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气候的形成与变化考点解析1.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4.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分析评价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6.命题的原则是:注重基础知识,尤其是理解和运用基本规律及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地中海温带海洋性极地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亚寒带针叶林考虑到北半球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情况西部三圈环流影响东部季风环流影响太阳辐射气温分布纬度大气运动海陆位置差异降水分布全球气候分布的形成地形、洋流、下垫面状况影响气候的因素等温线变化(走向)影响因素东西延伸,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纬度)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海陆位置(海水对气温调节作用)夏季:内陆向高纬凸出冬季:内陆向低纬凸出海陆位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地形(山地垂直)暖流:向高纬凸寒流:向低纬凸(等温线凸出方向即为洋流流向)洋流盆地闭合曲线;夏季炎热中心冬季温暖中心地形闭塞山地闭合曲线,冬夏为低温地势高气温影响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降水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地区主要特征大气环流气压带受高压控制的地区干旱少雨受低压控制的地区湿润多雨风带低纬吹向高纬海洋吹向陆地湿润多雨高纬吹向低纬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季风受夏季风控制的地区湿润多雨受冬季风控制的地区干旱少雨海陆分布沿海受海洋影响大湿润多雨内陆受海洋影响小干旱少雨地形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干旱少雨洋流暖流经过地区降水增多寒流经过地区降水减少气候类型的判读1.规律判读法:根据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区域分布图中确认某地的气候类型。2.特征分析法:根据气候要素(气温、降水)的统计资料来判断。气候特征的描述:气温、降水两方面来描述。下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D.不能确定(2)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属温带季风气候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影响甲海域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A.太阳辐射、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洋流C.海陆位置、洋流D.太阳辐射、洋流如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图所示气候类型可能位于①亚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南美洲⑤大洋洲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2.该地1月份气温比11月份低,其主要原因是A.太阳高度角较小B.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C.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D.白昼时问较短DB月123456气温℃-1.0-1.52.28.013.518.3月789101112气温℃22.524.219.313.07.01.7(2)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月,最低气温出现在月,这种气温年变化情况,反映该地气候受的影响较突出。(3)该地年降水量1780毫米,该地降水量虽然比较均匀,但从总体上看,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还具有特点,属于气候。(4)这个地方最有可能位于洲(国家)。(1)按下表资料,在下图上绘出气温年变化曲线。图15为北非简略,图16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其差异的原因。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影响;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信风控制地处西风带,西部盛行西北风;岛屿西侧沿海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岛屿西侧为迎风坡降水量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读图12,分析判断:南岛降水量东西差异的原因。读“某地区海陆分布图”,曲线P表示1月份某大陆局部地区20℃等温线的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1)陆地上该等温线是向P1还是向P2方向弯曲?(2)海洋上此等温线是向P3还是P4方向弯曲?(3)判断后请用实线在图上描绘出来,并说明理由。沿P1、P3曲线描绘。沿P1弯曲,是受大分水岭走向(山脉走向)影响所致,沿曲线P3弯曲是受洋流(暖流)影响所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图2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7-9题。7.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A.0.550.50B.0.300.50C.0.550.35D.0.300.358.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大气环流、地形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地形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9.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A.EB.FC.GD.HBAD1.气候资源特征及类型:太阳辐射、热量、降水、风等可再生资源。开发和利用:农业(提取信息、归纳表述),工业布局城市规划(与风向的关系),建筑,旅游(动机、时机)2.气候评价: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农业——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利弊分析工业——工业布局与主导风向的关系(最小风频)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与城市热力环流注意:如何提取信息、语言的归纳表述(2)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3)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应采取什么对策?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或集中于夏季(尤其是7月份),冬、春、秋三季干燥,或雨热同期。全年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易发旱灾(或干旱),尤其是春季气温快速升高而降水少,易发春旱。低温时间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种植耐旱作物,发展水浇地,加强灌溉(或发展节水农业)。防霜冻。图甲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乙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1)该地形区的名称是。黄土高原阅读表a和图b、图c,完成下列问题。(1)从风向、地形、洋流等因素,对比分析1月与7月表a中两城市降水差异的原因。(2)图b中的库克海峡与图c中的巴斯海峡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库克海峡的风浪远大于巴斯海峡,这是为什么?(1)1月(夏季):悉尼降水多于珀斯,悉尼受来自太平洋(海洋)的东南季风(偏南风)的影响,又受沿岸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和(大分水岭)地形抬升,降水较多,而珀斯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沿岸又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少。7月(冬季):珀斯的降水多于悉尼,珀斯受来自印度洋(海洋)的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而悉尼受来自(澳大利亚)大陆内部干燥的西北风的影响,降水较少。(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巴斯海峡冬季(7月)吹偏北风,夏季(1月)吹偏南风,风向与东西向的海峡有较大的夹角,澳大利亚大陆与塔斯马尼亚岛对盛行风有阻碍作用,故风浪小;新西兰周围是广阔的海洋,受强盛西风(西北风)带影响显著,库克海峡西北-东南走向与风向基本一致,缺少风力屏障,故风浪大。下图示意某地(51.2°N,0.2°W)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推测该地气温的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12分)(2)该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但冬雨稍多,试分析原因。(10分)(1)日变化较小(2分)。该地降水的季节分配较均匀,全年温和湿润,阴雨天气较多,大气中水汽充沛,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强(3分);该地为海洋性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加之该地纬度较高,因而气温的日变化较小。(2分)(2)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全年温和湿润(4分)。冬季高纬地区的白昼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均小于低纬地区,南北温差增大,西风势力增强,(锋面)气旋活动频繁(4分)。10000257502501月温度与冬季降水1500甲1525100025150020007月温度与夏季降水甲152510.下图为某地气温(单位:℃)、降水(单位: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对比分析虚线框内所在半岛1月与7月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及产生的原因。对比分析:分布:1月东多西少(或东南多西北少);(1分)7月西多东少(或西北多东南少);(1分)原因:1月:盛行东北风,东部为迎风地区,太平洋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多;西部背风,降水少。(2分)7月:盛行西南风,西部为迎风地区,印度洋受地形抬升,多降水;东部为背风地区,降水少。(2分)11.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a、b两城市均位于热带草原气候。a城市降水特点与b城市相比,有何不同(两气候统计图中左为a城市,右为b坡市)?为什么?请据图探究并说明。a城市年降水量比b城市少,a城市雨季比b城市短。A城市位于南回归线与南纬30°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较大;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b城市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较大;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
本文标题:气候形成与分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80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