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文学类文章阅读(32)精品课件
第二章文学类文章阅读考纲综述《考试大纲》关于现代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考查B级、C级和E级三种能力。具体内容为:(一)理解(B级)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二)分析综合(C级)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三)鉴赏评价(E级)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情总览文学类作品主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主要呈现如下规律:1.选文范围广泛,体裁倾向明显。从近几年命题选材来看,一是涵盖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字数约1000字左右。选材既照顾到古今,又涵盖中外;既有长篇名著节选,也有短篇名作。二是散文为命题首选,其次是小说,诗歌、戏剧一般不涉及。从2009年高考来看大纲区只有四川从小说中选材,其他省区均为散文。2.选文注重文质兼美。散文选材侧重语言优美,情理交融,意蕴深刻。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季羡林的《马缨花》、安徽卷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辽宁卷从维熙的《雨韵》,2009年重庆卷池莉的《瓷器的意味》等,语言或朴实无华,或富有诗意,或抒人间至情,或畅谈人生真谛。小说选材侧重现当代中外名家名作,偶尔涉及古代名著,强调文学性和审美趣味。3.题型稳中出新。题型主要采用主观题或主、客观混合的形式,以主观题型为主。从2009年的高考看,除江西、北京等省市设置一道客观多选题之外,其他大部分省市区都是主观题形式。4.考查重点突出。本考点与Ⅰ卷的科学类文本形成互补,侧重考查分析综合的能力,鉴赏评价能力,个性化、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等。《考试大纲》关于本讲的内容要求为: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所谓“文中”指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指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二是指具体的语句的上下文,如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等。所谓“重要词语”,应该是对文章的表情达意起到重要作用的,或重点的指代性的,或体现作者观点的,或反映深层含义的,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的字词。所谓“含义”,不是指一般的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临时的、具体的、附加的、动态的、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新的含义。文学作品的“重要词语”一般指:①体现作者思想观点的词语;②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③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及移用或移情、反语等修辞手法的词语;④体现文章主旨及作者意图的“文眼”及“居要”的“片言”;⑤展示文章脉络及过渡衔接的词语;⑥表示指代性的词语。(1)理解词语的语境义①联系上下文,把握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文章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对文章作出分析,这是理解文章词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因为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总能表现出由于环境原因造成的暂时意义,它们蕴涵着作者的情感、态度等,与字典义有一定的区别。具体说来,可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要理解词语的原意,因为词语的语境义总是在原义的基础上或作引申,或作比喻,或作移用。然后结合上下文揣摩其特定含义。第二步,弄清词语所在位置,理清与前后文段句子的结构关系,注意总领、归结、过渡、照应等结构上的作用。第三步,回到词语在原文中的所在段落,联系上下文,分析理解。一般说来:第一,对于代词,可以借助代词的上句来理解代词的含义。代词的出现往往在所指代的事或人之后,也就是说代词的指代对象一般在上句或上文,因此我们在解题时,必须从上句找,而且应当由近及远地找。如果只着眼本句,不对词语所在的语段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就难以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第二,对于非代词,可以借助阐释句理解非代词的指代义。非代词的指代义与代词的指代义一样,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到。非代词的指代义,在上下文里总会有与之对应的阐释句,找到了阐释句几乎就等于找到了答案。(2009·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题。耕作的诗人(节选)张炜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它长久地吸引了我,让我想象那个杰出的老人,想象他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也许这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在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艺术和思想的人,可能不太理解一个耕作的诗人。对于他,稿纸和土地一样,笔和犁一样。于是他的稿纸就相当于一片田园,可以种植,可以催发鲜花、浇灌出果实。在这不息的劳作之中,他寻求着最大的真实,焕发出一个人的全部激情。离开了这些,一切都无从谈起。在诗人的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这对于他,并非完全是刻意如此,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只能如此。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他在它们中间。他可以融化在它们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1.文中画线部分中的“它们”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它们”是一个指示代词,指的内容一般在上文、结合第3段内容,可发现“它们”就是段中提到的日常劳动。[答案]“它们”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等平凡琐碎的日常劳作。②特别注意词语的附加意义和感情色彩写作者在表达某种意思时常常不是直接用某个具有鲜明意义的词语来表达,而是借助于某种修辞手段。由于修辞手段的运用,这些词语就往往有着丰富的隐含义。阅读时,我们就要透过这些词语的表面意思,去理解该词在文中的隐性意义,进而去深入体味作者这样遣词的用意。一般说来,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对词语比喻含义的理解与确认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第二,对词语的引申义、临时义、隐含义、概念义的理解,要注意从整体阅读理解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在明确词语所在语句的句意、所在段落的含义、所在语段的前后关系的基础上并结合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主旨来理解词语。