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89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
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3、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动静虚实白描渲染烘托∕衬托4、修辞手法:2、抒情方式: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一、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例1.阅读长诗《陌上桑》开头部分,然后回答问题。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段描写突出了罗敷的美丽动人,诗人为了表现这种美丽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来突出人物的美丽动人。描写罗敷采桑的器具和鲜艳夺目的衣着打扮,从侧面映衬人物的美丽;极力描写行人的神态、动作,从侧面烘托人物的美丽。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的作用。二、细节描写。例2.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闲敲棋子”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的细致入微。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赏析。【参考答案】末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下棋,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到来,诗人百无聊赖之际,有意无意地拿起棋子,将灯花都震落了。这一细节貌似闲暇,实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烦闷。古代诗人常常用恰当的动态来衬托渲染,把动和静对立统一的情态摄入诗歌,使得诗中的人、事、景的动与静有机地结合,构成或动中有静,或静中有动,或动静相称的和谐画面。分类: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三、动静结合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汩汩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四、虚和实/想象与联想虚景(想象与联想):回忆中的、已逝的景象,想象中的景象,设想未来的景象,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实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眼前的景象。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声音、香味)为虚。“虚”与“实”的关系:虚实相生,虚实相应(1)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2)虚景与实景融合,互相映衬,渲染出一种浓浓的某种情感,或者是烘托出某种气氛。例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人激赏这首诗说:短短四句,凄美之极,令人怅惘不已。请从虚实相生这一角度,说说这首诗是怎样把读者带入凄美意境的。【参考答案】“去年今日”是虚景,“今年今日”是实景。虚景“人面桃花相映红”,十全十美;实景空余“桃花依旧笑春风”,怅惘顿生。以虚衬实,把读者带入无限凄美的意境中去。概念: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五、白描田家聂夷中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描绘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六、渲染概念:指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它主要是从正面来描写对象的)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通过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渲染苍凉的秋江景象,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愁思与迟暮之感。七、烘托烘托则有意避开正面描写,而从侧面着意刻画,作为陪衬,以使所要表现的人、物、事鲜明突出,收到“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用高大的天台山衬托更雄伟的天姥山,烘云托月。练习巩固规范答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情感的渲染,从而表现美化的精神和品格。(烘托、渲染,2分,简要分析3分。)【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分析本诗是如何表现社日热闹的。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注释](1)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春秋各一次,称为春社和秋社。(2)豚栅:猪栏。鸡栖:鸡窝。扉:门。(3)桑柘:桑树和柘树。【参考答案】本诗写社日,不写正面写侧面,通过家家半掩扉、扶得醉人归的生活细节,表现社日的热闹和节日村民的快乐,笔墨极少而内容丰富令人回味无穷。【练习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个细节,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理?【参考答案】显示出作者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练习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分析本诗的艺术特点。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参考答案】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美。后二句则由静而动,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练习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关于三﹑四两句,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参考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虚实相生,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古诗鉴赏不畏难考纲要求烂心间描写手法妙处多侧陪正面静衬动细节精心显真情虚实结合更鲜明跨过技巧这道关评价顺水又顺风
本文标题:89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12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