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讲宗教建筑佛教建筑道教建筑伊斯兰建筑一、佛陀东渐与佛教建筑的中国化1.佛陀东渐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相传在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由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后人尊之为“释迦牟尼”。西汉初年进入内地东汉明帝时,统治阶级中少数王公贵族开始信佛汉献帝时,信仰佛教已成为一种时尚2.佛教建筑在中国的发展东汉——三国时期:佛教的传入期,佛教建筑的萌芽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容受与发展期,佛教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融合期隋唐时期:中国佛教的繁荣期,中国佛教建筑的昌盛期宋元明清时期:佛教在中国渐衰期,佛教建筑世俗化时期二、佛教建筑的文化背景1.苦海无边的现实人生“四圣谛”:苦、集、灭、道“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死“六道轮回”: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域2.飞升虚幻的极乐世界佛教建筑文化的主体——描绘现实苦难,渲染天国幸福南京栖霞寺舍利塔白马寺三、佛教建筑的类型与特征1.佛塔2.石窟3.佛寺(1)从“窣堵坡”到塔的演变窣堵坡原是古印度埋葬尸骨的坟冢:方形台基,半圆形覆钵,上置宝匣、相轮。随着佛教的传入,这种建筑形式很快地和我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阙、观相结合,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佛塔形式。基本构造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2)佛塔的类型与特征建筑材料——木塔、砖塔、石塔、玻璃塔、铁塔塔的组合——单塔、双塔、三塔、五塔、群塔塔的平面——方塔、多边形塔、圆形塔按塔身的结构和造型特征,中国佛塔可以分为下列七种类型: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花塔:过街塔:应县木塔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小雁塔登封嵩岳寺塔亭阁式塔妙应寺白塔位于北京西城区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该塔属于喇嘛塔,高50.9米金刚宝座塔花塔过街塔2.佛教石窟(1)凿窟之风的兴起与发展:印度——支提窟、毗可罗窟克孜尔千佛洞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2)佛教石窟的类型与特征穹隆式:窟内主像特大,洞顶及壁面没有建筑处理,而窟外有木构的殿廊中心塔柱式:窟内平面呈方形,窟顶呈覆斗行或方形。在窟洞的中央偏后立一方形石柱,其壁面布满精湛的雕像或壁画。殿堂式:石窟内部呈三开间房屋式样,方形平顶。外部前室仿木造轩廊结构,窟内使用复斗天花、藻井等,模仿中国的殿宇结构。3.寺院建筑(1)寺院的起源和布局特征白马寺中国佛教寺院平面布局的发展最初:完全承袭印度佛寺汉魏:以塔为中心,中轴线上依次排列寺门、塔、佛殿隋唐:以佛殿为主,塔一般建在寺旁或寺后宋代:“伽蓝七堂”元代:建筑群依山势而建,主体建筑位于最高处。(2)“伽蓝七堂”宋代——山门、佛殿、法堂、方丈、僧堂、浴室、东司等明清——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法堂、罗汉堂、观音楼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河南登封少林寺北京雍和宫法轮殿万福阁及飞廊西藏布达拉宫
本文标题:宗教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41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