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矿产资源评价总论矿产资源评价作为矿产勘查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自始至终地贯穿于矿产勘查的不同工作阶段中。矿产资源评价结论是后续勘查工作阶段得以展开的基本和必要前提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矿产勘查工作的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评价的过程。但迄今为止,在高校的教科书中并无系统的“矿产资源评价”教材,也无系统、全面的专业性课程,“评价”一词及有关内容分散见之于“找矿勘查地质学”、“矿产勘查与评价”、“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等教材中。本课件第一次尝试性地以评价为主线,把矿产资源评价从地质评价及经济评价内容两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初步阐述,建立起了矿产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框架。由于是一种尝试性的初步探索,因此有关课程体系及内容的取舍和作为CAI课件的进一步充实与完善都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一、基本概念1.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瀑布、河流、水产、能源、矿产等。2.矿产资源指天然赋存于地壳内或地壳上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的富集物,从其形态及数量来看,作为一种经济开采和提取的矿产品,在目前是可行的或潜在可行的。矿产资源包括了所有无生命的、可供人类使用的、天然产出的无机或有机物质。3.矿产资源评价矿产资源评价是对地壳内各种矿产的形成可能性、产出特征、质量、数量以及在当前及未业一定时期内的开发使用价值所进行的有关调查、分析、推测和论证工作。矿产资源评价是一项贯穿于矿产勘查全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也是不同的矿产勘查阶段的标定性成果。按照矿产资源评价的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地质评价和2经济评价两大类,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补充、拓展和目的。二、工作分类1.地质评价在一定的矿产勘查工作阶段内,经野外及室内地质调查、研究的工作基础上,对所获取的新的、更详细的地质资料及矿化信息通过综合分析而对矿产勘查对象欲查明的某种属性特征所做出推测或对下阶段工作所提出的结论性意见和建议。地质评价据其所处的工作阶段或欲完成的评价任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阶段研究要点,如某地可能发育什么种类的矿产、矿产的资源量及产出特征、已发现或现正勘查的矿(床)点是否应开展进一步的工作等,而做出有关问题的回答的依据则主要是据有关的地质资料的分析。2)经济评价经济评价也称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是在地质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地质勘查工作所获得的资料,通过选取合理的技术经济参数,预估矿床未来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为矿床地质勘查项目取舍和矿山开发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工作。三、任务及意义1.任务1)据已有的各种地质资料及有关信息的综合分析,判断研究区(段)内的成矿前景;2)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研究区内资源潜力(或资源总量)进行计算;3)对研究区内的具体有利找矿地段进行分析、优化,从中筛行进一步的找矿靶区;4)据地质及经济方面的综合研究成果,对勘查对象的未来开发利用价值进行预估,最终为下步勘查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2.意义矿产资源评价是矿产勘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保证矿产勘查系统得以合理运行及勘查工作经济合理性的根本途径,也是不同勘查工作阶段成果的3体现。矿产勘查工作实施的目的是要查明欲调查对象,如矿床的某些特征属性,即获得感兴趣的地质认识。这些认识中除了一些可以变量、可以直接测量的属性参数、如矿体在某一具体测量点上的厚度、品位等,但其总体上的特征以及某些只能经过分析,而推测得到的认识,如矿床的可能规模大小、未来的利用价值等只能通过评价的途径而获得。对于经评价认为成矿前景欠佳,或不具备开发利用价值的矿床(点)则应停止后续的勘查工作,以避免进一步的投资损失,反之,则应明确提出应转入下阶段的勘查工作,以加速矿床(点)的开发利用。