(2007·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题。灯火的温情(节选)叶延滨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小时候怕黑,怕一个人呆在家里,怕窗外那些与神怪故事相连的响动。这种恐惧不是对黑暗本身,而是对藏在黑夜里的鬼怪的敬畏。长大了,常走夜路,在乡间,在大山里,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了我对黑暗的印象。天地浑然于漆黑的夜幕之中,天上无星无月,有时飘洒一些无端的雨丝,黑影幢幢,或是浓云或是山影或是树阴,黑暗在你面前悄然分开,又在你背后迅速合拢,只有路面上的水洼是亮的。这时候,我往往疾走如飞,目光朝着前方茫然地摸索,直至一盏灯像萤飞进心田,猛地点燃温暖全身的火——一种热爱和感激之情。人生之旅,总会经常穿行于荒野无灯的境界,如火车会钻进漆黑的隧洞。当列车在长长的隧洞中穿行时,虽然身处险境,但作为乘车人,我们处之泰然,泰然处之是因为一种信任感和依赖感。是的,我们处于这个闹哄哄的世界,常常身处黑暗而不惊,有时来自一种盲目依赖和盲目信任。因为无知,反而坦然地生活于黑暗中,哪管死神正盯着自己。孤绝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独行夜路所给我们的刺激。有时我身处闹市,四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两旁是红红绿绿的彩灯,而我却如处荒野,心里刮着凄冷的风。谁都可能产生这种体验,你明明被这个世界紧紧搂着,然而内心却感到自己是无人理睬的弃儿。不仅在闹市里,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也会有这种孤绝感。那些熟悉的脸一下子变得陌生了,没有一张嘴向你说真话,没有一双眼睛使你感到温暖,无靠无助的感觉紧紧攫住你的心,从环境到心境,都真是“荒野无灯”。沉沦往往从这一刻开始,酗酒是常用的方式,借以逃出这片荒野。乞助和寻求怜悯是常被人采取的解脱方法,可惜这种解脱是以出卖或出让尊严与自信为代价的。人生之旅常常有一段难以摆脱的黑暗,它对每个人都同样严酷。这种黑暗也许是一个大时代的国家民族的浩劫,个人只分担了其中的一份。这种黑暗也许只是个人命运中的小插曲,诸如失恋、被诬、疾病等等,对其他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琐事。然而每个人在通过这段黑暗时所产生的心境是不同的,解脱的方式也会各异。2.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答好此题关键是利用原文语境。只要弄清产生这种感触的不同地点(一个在野外,一个在闹市),体味此时心境便不难作答。第一段首句非常直接地给出答案,第三段结合前四句分析即可。[答案]第一段中“荒野无灯”是指记忆中留下的对野外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第三段中“荒野无灯”是指身居闹市与朋友之中却感到无靠无助的心境。(2)理解词语的作用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作用,主要包括揣摩词语的情味、色彩等附加意义及在文中的修辞作用及效果。①词语的作用,一般分两步作答:第一步,答出词语修辞效果或在文章思想内容表达上的作用;第二步,答出词语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前者时,要注意联系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表达目的;分析后者时,要注意该词语的表达效果及与上下文的关系,如过渡、照应、点题、升华等。②考查词语的表达作用,要注意把握答题方向,有的考查词语的形象性,有的考查用词的精确,有的则考查词语表达情感的作用。形象性特点,主要指词语在叙事、写人、绘景中鲜明、具体、生动传神,包含色彩性、音乐性等。精确性特点主要指词语在表达概念方面的准确恰当,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在表意的准确严密方面的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多与文章的表达技巧紧密相连,多与词语含义一起设题,答题时既要考虑含义又要考虑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题。想当年,成吉思汗肯定在这里蹲下来,掬水喝。面对额尔古纳河,我如是想。于是我也蹲了下来,掬了一捧水,喝下去,清而且凉的水从唇部直接通过喉部,到达腹腔深处。我想成吉思汗真是幸福,能经常喝到这里的水。其实,成吉思汗就是喝这条河的水长大的。而且他还站在这里,对他的几个儿子说:“你们不必并行,天下地面尽阔,叫你们各守封国。”(出自法国雷纳·格鲁塞著《蒙古帝国史》一书,龚铖译,翁独健校,商务印书馆印。)“地面尽阔”这句话,只有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才可以体会得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纵目远望,好一片开阔视野!在内地局促的城市和乡村无论如何不会、也不可能产生这样的想法。当然了,这句话出自成吉思汗,这个所辖疆域最广、所辖人口最多的、中国最大的干部,也就是他了,除他之外,还有谁有如此的胸襟气度?我甚至想象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并不重,只是那么随口说出,聊家常一样,但已足够让我折服了。3.文章中“地面尽阔”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选文部分的第一段主要是文章的引题部分,从成吉思汗喝额尔古纳河水引出成吉思汗的语言,他要求自己的儿子各守封国,因为“天下地面尽阔”。从第一段可以理解“地面尽阔”指地方很大的意思。第二段形象地描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赞美了成吉思汗的阔大胸襟。这一段的“地面尽阔”主要指呼伦贝尔草原的阔大。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这里使用“地面尽阔”主要描写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壮阔特点,体现了作者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成吉思汗的赞美之情。再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使用“地面尽阔”的目的是表现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壮阔,同时表现成吉思汗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从结构上看,第二段使用“地面尽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为后面引发对成吉思汗的赞美作了铺垫。[答案]表现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阔大,同时也表现成吉思汗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为后面引发对成吉思汗的赞美作了铺垫。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它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①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语句。②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统领性、过渡性、总结性)语句。③结构复杂、意
本文标题: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文学类文章阅读(32)精品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8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