等情况,修订原有的矿产卡片。区域矿产踏勘工作•对已有成型矿床的远景区,必须开展典型矿床的野外专题调查工作,通过实地观察,详细了解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找矿标志等资料,以便指导远景区总体评价工作。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工作•一般情况下,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工作应当在已完成1:200000-1:500000地球物理(包括航空或地面)、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如尚未开展1:200000-1:500000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的地区,应单独立项开展1:200000-1:500000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勘查工作。•一般情况下,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评价工作应当在已完成1:50000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如尚未开展1:50000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的地区,应单独立项开展1:50000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必要时应单独立项开展1:50000地球物理勘查工作。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对重要矿化地段,重要物探、化探异常区,以及开展物探、化探异常二级查证的地区应部署大比例尺(一般1:25000-1:10000)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对部署钻探工程的地区,必须作地球物理精测剖面,地球化学加密剖面。对钻探工程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应开展井中物探工作。遥感地质调查工作•遥感地质调查工作应贯穿于预查工作的全过程,收集资料及综合分析工作阶段,应选用合适的遥感影象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制作同比例尺遥感影象地质解释图件。野外踏勘阶段,必须对遥感解释进行对照修正,最大限度地通过野外踏勘,提取地层、岩石、构造、矿产等与成矿有关的信息以及确定矿产远景地段。室内综合研究阶段,应利用遥感资料提供成矿远景区,优化普查区,提供矿化蚀变地段。矿产地检查和物探化探异常查证工作•对具有成矿远景的矿产地或矿化线索以及有意义的物化探异常开展检查工作,主要内容包括:草测大比例尺地质矿产图件,开展大比例尺物探、化探工作,布置少量探矿工程。了解远景地段的矿化特征,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或者提出可供普查的矿产地。•对物探、化探异常查证工作,按照异常查证有关规定执行。探矿工程预查阶段的探矿工程布置,要求达到揭露重要地质现象和矿化体的目的。•槽井探、坑探和钻探等取样工程应布置在矿化条件好,致矿异常可能性大或追索重要地质界线的地段。探矿工程的布置需有实测或草测剖面,使用钻探手段查证异常时,孔位的确定要有实际依据,一旦物性前提存在,应用物探有关勘查方法的精测剖面反演成果确定孔位、孔斜和孔深;固体矿产普查•目的:•是对预查阶段提出的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和物探、化探异常区,通过开展面上的普查工作、已发现主要矿体(点)的稀疏工程控制、主要物探、化探异常及推断的含矿部位验证,对普查区的地质特征、含矿性和矿体(点)做出评价,提出是否进一步详查的建议及依据。固体矿产普查•任务•在综合分析、系统研究普查区内已有各种资料基础上,进行地质填图,露头检查,大致查明地质、构造概况,圈出矿化地段,采用有效的物探、化探技术方法,用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揭露,对主要矿化地段,大致控制矿点或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大致查明矿石质量和加工利用可能性,顺便了解开采技术条件,进行概略研究,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等。必要时圈出详查区范围。地质研究程度•工作程序•普查工作应遵循立项、设计编审、野外施工、野外验收、普查报告编写、评审验收、资料汇交等程序。•地质研究:在预查工作和搜集区内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视研究程度和实际需要开展地质填图工作。对区内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产出、分布及变质作用等基本特征的查明程度,应达到相应比例尺的精度要求。地质研究程度•全面搜集区内各种地质资料和研究成果,注重搜集和研究区内与矿体(点)形成有内在联系的成矿地质条件资料进行分析。与沉积有关的矿产应着重搜集研究沉积环境方面的资料及含矿岩层(系)的产出、层位、层序和岩石组合等资料;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矿产应着重搜集研究岩石类型、围岩及接触关系、蚀变特征等方面的资料;与变质作用有关的矿产应着重搜集研究变质作用及其产物的物质组成和空间展布等方面的资料;对主要(控矿)构造应大致查明其性质、规模、分布及与矿化的关系。