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1.1 关于素质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1.1关于素质教育发布时间:2010-04-1513:31第一章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节关于素质教育经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争论和酝酿,素质教育在90年代逐步付诸实施并全面开展起来。十几年来,在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素质教育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关注素质教育的发展,思考与其有关的问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摆脱旧教育观念的影响,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认识并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才能深刻理解信息技术给学生现在以至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的终身影响。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我国有着千余年久远历史的应试教育对受教育者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其他方面品质的培养;强调统一要求,而压制个性的充分发展。这些缺点使应试教育与时代潮流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水火不容。素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信息技术教育要避免纳入应试教育的轨道,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在教育目的上,素质教育追求学生素质亦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旨在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教育对象上,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则把重点放在少数所谓优秀的亦即有升学前途的学生身上。在教育内容上,素质教育重视德、智、体、美、劳的和谐结合,应试教育则只重视智育,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在教育方法上,素质教育注意在一定共同要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应试教育则将“填鸭”式发展到极致,以保证所谓的“升学”率、过级率。在教育评价上,素质教育要求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素质水平,应试教育则把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法,将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在教育结果上,素质教育“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合格+特长”成为人才模式,应试教育则只有少数人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学生以失败者的自卑心态走向社会,走入人生。上述对立比较中,不难看出,正是应试教育存在如此众多的负面特征,激发、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二、素质教育的发展(一)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四个阶段通过回顾、考察与分析,我国当代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1.偏重“双基”阶段所谓偏重“双基”,就是只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技能的形成。这是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历时约30年(1949—1978年)。2.重视发展智力阶段所谓重视发展智力,就是强调学生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这是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历时约4年(1979—1982年)。3.强调培养非智力因素阶段所谓强调培养非智力因素,就是要求在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对过去一向忽视的非智力因素加强培养。这是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历时约7年(1983—1989年)。4.实施素质教育阶段所谓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宗旨。这是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至今已逾15年(1990年以来)。我国教育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发展,在掌握“双基”、发展智力、培养非智力因素这三个方面取得了基本共识。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整合前三个阶段教育改革的经验与目标。经过一段时期的酝酿,在培养、提高某某素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和思想,并且强调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移。这意味着,素质教育将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与培养非智力因素这三种教育融为一体。我国教育即从第三个阶段转向了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点可以用23个字来归纳,即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新的教育任务(2)有了较为坚实的素质教育理论支柱●教育人本论●学生主体论●心理内化论●IN结合论(IN即智力与非智力)(3)在探索中逐步将以下教育模式纳入素质教育体系●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情境教育●主体教育●和谐教育●创造教育(4)以条件—根据说为理论指导,较好地处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5)肯定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结合这一重要的教育原则(6)重视内部和谐、外部和谐与内外部结合的和谐性(7)特别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前三个阶段教育发展的概括与总结,又是前三个阶段的充实与发展。(二)素质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素质教育的发生、发展与形成,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历程,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1.酝酿萌发阶段酝酿时期,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应从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起,至“素质教育”较集中地提出为止,历时约5年(1985—1989年)。2.初步实施阶段初步实施的第二个阶段约10年(1990—1999年)。1991年7月29日,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实施〈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提出,要“把高中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从只面向重点学校和升学有望的学生转向全体的学生”。如果把素质教育看做“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的简称,那么,这个文件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概念,并将二者作为对立面来加以表述。