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报告(2011)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三大命题胡智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科科研处处长、《现代传播》主编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三大命题一、民生新闻的理论认知:角色与价值二、民生新闻的生存现状:形势与挑战三、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理念与方法整体现状:基本数据全国省级台民生新闻协作体成员台28家,共创办民生新闻类栏目约50个,这些栏目均系各省创办较早、实力最强、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民生新闻栏目。目前,全国省级台地面频道及城市频道拥有民生新闻类栏目约200多个(不含县级台),占全国电视新闻类栏目的60%以上,其中江苏、浙江、辽宁、山东、安徽、河南、湖北的民生新闻栏目的数量位居前列。全国省级台地面频道及城市频道民生新闻栏目近年来每年广告创收约40-50亿。2009年全国电视广告收入675.82亿,民生新闻栏目约占全国电视广告收入的约7-8%。整体现状:民生新闻的频道分布从28家全国省级台民生新闻协作体成员台来看,民生新闻栏目所处的频道最多是都市频道(含江苏城市频道、山东齐鲁频道、浙江钱江频道)有17家,占据60%以上其次是地面新闻频道有5家(安徽、福建、上海、重庆、四川),地面经济频道(包括经济生活频道)有2家,非上星的综合频道有1家(海南)其它专业频道(北京生活、贵州公共、山西科教)各1家。一、民生新闻的理论认知:角色与价值1、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践行者”–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为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政治文化背景。2、缓解转型期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平衡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深化改革的转型时间,面对一系列的社会变革,民生新闻在满足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为群众排忧解难、引导人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等方面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一、民生新闻的理论认知:角色与价值3、促进地方电视媒体壮大发展的“助推器”–地方电视媒体在激烈竞争的状态中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主流媒体作为大台报大事,非主流媒体则可充分发挥地域性、接近性特点,实现报道对象重心的转变,另辟蹊径,错位发展,把注意力目光转向普普通通的老百姓。4、推动中国电视新一轮新闻改革的“先行者”–“三贴近”思想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要求。“三贴近”要求新闻媒体更直接地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他们的真情实感,摆正他们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与地位。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民生新闻不仅受到广泛的重视环境,同时它的出现也打破了传统的时政新闻主导格局以及专业新闻的模式,具有改革创新性意义。二、民生新闻的生存现状:形势与问题近年来中国电视内容生产潮流迭起,任何一个内容都很难领潮十年以上,尤其身处正处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民生新闻也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政治经济因素:经济一体化、社会分层化、文化多极化,民主化潮流不可逆转,经济高速发展背后影响国内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宣传管理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社会因素:急剧变化的社会状态,层出不穷的社会矛盾,民生新闻如何把握宣传口径与尺度是一个难题,新闻专业化的诉求与社会反响的不确定性之间存在冲突。–市场因素:中国电视广告规模进入瓶颈期,近年来增幅明显减缓;收视率重压下民生新闻的创收诉求仍然高昂,广告创收的压力仍然存在。–文化因素:老一代观众对民生新闻已经产生“审美疲劳”,新生代观念层出不穷,80后、90后文化取向多元化,对民生新闻认可度较低。–传媒生态:三网融合稳步推进、制播分离逐步实施、新媒体迅猛发展,电视占据绝对优势的年代已经不在,受关注度有所降低。二、民生新闻的生存现状:形势与问题当前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低俗化:–一些民生新闻节目为了迎合一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和不太健康的心理需求,将表现百姓生活的新闻变成对百姓个体隐私的爆料,将电视媒体变成都市逸闻趣事集散地,将百姓新闻变成了市井的电视围观。某些电视民生新闻甚至演变成为满足少数人“窥私”欲望的工具,表现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琐碎化:–大多数的民生新闻选题都以“房子漏水、无良商贩、猫狗走失”等等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为主。一些媒体一味的迎合某些受众偏好街头巷尾的小事情从而忽略了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件,造成了新闻的琐碎化倾向。当前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娱乐化:–部分媒体为了追逐经济利益、提高收视率,使得民生新闻节目更偏重于娱乐化的倾向。从新闻采集到制作、播报,都暗含着“戏说”的成分、滥用娱乐元素的意味。依靠制造噱头的方式和华丽的节目包装来吸引观众,虽然达到了“看上去很美”的效果,但却降低了新闻本身的力度和质量。同质化:–当同一地区多家频道拥有多档民生新闻节目时,该问题则更为凸显。相同地区内,新闻的报道题材和内容难免出现重复的问题,再加之一些民生新闻节目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出现了与其他节目雷同的情况。