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高中地理必修三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新课改人教版)含习题
4.自古有南船北马之说1.一般年份,冬季羽绒服北方比南方畅销2.南方以大米为主食,北方以面食为主食3.从北到南,民居屋顶坡度逐渐增大地理环境不仅影响人们生活,还影响区域的发展;“东辣西酸,南甜北咸”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一、区域的概念与特征CABD1234abcd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青藏高原云古内蒙高原高贵原黄高土原地四塔里盆木地准噶盆尔地柴达盆木盆川地平北东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北东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北东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北东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主要地形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中国地形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80E9OE100E110E120E130E40N30N20N°°°°°°°°°50N°(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3)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4)区域是有层次的(2)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1)人为划分的管理区域(5)按规模分:大、中、小型区域分类(2)具有某些方面的共性(自然、人文)(3)具有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吸引或辐射范围)(4)具有相同职能•整体性(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牵一发动全身)•差异性(具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点)•层次性•可变性区域特性1.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地球表面客观存在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2.关于我国湿润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B.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C.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CC练一练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和的比较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实例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A、长江三角洲B、松嫩平原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矿产资源等方面A、长江三角洲B、松嫩平原32°30°31°43°48°A、长江三角洲B、松嫩平原阿尔泰山小兴安岭长白山脉脉亚热带季风气候0℃和800mm温带季风气候0℃20℃8000℃1600℃3400℃4500℃﹤2000℃一年2-3熟一年1熟水稻油菜旱地农业水田农业春小麦大豆甜菜自然环境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差异土地条件差异矿产资源差异相同点30°N附近,沿海中部地区43°-48°N附近,东北的中部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水田为主,水稻土旱地为主,黑土贫乏石油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气候区•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地理环境耕作业其他部门土地类型农作物熟制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区域良好的水热条件,河湖水面广水田为主的耕地水稻油菜棉花一年两熟水产业较为发达水热条件有限;西部草原分布广旱地为主的耕地玉米春小麦大豆一年一熟西部发展了畜牧业•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的影响区域优越的地理环境生产活动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方便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轻工业发达从国内外运进铁矿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地矿产资源区域发展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地形平坦都为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密布,河湖众多水稻土为主土地较为分散矿产资源贫乏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温带季风气候河流密度小黑土分布广泛集中连片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旱地耕作业玉米、春小麦、大豆等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田耕作业水稻、油菜、棉花等水产业较为发达商业贸易发达耕作方式主要作物作物熟制农业其他其他方面工业商业商业相对落后一年一熟P2思考题1、两地的纬度位置差异。2、长江三角洲年降水量较多,受季风气候影响,呈现出由南向北减少的分布规律。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较少,受季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的分布规律。3、农业的生产方式(水田或旱地)、种植的品种活动1: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看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北方墙体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则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屋顶坡度增大。对保温要求降低、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活动2:从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看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为北方建筑墙体厚,用料相对较多。——建同样高度的多层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因为北方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而南方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哈尔滨雾淞冰雕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美景蒙古包山西太原千沟万壑晋祠、窑洞江苏南部江南水乡古典园林江西井冈山亚热带森林革命遗址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竹楼、佛塔P4活动长江中下游的环境特点:河湖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开发早期水系成了交通阻隔土壤黏重、开垦困难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改造自然能力低下①开发早期在开发早期,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缓慢?而同期的黄河中下游农业经济则远远先进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发展阶段,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生产会得到较快发展?科技进步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改良稠密的水系成了天然的水道多水而黏重的土壤适合种植水稻促进了农业的发展②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当地地理条件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人口南迁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成为我国的粮食、蚕桑、棉花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影响区域发展重要因素在农业社会时期,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平原能成为我国粮食的主产地?从而促进该区域的发展?③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工商业发展时期,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棉花的生产在全国的地位日益下降?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网稠密、耕地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粮仓地位被取代④工商业大发展时期到现在开发早期成为交通的阻隔使人们开垦困难稠密的水系黏重的土壤发展时期船的使用工具改进,技术改良不再成为交通的阻隔不再成为农业的限制农业社会成为、、生产基地粮食桑蚕棉花工商业发展时期粮仓、棉花生产地位被取代长江中下游平原四个发展阶段:区域的发展阶段人地关系协调初期阶段:成长阶段:人地关系显现不协调后期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加剧阅读: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实行永续发展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B.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C.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D.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A.水稻土B.黄土C.紫色土D.黑土CDA练一练5.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A.稠密的水系B.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DA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A.水田为主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C.一年两熟至三熟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6.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粮仓”地位下降的相关原因()①稠密的人口和相对较少的人均耕地②农村也以发展工业为主③稠密的水网导致较为破碎的耕地④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不利于机械化生产,粮食商品率低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C7.松嫩平原是我国很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水源不足B地形崎岖C热量不足D土壤贫瘠C8.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C9.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B10.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较,其相似点与相异点有()①地势平坦,但海拔高度差异大②同属中纬度,但海陆位置差异大③湖泊众多,但湖泊性质和类型差异大④受季风影响显著,但季风来源差异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D1.(2008·广东高考)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A.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B.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C.平顶屋——塔里木盆地D.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解析: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草原,典型民居是蒙古包;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居民多居住在平顶房;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光照强,白色墙壁的房屋对光反射能力强,吸收少。架空支撑的房屋一般修建在山地或河谷地区,主要是由于山地或河谷地区地表起伏较大、地表水流多,架空支撑可使房屋楼面平坦、干燥。而青藏高原表面地势平坦,无需修建架空支撑的房屋。答案:B区域是用某个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中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空间单位。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据此回答2~5题。2.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区别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解析:区域的差异是地理环境的差异,由于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不同,不同的区域具有明显的差异;人们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指标和方法对区域进行划分。答案:D3.下列关于各区域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三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水分B.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热量C.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水分D.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热量解析:对我国区域差异的整体把握是解题的关键。A项差异应是热量,B项差异应为水分,C项差异为热量。答案:D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B.温暖季节短,生长期也较短,农作物复种指数低C.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没有不利影响D.气候条件优越,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甜菜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该地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油菜;甜菜主要生长在我国中温带地区。答案:A5.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主要原因是()A.雨热同期的气候B.黏重的土质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D.平坦的地势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土壤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比较小,有机质含量比较少,土质黏重。答案:B考点探究探究一:区域联系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分析回答(1)~(2)题。(1)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A.资金B.劳动力C.信息D.观念解析:(1)农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劳动力,而资金、信息、观念等因素均是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因素。考查城乡区域之间生产因素的转移。答案:B(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A.矿产品B.粮食C.工业制成品D.廉价劳动力解析: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的是矿产品,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必修三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新课改人教版)含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37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