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七条规定:“中小学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个条文虽未明确地讲到素质教育一词,但它实质上是对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与途径作了规范概述。1995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实际上既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又是素质教育的法律依据。1996年3月1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同年4月10日颁发的《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也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上几项重要文件对素质教育的初步实施产生了各自的指导作用。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宣布了素质教育初步实施阶段的结束,使素质教育的发展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3.全面推进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的公布,宣布了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阶段的开始。《决定》明确地规定了素质教育的目的、重点、内容、原则和方法途径,阐述了推进素质教育与深化教育改革的关系,强调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这是一份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在全党、全社会、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执行,以大批地“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三、素质的分类(一)素质的定义把素质的本义与衍义统一起来,可以给它下这样一个明确而简练的定义:素质是人们先天具有与后天习得的一系列稳定的特点与品质的综合。(二)素质的分类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在《素质教育论》中把素质划分为三类、八种。1.三类素质可以把人的素质划分为三类,即自然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1)自然素质:自然素质亦称生理素质或身体素质。它指人们与生俱来的感知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在结构(解剖)与机能(生理)上的一系列稳定特点的综合。由于这些解剖生理特点与本能都是遗传得来的,因而,自然素质是纯先天因素。(2)心理素质:它是人们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学习等实践活动而习得的一系统列稳定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认识———智力因素品质与意向———非智力因素品质。由于人们的心理品质是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的生活与活动中习得的,因而,心理素质乃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结合体”。(3)社会素质:它是人们在认识、适应与改革社会环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一系列稳定的社会性品质的综合,主要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业务品质、审美品质、劳技品质等。由于这些品质都是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因而,社会素质是纯后天因素。《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按照这一要求,就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但必须指出,创新素质并非与上述三类素质并列的一种素质,它是三类素质高度发展的综合体现,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与创新方法四个系列因素的特点与品质所构成。以此三类基本素质为基础,还可以细分为若干种素质。但无论划分为多少种素质,都可以归属于此三类基本素质之中。2.八种素质以上述三类基本素质为基础,又可将素质细分为如下八种:(1)政治素质,即政治品质,指人的政治认识、政治观点、政治信念与政治理想。(2)思想素质,即思想品质,指人的思想认识、思想情感与思想方法。(3)道德素质,即道德品质,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4)业务素质,即业务品质,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技能技巧与一般文化修养。(5)审美素质,即审美品质,主要由审美观、审美意识、美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等组成。(6)劳技素质,即劳动品质,由劳动观、劳动情感、劳动知识与技能等组成。(7)身体素质,指身体的生理解剖特点,如前所述。(8)心理素质,指智力品质与非智力品质,如前所述。对上述八种素质的划分,说明如下:●把常说的政治思想或思想政治划分为两种素质,这是由于政治与思想不在一个层次,政治讲的是立场、观点与信仰,而思想说的是认识、情感与方法。二者的性质有很大不同。因而一个人的思想问题不能把它说成政治问题。在实际工作特别是教育工作中,这个界线应当划分清楚,容不得半点马虎。●类似地,一个人的心理问题,不能把它说成道德问题,是道德问题就不要说成思想问题,当然更不能把心理问题或道德问题说成政治问题。(三)素质的结构素质的结构指的是各种素质的内在关系。1.素质的纵向结构纵向结构表示事物由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层次性,所以又称为层次结构。对三类素质而言,其纵向(层次)结构是由身体素质发展到心理素质,再发展到社会素质。第一个层次为身体素质,可称为基础层;第二个层次为心理素质,可称为中介层或核心层;第三个层次为社会素质,可称为最高层。2.素质的横向结构横向结构表示事物各组成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三类素质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与相互渗透。(1)三类素质的相互制约关系所谓相互制约,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相互促进,即所谓的“一荣俱荣”,如三类素质中某一素质较优,就可以推动另两类素质的发展与提高;二是相互限制,即所谓的“一损俱损”,如一类素质水平发展较低,则另两类素质也会受其消极影响而得不到较好的发展。(2)三类素质的相互渗透关系所谓相互渗透,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三类素质而言,它们虽然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三者却并非截然分割。其实,在身体素质中就蕴含着一定心理的、社会的成分。如本能,它属于身体素质,但也是心理的东西。又如,人脑的种种特点当然是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脑却也蕴含有社会性,人类世世代代所积累的社会经验在人脑的长期进化中就有所积淀,可以说,人脑的社会性乃是它不同于动物大脑的根本标志。心理素质以身体素质为基础,在不断接受文化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形成,这表明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社会素质具有难以分割的关系。(3)三类素质在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身体素质是素质的基础身体素质是另两类素质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古罗马谚语云:“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体魄。”这从正面阐明了身体素质乃是各类素质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很明显,必须有健康的感觉器官,才会有正常的感知;必须有健全的运动器官,才会有正常的活动;也只有具备健康并健全的神经系统与大脑,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才会健康,社会素质也才会保持良好的
本文标题:1.1 关于素质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58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