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将其确定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我省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选择,也是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为抢抓战略机遇,加快全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一、发展现状我省是国内物联网产业起步较早和相对集中的地区,在产业集聚、技术标准、市场应用、研发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点支持和强力推动下,全省物联网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0年全省物联网产业实现业务收入810亿元,同比增长63.3%。(一)集聚发展态势明显我省在传感器、集成电路、无线通信、智能控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物联网产业支撑领域基础较好,以无锡为核心,苏州、南京为支撑的物联网产业聚集区初步形成。无锡核心区传感网创新园、产业园、信息服务园等一批产业聚集载体基本建成,产业链逐步完善,一大批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央企在无锡设立了研发和产业化机构,各类优质资源正在加快汇聚;苏州物联网产品制造业和南京物联网软件产业也已形成集聚态势。(二)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省内以江苏省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电科技十四所、二十八所等为代表的高校科研院所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有的还在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省在物联网领域累计有国家级研发机构(工程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17家,为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三)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在物联网应用领域,省内各地围绕智能农业、智能交通物流、智能节能环保、智能医护、智能矿山、智能家居安防等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工程正在扎实有序向前推进,物联网技术逐步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渗透,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运营商在工业、交通、农业、环保等领域推出各类物联网运营与服务,市场应用得到有效培育。(四)骨干企业快速成长我省物联网产业链较为完善,在硬件产品制造、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各环节拥有以国睿集团、美新半导体、南瑞集团、三宝科技、熊猫电子、中兴软创、华为技术、双桥传感器等为代表的一批骨干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能力较强。这批骨干企业随着全省物联网应用示范的加快推进和省市各级政府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得到快速成长。(五)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省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以应用为导向,以联合创新为纽带,成立了江苏物联网(传感网)产业联盟、“感知中国”联盟等一批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为省内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方位服务。国家级主要创新平台与载体相继落户我省,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物联网技术、产业、应用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覆盖全省的运行监测和统计分析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但总的来讲,我省物联网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规模偏小,以骨干龙头企业为核心、创新型中小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有待形成。二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学研用合作不够紧密,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能有效结合。三是应用规模和层次偏低,难以带动产业快速发展。二、发展环境分析(一)国际发展环境随着电子、通信、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应用大规模普及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西方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纷纷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美国将微纳传感技术列为“在经济繁荣和国防安全两方面至关重要的技术”,以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地球”计划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积极回应和支持。欧盟委员会于2009年6月制定并公布了涵盖标准化、研究项目、试点工程、管理机制和国际对话等在内的物联网领域十四点行动计划,以确保欧洲在物联网竞争中起主导作用。此外,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也先后公布了多项包含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在内的发展规划。(二)国内发展环境物联网是我国信息技术领域为数不多的处于世界前列的方向之一。国内以中科院、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校科研院所早在十多年前就启动了物联网领域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应用试点,并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取得一定的话语权。《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重大专项、优先主题、前沿技术三个层面均对物联网相关内容进行了部署,正在实施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将物联网作为主要方向之一。温家宝总理2009年11月3日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2010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物联网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以北京、广东、浙江、上海、四川为代表的很多省市也将物联网产业作为“十二五”大力发展和重点支持的产业领域。(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期,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这一时期我省物联网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面临机遇:一是我省已形成先发优势。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并成立部际协调领导小组,支持无锡示范区建设和我省物联网产业发展。工信部与省政府签订了《关于推进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合作协议》,在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应用示范等方面支持我省物联网产业发展和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二是政府层面大力推动。省委、省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各地、各部门相继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为全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氛围。