地质评价解评词地质评价是一个以已有的各种地质资料为基础,依据一定的理论作指导,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经过专门性、有针对性地分析和研究,对研究对象——某一地区、矿床、矿点等的某些感兴趣的属性,如成矿前景,可能的资源量及进一步的具体找矿地段等所做出的带推测性的结论性意见。由于勘查工作的循序渐进性和阶段性,人们对有关地质资料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因而地质评价也是一个随勘查工作的进行而不断进行的动态过程。由于地质认知过程中所获取的有关信息的灰特性和有限性及复杂性,造成了地质评价结论具有较大的推测性,并且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理论作指导、一定的方法作工具才能得到一定地勘工作阶段内的相对可信赖的结论。一、基本理论1.相似类比理论相似类比理论是指在相似的地质环境下,应该有相似的矿床产出,如一定种类的矿床及其共生组合特征,在相同的地区范围内应该有相似的矿产资源量。依据于这一理论,在进行矿产资源评价时,就可以运用研究程度较高、地质资料丰富的矿床所取得的有关认识去推测研究程度较低、地质资料比较有限的同类矿床4的成矿前景和可能的资源量等。2.求异理论求异理论是相对于人们熟知的相似类比理论而提出,其主要是指一些新类型、特殊类型或超规模(巨型、超大型)的矿床皆产于特殊的地质环境中,这种特殊的地质环境具有与周围地质环境截然不同的地质结构和要素,构成所谓的地质异常。在找矿评价中,从总结、研究和探求地质异常入手,进而进行成矿可能性分析。求异理论强调的是地质体(地质环境)的不同之处对成矿的影响及作用,它对于找寻评价新类型、特殊类型、超大型的矿床具有特殊的指导作用,而相似类比理论只能指导人们进行已熟知的同类型矿床的找寻评价工作。3.定量组合控矿理论定量组合控矿理论是指成矿不是由单一因素,也不是由任意几个因素的组合完成的,而是由必要和充分的因素的耦合而完成的,但这种“必要和充分”的因素的组合对于矿产勘查工作者往往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找矿成功概率,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查明控矿的定量组合因素。在进行某一地区或某一矿区的成矿前景或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时,按照定量组合控矿理论,首先应全面地分析有关控矿地质因素并掌握这些因素对成矿的贡献及其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尽可能定量地研究控矿因素组合,而不是仅限于定性分析和判断。在地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一些地区成矿,而另一些地区可能无矿,这是因为相似的地质条件并不一定是成矿的充分条件。一般地说,一个地区成矿概率的大小与成矿的有利因素的种类及其耦合有关。“定量”是任何一门科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及基本要求。按照定量组合控矿理论,在进行矿产预测时应该充分提取、构置、优化各种控矿要素及各种信息,并采用一定的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综合的定量处理,定量地把握各种因素在成矿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性质、参与程度等,以提高评价结论的准确程度。4.惯性理论惯性理论本身是指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延续性,通常称其为惯性现象。在矿产勘查领域中,这种惯性现象表现为成矿事件及其有关的地质体,如矿床等在时间、空间上所具有的稳定的变化趋势。这5种变化趋势越稳定,则越不易受到外界其它因素的干扰而改变其发展趋势。在进行地质评价时,依据惯性理论作指导,通过分析、总结有关的地质体及成矿事件的发展变化规律,就可以对其相邻地段及深部地段的成矿前景及可能的成矿规模进行推断。5.相关理论相关理论是指任何成矿事件的发生、变化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其它地质作用的相互影响下发展的,并且这种相互影响常常表现为一种因果关系。例如地质评价的主要对象—矿床和各种岩石及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类型的矿床是特定的地质作用的特殊产物。相关理论有助于评价者深入、全面地分析与成矿有关的各种地质因素,从而正确地认识矿床的有关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而做出正确的评价。二、基本方法1.类比法类比法实质上是一种经验性的方法,其主要是利用通过对已知区(研究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的深入解剖研究所取得的有关认识或已经过验证的评价结论,去类比成矿地质条件相似的待评价区(工程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的有关问题,从而得出评价结论的方法。