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余斌中国经济现状、前景与挑战2一、总量与结构特征32013年,GDP5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年末总人口13.6亿,人均GDP4.18万元。按全年平均汇率1:6.2折算,GDP约合9.18万亿美元,人均GDP6767美元。4GDP(万亿$)占比(%)世界总计71.7美国15.6821.9中国8.2311.5日本5.968.3德国3.404.7法国2.613.6561325151925051015202530中国(万亿美元,现价)美国三大需求对GDP增长贡献(%)20122013最终消费55.050.0资本形成47.154.4净出口-2.1-4.46三次产业结构(%)20122013第一产业10.110.0第二产业45.343.9第三产业44.646.17地区人均GDP(2012年、万元)天津9.13贵州1.97北京8.64甘肃2.19上海8.48云南2.21江苏7.42西藏2.27内蒙6.38广西2.78浙江6.33安徽2.8789城镇常住人口7.3亿,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乡村常住人口6.3亿,占46.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3%。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3.01。10yearGINIyearGINIBefore19780.1620020.4319800.2320030.4419850.3420040.4419900.3520050.4519980.3820060.4619990.3920070.4720000.4120120.47420010.4020130.47311二、增长阶段转换及成因12•习近平:处在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李克强: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潜在增长率下降是客观规律,且经济体量已经很大,与10年前相比,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实现难度也明显不同。131978-20122002-2011201220132011-20152014-2020GDP增长(%)9.810.67.77.776.7149.69.210.49.37.87.67.57.56.96.76.56.26.15.05.25.04.84.9024681012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15201020202030城镇化率51.36067工业占比46.74235服务业占比43.25260农业占比10.165投资率48.14334消费率48.255661692322(2011)99612(2015)80000850009000095000100000130000132000134000136000138000140000142000人口总量15~59岁15~64172013年末总人口13.6亿: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的劳动年龄人口9.2亿,比上年末减少24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7.6%;60周岁及以上人口2亿,占总人口的14.9%,比2011年提高1.2个百分点;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亿,占总人口的9.7%,比2011年提高0.6个百分点。18东南沿海4省1市GDP占比(2012)广东5.7111.1江苏5.4110.5山东5.009.69浙江3.476.71上海2.023.91合计21.6041.8319工业制成品占美国和欧盟进口比重200%5%10%15%20%25%30%1997-011998-011999-012000-012001-012002-012003-012004-012005-012006-012007-012008-012009-012010-012011-012012-012013-01美国欧盟21三、面临的主要挑战世界银行分类标准(人均GNI)1990年2000年2011年低收入=610=755=1025下中等收入611-2465756-29951026-4035上中等收入2466-76202996-92654036-12475高收入76209265124752223中等收入陷阱:2006年世界银行发表《东亚复兴—经济增长的思路》研究报告,首次提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世界上不少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出现了经济增长徘徊不前、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增多等重大结构性问题,因此不能跻身于高收入国家行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迈入中等收入的101个经济体中,到2008年,仅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3个国家成功跨越陷阱。2425427088501719412275138201556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中国人均GNI(美元)高收入国家标准26我国经济正处在从接近10%的高速增长阶段向7%左右的中速增长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追赶接力—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增长阶段转换实质是增长动力的转换,是原有竞争优势逐渐削弱、新竞争优势逐渐形成的过程,也是原有预期、平衡被打破,重新寻找并建立新平衡的过程。27过去30多年,经济增长主要依托低成本要素组合优势,今后将更多地依靠企业和个人的分散试错,拓展创新空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效率提升从主要通过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转向重点通过产业内部的竞争和重组、不断淘汰低效率企业。28增长阶段转换和确立新常态的过程,也是政府、企业和居民逐步调整并适应的过程。在宏观上表现为经济转型和增长动力的转换,就微观企业而言,核心在于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盈利能力和水平对简单规模扩张的依赖程度下降,盈利模式从“速度效益型”转向“质量效益型”。29“六大高成本”是当前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突出挑战:一是劳动力成本过快上涨;二是资金成本过高;三是土地成本过高;四是流通成本偏高;五是知识产权保护成本过高;六是准入成本依然很高。30如果这种转换能够顺利实现,我国经济可以在一个相对低的增长速度下良好运行,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关系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增长速度“下台阶”和增长质量“上台阶”得以同时实现。可以把新常态概括为“五可目标”,即在7%左右的中速增长环境下,企业可赢利、财政可持续、民生可改善、就业可保障、风险可防范。3132面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政府相继采取了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但其效果仅仅是一个季度的增速回升。同时,房地产泡沫、投融资平台、影子银行和产能过剩等风险不断积累,宏观政策选择空间和回旋余地缩小。无论是释放市场潜力与活力,稳定经济增长,还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化解潜在风险,都有赖于改革的深化。33高速增长期结束,并不意味着中速增长会自然到来。如果新旧增长动力的接替不成功,新的发展方式未能及时确立,中速增长也难以稳住。一旦经济增长出现大幅下滑,则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相反,如果能够在新的增长平台上保持相对稳定,则为市场主体的自我调整、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341、资金供给宽松与价格攀升;2、房地产市场趋势性分化,泡沫膨胀与崩溃风险并存;3、地方财政收支压力与债务风险增加;4、产能过剩严重,调整缓慢;5、出口竞争力有所下降,国际市场份额缩减。35从大多数追赶型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在增长阶段转换期都发生过系统性危机。从本质上讲,经济危机和体制改革,都会触发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前者是一种市场的自我纠正,冲击和震荡力度更强;后者是一种风险意识下的主动调整,达成共识并付诸实施比较难。我国新一轮改革其实已经开启了一场“改革与危机的赛跑”。36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预期目标:GDP增长7.5%左右;CPI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本文标题:中等收入陷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14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