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70年代的豆腐票和粉票80年代的布票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二、经济体制改革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光穿越,让我们回顾当时的历史,思考: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材料1: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华国锋(1977年2月7日)背景1:文革结束后两年,由于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背景2:通过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实现了思想大解放。1978年5月10日,《光明日报》上刊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材料2:背景3: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其召开确立了指导思想。结合教材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并结合内容思考其意义。抛弃……确立……作出……确定……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冤假错案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组织路线转折一:“左”倾——实事求是转折二:阶级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确实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始了全面认真地拨乱反正。它为党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因而成为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思考: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①改革前提:②改革内容:③改革目标:④改革的根本目的:⑤改革的实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1)原因历史原因:现实原因:1978年,___、___(省)一些农村,开始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长期人民公社体制压抑农民积极性1)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严重影响现代化建设2)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问题探究2:结合P55,分析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四川1978年首先在安徽、四川的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内容: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容)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改设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改设村民委员会。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抉择——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如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安徽、四川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向全国;安徽省凤阳县,文革时每人每天口粮8两,不够吃,就用瓜代替。有人遍凤阳花鼓词唱到“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然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凤阳县粮食产量大大增产,三年三大步。有人遍到“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凤阳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安徽凤阳农民陈立章包干一年后收入一万元经营方式的改变行政机构的改变为了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四川首先在广汉县进行了人民公社政社分开、恢复乡政府的改革试点。图为取消人民公社后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川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城市改革。生产力劳动者积极性生产关系调动调整适应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自主权)。原因:计划经济使企业失去活力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体制:措施:意义:改革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性,竞争机制,增加活力,经济发展,效益提高高度集中——自主经营公有制——多种平均主义——多种4.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积极性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开始:生产力经济发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1)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2)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3)根本原因: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请同学们依据教材第56—57页内容,归纳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思路提示:提出:确立目标:确立基本框架:理论完善:基本建立:提出: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指出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就姓“社”,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确立: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确立: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理论完善: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建立:到21世纪初,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2.建立过程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国民经济国际地位生活水平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A、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结束了“左”倾错误C、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D、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2、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应不早于A、1949年B、1956年C、1966年D、1978年3、下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A、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C、会议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会议作出了实行改开放的伟大决策巩固练习4、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A、遵义会议B、“文化大革命”结束C、中国共产党“八大”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5、改革开放的“改革”主要包括:①经济体制改革②政治体制改革③社会制度改革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6.首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省份是A安徽、四川B安徽、江西C福建、四川D安徽、广西7.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D.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8.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包括①政社合一,经营管理高度集中②分配中实行平均主义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④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不包括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B.有利于解放生产力C.分配上克服了平均主义D.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制形式10.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A.解放社会生产力B.增强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活力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1、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表明:①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②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12.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计划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的会议是A.十四大B.十四届三中全会C.十五大D.十六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③④13.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根本上说就是A.管理体制的转变B.所有制性质的转变C.对外政策的转变D.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14.依靠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自发对经济进行调节的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它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特点。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主要采取的措施是A.建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B.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C.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D.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本文标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81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