地质研究程度•矿产研究:依据区内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重砂矿物、遥感影像特征,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已有矿产资料、矿山生产资料的矿化类型、蚀变分带、分布特点、大致查明矿体的展布特征、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结构构造、矿石品位、有关物理化学性质及有害组分含量。对重点解剖的主要矿体(点),充分运用区域成矿规律和新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指导区内的找矿工作。注重综合评价,应了解共、伴生矿产及其品位和质量,并研究其分布特点。地质研究程度•开采技术条件研究:顺便了解与矿山开采有关的区域和测区范围内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矿化强度大、拟选为详查的地区,当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地下水丰富时,应适当进行水文地质工作,了解地下水埋藏深度、水质、水量及与矿体(点)的关系、近矿岩石强度等。地质研究程度•矿石加工技术选冶性能试验:对已发现矿产应与同类型已开采矿产的矿石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嵌布特征、粒度大小、品位、有害组分等进行类比,并就矿石加工选冶的可能性作出评述;对无可比性的矿石应进行可选(冶)性试验或加工技术性能试验。•对有找矿前景的全新类型矿石,应先进行专门的矿石加工技术选冶性能试验研究,为是否需要进一步工作提供依据。普查的控制要求•普查工作重在找矿,要求对整个普查区的矿产潜力做出评价。通过对面全面综合分析研究和对矿体进行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大致了解矿石质量和利用可能性,有依据地估算矿产资源的数量,最终提出是否具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圈定出详查区范围普查的控制要求•普查阶段一般应填制1:50000地质图,地质条件复杂、测区范围小、找矿前景大时可填制1:25000地质图。对矿化明显的局部地段,为满足施工工程、控制矿体(点)、估算矿产资源数量的要求,可填制1:10000~1:2000地质简图。•.2对发现的矿体,地表用稀疏取样工程、深部有极少量控制性工程证实,大致控制其规模、产状、形态、空间位置,并分别详细记录矿体实测和有依据推测的规模、长度、厚度及可能的延深。普查技术方法•1测量工作:必须按规定的质量要求提供测量成果。工程点、线的定位鼓励利用GPS技术,提高测量工作质量和效率。•2地质填图:地质填图尽可能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地形图,其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地质图比例尺,无相应地形图时可使用简测地形图。地质填图方法要充分考虑区内地形、地貌、地质的综合特征及已知矿产展布特征,对成矿有利地段,要有所侧重。对已有的不能满足普查工作要求的地质图,可据普查目的要求进行修测或搜集资料进行修编。普查技术方法•3遥感地质:要充分运用各种遥感资料,对区内的地层、构造、岩体、地形、地貌、矿化、蚀变等进行解释,以求获得找矿信息,提高普查工作效率和地质填图质量。•.4重砂测量:对圈定的重砂异常,根据需要择优进行检查验证,作出评价。•5、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应配合地质调查先行部署,用于发现找矿信息,为工程布置、资源量估算提供依据,普查技术方法•对有找矿意义的物探、化探异常,结合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和筛选,择优进行大比例尺的物探和(或)化探工作,进行二~一级异常的查证。•.6探矿工程:探矿工程布设应选择矿体和含矿构造及异常的最有利部位。钻探、坑道工程,应在实测综合剖面的基础上布置。•7样品采集、加工:普查阶段主要采集光谱样、基本分析样、岩矿鉴定样、重砂样、化探样及物性样等。有远景的矿体(点)还应采取组合分析样、小体重样等。必要时采集少量全分析样。•总体上目前开展预、普查工作的技术路线方法手段是:在GIS平台上,利用区域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优选成矿源景区,在成矿远景区内用大比例尺化探快速圈定找矿靶区,在靶区内用大比例尺地质测量配合物化探剖面测量寻找含矿地质体,用槽探工程揭露配合物探剖面预测含矿地质体中矿体的规模、产状、三维空间的延伸,最后用坑、钻工程验证,探求资源量。•工作部署原则是1)、优先、劣后安排的原则。在工作量与经费、人员投入上应向那些有望取得重大突破的地区倾斜。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原则。在选区上要优先安排重点成矿区带.3)、贯彻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部署原则。4)、工程布置由已知到未知、由稀到密、由浅入深的原则5)调查评价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的原则。1:10000草测•测制1:10000地质草图,目的是圈定矿化蚀变带(体),并大致查明工作区蚀变带、矿化带、矿体的规模、产状、空间展布、蚀变类型,阐明其与各类物化探异常、遥感影像异常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
本文标题:矿产工作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