类比法是所有的评价方法中使用简便、易行、见效快的一种方法,目前在地质评价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类方法特别适用于矿产勘查工作程度较低的地区或矿床以及受技术条件限制而研究难度较大的地表深部的成矿前景评价工作。由于类比法是建立在相似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推断,受评价者的经验及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在使用时对此应特别注意。在具体应用中,类比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成矿地质特征、物理化学环境、矿床工业类型、矿化信息等,但为了提高类比的可靠性,应尽可能采用综合的类比,即用模式类比。另外,要注意分析评价区的具体成矿特征,注意分析建模区(已知区)和评价区成矿地质特征上的差别对评价结论的可能影响。2)趋势外推法本类方法立足于矿床(体)的已知特征,据矿床(体)有关特征的自然变化趋势从已知地段外推相邻未知地段内的有关成矿特征。6趋势外推法是地质评价,特别是进行成矿前景评价中应用较早的一类较成熟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所得结论的可信度较高。本类方法即使用简便、直观、效果又较好,目前在大比例尺的成矿预测,特别是矿体定位预测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在具体应用中,根据所依据的外推参数的不同,可至少分为矿体外部特征变化趋势外推法、矿体内部特征变化趋势外推法、成矿物化条件变化趋势外推法、控矿因素趋势外推法、预测标志变化趋势外推法、成矿规律趋势外推法等六种方法组。趋势外推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惯性理论。因此,在使用本类方法时应注意的事项是:①必须是在起点真实的基础上,严格地按照变化趋势进行有限的外推;②外推时应考虑到后期地质作用改造的影响,如后期断裂活动对先成矿体的错失、岩浆活动对先成矿体的熔蚀等。归纳法是立足于对具体对象作深入、具体的分析,通过对本地区或某一具体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的深入研究,总结成矿规律,进而对成矿前景做出科学的评价的方法。建立在相关理论基础上的归纳法是地质评价工作中经常自觉不自觉要用到的一类方法,在工作全面深入、细致、分析合理的前提下,所得结论往往比较正确。本类方法无论是在地质研究程度较高的老区或研究程度较低的新区都有其广泛的使用前景,并且是应有类比法的基础,类比中所应用的各种模式都是通过对已知区域成矿特征的归纳、总结才建立起来的。应用归纳法时应重视已有成矿理论的指导作用,并注意总结新的成矿理论及建立相应成矿模式等以指导相似地区的矿产资源评价工作。归纲化学元素的具体方法组有地质归纳法、成矿系统分析法、预测—普查组合方法、建造分析法、统计分析方法等。4.求异法求异法是以求异理论作指导,从分析、总结研究对象的异常特征入手,进而利用研究对象的某种异常特征而对其可能的成矿前景及规模作出科学评价的方法。求异法也是地质评价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如通过物探异常和化探异常而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价等,但真正明确地将其作为一类基本方法则是得益于地质异常致矿理论(即求异理论)的提出及普及。自赵鹏大院士(1991)提出地质异常7的概念以来,目前利用地质异常进行预测评价正逐步形成一种新的思维评价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得到推广应用。需要指出的是,严格地说,求异法应属归纳法的一种,因为科学的归纳本身就包含着求同及求异两种途径。具体的求异法可以分为地质异常评价法,物探异常评价法、化探异常评价法等。三、地质评价的基本内容解评词地质评价是矿产资源评价工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以已有的地质资料的依据,从矿产形成的角度入手,对欲研究地区或已经过一定勘查工作的矿床(点)的成矿条件的优劣性,可能所具有的成矿规律大小、资源量具体的找矿有利地段及下一步工作意见进行评价。这些即是地质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其欲解决、回答的主要问题。上述四者本身又构成了地质评价工作的有序组合,即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展开的。1.成矿条件的优劣性评价1)控矿因素控矿因素是指一切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地质因素,其一般包括了与成矿有关的构造、岩浆岩、地层、岩相、古地理、变质作用、区域地球化学因素等。一个地区内矿产的高度发育及某一类矿床的形成往往是多种控矿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针对具体的某一矿床则控矿因素对成矿的贡献是有主次之分的。例如,内生矿床主要受岩浆岩、构造和岩
本文标题:矿床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5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