这不仅浪费了新闻资源,也流失掉了部分收视群体。民生新闻新挑战:“三次创业”民生新闻如何打破瓶颈开展“三次创业”–2002年起,在《南京零距离》的引领下,各地创办民生新闻栏目,引发中国电视民生新热潮,是为“第一次创业”。–2006年,“民生新闻协作体”的成立,各省级成员台主动寻求在选题上、地域上的突破,使得资源能够最大程度的共享与利用,部分解决了选题狭窄、边缘化的问题,是为“第二次创业”。–2010年,民生新闻如何进入主流新闻的行列并且继续发展,还需要集思广益,需要业内人士共同努力探讨出一套适合于民生新闻深度发展的可行性方案。三、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理念与方法(一)回归民生本质(二)彰显主流气质(三)提升专业品质(一)回归民生本质民生新闻改变了中国电视新闻的语态,降低了姿态,但民生理念在实践中也遭遇到误区。民生新闻的转型和升级,首先在理念上应当重新回归“民生、民本”的本质。而这个过程,也是新闻媒体社会公器的功能得到深度发挥的过程,民生新闻的社会责任感应得到进一步彰显。回归民生本质:民生新闻须要更多关注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基本诉求–在姿态上,由低端走向高端–在题材上,从小民生到大民生–在内涵上,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在功能上,从渲泄表达到引领引导(二)彰显主流气质彰显主流气质,是要求民生新闻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并传播人类的普适价值,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要坚持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和谐观、科学观、正义观、法制观,广泛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倡导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内容。(三)提升专业品质1、拓展报道领域2、细化功能诉求3、强化议程设置4、突显观点评论5、创新报道样态6、整合内容资源1、拓展报道领域民生新闻是一种新闻视角和生存策略的转变,在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民生新闻的概念将会逐渐淡化,其内容、形态和边界越来越模糊。–(1)突破地域限制,整合新闻资源,从地方向全国乃至国际拓展强调立足本地的同时,强化国际视野(Thinkglobal,Marketlocal)、民生新闻的地域突破应是地方电视媒体资源配置与重组的自觉行为。–(2)时政新闻民生化和民生新闻主流化媒体不仅做“减压阀”,也要做社会的“稳定器”;民生新闻成为电视媒体的主流新闻,而民生新闻与主流新闻或时政新闻相互汇流,共同构成电视媒体可以操作以及持续发展的新闻主体。2、细化功能诉求差异化竞争阶段,泛泛的民生新闻栏目将被特点突出、功能深入细分的民生新闻栏目所替代。–(1)提升服务功能: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对象,开拓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从信息咨询、听取投诉等服务拓展到深度帮忙服务;从被动的听取市民投诉,到主动地策划介入;从单纯地报道式的服务到深度的参与式的服务。–(2)突出情感元素:以民生新闻的贴近性特点突出和放大事件中的情感元素,运用电视的细节、故事性表现手段去增强节目中的情感碰撞与纠葛。3、强化议程设置深度报道不是目的,深度报道只是提供给观众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理解的可操作路径,是对事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深入剖析的必然形式和手段。民生新闻深度报道要以“专业眼光体现大众需求”。换言之,是对社会中纷繁芜杂的信息如何用媒体专业的眼光、专业的操作去体现,从而满足大众的需求。–(1)矩阵式新闻,对同一个事件,采用多向度、多种形式的新闻报道和解读。–(2)精确议程设置、增强影响力,议程设置不是空中楼阁,是媒体记者在对社会发展、民意趋向的精准把握和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3)深度与操作成本,媒体衡量其成本与资源,以及影响力和可操作资源之间的关系,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诉求和操作模式。4、强化观点评论当发现独家新闻、捕捉独特新闻点越来越成为竞争中的难点时,独家观点、独家评论、独家解释也就成为新闻的独特卖点之一。–(1)新闻资源是多次开发,是电视媒体工业化操作时代的必然产物。–(2)凸显观点,加强评论,“观点制胜”是电视媒体发展逐渐成熟的体现。–(3)观点主观化、评论个性化,观点要体现主持人和编辑对问题的独特思考、渗入主观色彩,做出独特角度,评论具有个性色彩。–(4)多元观点碰撞,通过演播室嘉宾、多视窗连线对话,呈现多元观点的碰撞和冲突,“真理越辩越明”。–(5)配合评论话语空间,量力而行,观点、评论的独特与犀利离不开话语评论空间的开放。5、创新报道样态电视卫星传输技术、直播技术、采制技术、互动技术的发展为专业媒体与普通民众互动、沟通交流构成重要基础。–(1)突出直播概念与直播元素,直播是电视媒体新闻发展的整体趋势,是电视新闻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体现。–(2)拓展新闻生产主体,人人都是记者,新闻也从专业媒体的“新闻”延展至“公民新闻”(CitizenJournalism),“参与性新闻”(“ParticipatoryJournalism”)、“社区新闻”(“CommunityJournalism”),当今媒体发展已经进入“媒体定规则,平民献智慧”的时代–(3)精确把握民意,将成为民生新闻遴选选题、做出深度、形成影响力的重要途径。6、整合内容资源如何突破地域限制、获得新闻资源优势一直是地方电视媒体期待突破的问题,全国省级台民生新闻协作体应运而生,五年来良性运作,健康发展。–(1)日常栏目的资源共享、共用:各协作体成员台在日常栏目中增加具有全国乃至国际视野的内容板块,扩大栏目的内容信息量和时政、经济、社会等重要内容,这实际上也促成了民生新闻向主流新闻的回归。–(2)特别活动的采访、报道、组织协作:这也是更深层的资源合作。协作、合作提升效率、节约成本、形成整体优势。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报告(20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198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