三是市场空间广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基础雄厚,信息化与工业化不断融合,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为我省物联网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面临挑战:一是现阶段物联网产业发展尚处于初创期,存在发展路线不清晰、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商业模式不成熟等产业共性问题。二是我省物联网产业虽然起步较早,但产业分布相对较散、规模总体偏小、产业体系亟待构建。三是在关键技术、网络架构、行业应用等许多领域与国内外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四是我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虽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面临着国际国内的激烈竞争。“十二五”时期,我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加快产业资源集聚,大力推广示范应用,促进产业快速发展,才能确保在物联网新一轮技术和产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抢占物联网产业制高点为目标,以创新为驱动,以应用为先导,以示范工程为依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研发一批重点产品,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聚集一批产业领军人才,不断巩固和拓展先发优势,将我省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产业高地。(二)基本原则第一,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创新创业,培育骨干企业,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加大各级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的力度,打破行业垄断和分割,不断增强物联网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第二,坚持国家资源和地方资源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创新型省份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国家级创新资源的优势,依托我省现有良好产业基础,通过有机组合专业资源与现有空间,确定整体架构和关键环节,系统打造完整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第三,坚持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原则。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同时,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物联网研发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制订,提升我省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第四,坚持集成示范与辐射带动相结合的原则。积极鼓励集成创新,重点推进对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示范作用的应用工程项目建设,并通过应用示范,辐射带动物联网规模推广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将我省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物联网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基地和应用示范中心,使物联网产业尽快成为支撑我省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至2015年,全省物联网产业业务收入突破4000亿元,培育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物联网企业5家以上,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物联网企业10家以上。同时,孵化一大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专利与标准。至2015年,申请发明专利2000项以上,主导国际、国内标准制定10项以上。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加大物联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至2015年,培养各类物联网人才10万人以上,引进领军人才200人、创新创业团队100个。四、主要任务(一)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攻克一批制约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的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加强共性技术研究,推动应用创新及产业化。1、射频识别与传感节点技术重点加强超高频射频识别、各类新型传感器、低功耗传感节点、中高速传感网系统设备及节点专用操作系统等技术研发。2、物联网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重点加强网络体系架构、网络与信息安全、传感节点间通信与组网及协同感知与处理、异构网接入与融合等技术研发。3、物联网系统集成技术重点加强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硬件操作界面集成及智能控制、系统级软件与中间件等技术研发。4、物联网应用抽象与标准化技术重点加强关键技术协议与规范、平台软件开发环境、开发工具、核心框架及中间件构造等技术研发。5、共性支撑技术重点加强可编程、系统测试、情境感知、稳私保护、信息安全等共性技术研发及现代信息通信、计算机及网络、先进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基础支撑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应用。(二)着力加快重点产业培育按照物联网产业内在关联度大小,重点培育核心产业,鼓励发展支撑产业,以大规模的应用推广促进相关产业发展。1、物联网核心产业。重点发展与物联网产业链紧密关联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等核心领域。着力打造传感器与传感节点、射频识别设备、物联网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系统集成、网络与内容服务、智能控制系统及设备等产业。2、物联网支撑产业。支持发展微纳器件、集成电路、网络与通信设备、微能源、新材料、计算机及软件等与物联网相关的支撑产业。3、物联网关联产业。利用物联网大规模产业化和应用对传统产业的重大变革,重点推进带动效应明显的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三)着力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以无锡为产业核心区,苏州、南京为产业支撑区,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并面向全省建设应用示范先行区。1、无锡产业核心区。举全省之力,聚焦无锡,以建成国家传感网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示范区,发挥其在全国物联网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中引领、示范作用为目标,形成完整的物联网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推进传感网创新园、产业园、传感网大学科技园、信息服务园及博览园等载体和平台的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高端人才,加快开发国际领先的物联网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推进产业联盟建立、国际国内标准制定以及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进培养。迅速做大做强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汇聚物联网专业运营商、信息服务商、应用服务商和中介机构,通过应用示范,形成行业和公众应用产业集群,为物联网全面应用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2、苏州、南京产业支撑区。苏州、南京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全省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服务。苏州重点发展适应物联网大规模应用的各类低功耗、高性能、低成本及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的新型传
本文标题:江苏1025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1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