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马克思的《博士论文》(1841年3月完成)与理论意义联接:互文性文本一,中学马克思(17岁)的《根据约翰福音第15章第1-14节论信徒与基督的一致》(1835年10月)、《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835年10月)中学毕业论文《论人与神的结合》1835年“在我们研究各个人的历史,人的本性的时候,我们虽然也看到他心中有神性的火花、好善的热情、求知的欲望、对真理的渴望,但是欲望的火焰甚至常把永恒的东西的火花吞没。”“任何一个民族,即使它达到了最高度的文明,即使他们之中出现了一些最伟大的人物,即使它的艺术达到了充分繁荣,即使科学解决了最困难的问题,——尽管有了这一切,它也不能从自己身上解脱掉迷信的枷锁;它无论关于自己或者关于神,都没有形成有价值的、真正的概念;无论它的道义,或者道德,任何时候也脱离不了外来的补充,脱离不了不高尚的限制;甚至它的德行,与其说是出于对真正完美的向往,还不如说是出于粗野的力量、无约束的利己主义、对荣誉的渴求和勇敢的行为。”“一个人一旦达到了这种道德,和基督一致起来了,那么,他将会泰然处置命运的打击,勇于对待各种欲望的冲动,无畏地忍受一切苦难的折磨,因为谁能征服他,谁能从他身上夺走他的救世主呢?”分析与启示人的道德主体性确证和崇高人格的价值追求。人的天性的局限与不高尚的一面,正是人需要神的“外来补充”和“限制”的原因,人只有对“神性”的追求中才能得救。高尚道德是人成为的主体性真正原因,主体性中处最高位置的是道德。对于这里的基督、救世主也许不能完全置换成他后来的“信仰”和“主义”,但从思想的结构来看,“应当”、“理想”、“崇高”是马克思思想的一个重要逻辑构件。人—神逻辑取代神—人逻辑。《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835年)“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存在,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甚至不考虑有其他什么范围存在。”“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得到提高的地位。”“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幸福主义伦理?)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经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认这类教诲呢?”“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远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意义:人的主体性的确证;人的道德主体性自由的心灵追求。职业选择中价值趋向与马克思后来的职业生涯。(辞职主编以及后来的流亡生涯、革命活动与写作活动)一种可以上升到理论层次的意义:就是马克思在以“人——神”逻辑摇动“神——人”逻辑的“神学”形而上学。局限中学马克思对人的主体性的确认,是从人“趋于高尚”的本性去论证的,人的道德追求是构成马克思这时主要的“逻辑构件”。这是一种伦理主义的逻辑。对于人的“趋于高尚”本性缺乏一种正确的基础说明,而是用了“神的指引”,用了“应该”这种主观意识。那时的马克思还无法把人的德性建立在社会历史性基础上,这既是一种伦理主义,也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唯心主义。马克思的“宗教情结”与理论中的“宗教逻辑构件”?成长环境中学作文成熟理论二,大学(1,2年级)诗歌马克思。(1835-1841年)——浪漫主义的道德主体性意识《感想》(1836年)我不能安安静静地生活,假如整个心灵都热气腾腾;我不能昏昏沉沉地生活,既没有风暴也没有斗争。我的命运就是投身于斗争,永恒的热情在我胸中沸腾,我感到生活的圈子太窄,随波逐流使我觉得可憎。。。。。。。。。。。。我们不得过且过,虚度光阴,俯首听命于那可耻的懒散。一个人有充分的权力去表现他的果敢、渴望。(40卷P454-455)分析可以从诗歌分析其思想要素来源:已经受康德和费希特主体哲学的影响,并发生过从主观能动性的康德和费希特主体哲学走向了客观精神伟力的黑格尔主体性哲学的思想转换。谈恋爱。低年级主要是文学创作(诗歌,戏剧)。其中表达的马克思的思想依然是主体意识和浪漫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的主体性”、“理想主义的主体性”。同时,非主体性、非高尚的生活是“不能”、“可憎”、“可耻”的,伦理主义依然是最重要的思想构件。马克思一场“精神危机”:从诗歌转向哲学马克思评价自己的作品:“模糊而不成形的感情;不自然;纯粹是从脑子里虚构出来的;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完全对立;修辞上的斟酌代替了诗的意境”。“我的天国、我的艺术同我的爱情一样都变成了某种非常遥远的彼岸的东西。一切现实的东西都模糊了,而一切正在模糊的东西都失去了轮廓。”“用思想的锐利目光去观察”。“把我诱入敌人的怀抱”。“现代世界哲学”的黑格尔哲学是那个时代哲学的最高点,从事精神创造的马克思要有所作为是不能回避的,他不得不苦恼地把“敌人”当“偶像”。他在病中“从头到尾读了黑格尔著作,也读了他大部分弟子的著作”,并走进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马克思的人的主体性意识的心灵追求最终使他要超越黑格尔哲学:康德和费希特在太空飞翔,对未知世界在黑暗中探索,而我却只想弄懂在街头巷尾遇见的事物。诗歌马克思与理论马克思的关系?一个理论的马克思其实就早已经潜伏在了诗歌的马克思之中呢?不应该把马克思的诗歌仅仅看着一场不成熟的平庸艺术的表现,在理论马克思的“科学”成就光环下,诗歌马克思只是其生平追忆的一个简单事件,在对马克思理论发展的逻辑追溯中,诗歌更好象是不值一提。在马克思后来成熟的理论中,可以发现诗歌艺术的才能表现,比如,有些概念的意义需要从修辞、象征、隐喻上去理解。梅林就诗歌马克思对理论马克思的影响这样判断:“马克思表现在他的著作中的高度艺术才能,一开始就是沿着一条奇特的道路发展的。”远为重要的方面是,还可以在成熟理论中找到早期诗歌的“概念化的变形”(韦塞尔《马克思、浪漫派的反讽及无产阶级》有些概念本身还可以被解释为返回去又成为德国浪漫主义的重要概念。比如劳动概念,共产主义概念,无产阶级概念,等等。三,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作为第一篇真正的哲学论文,多种因素决定了他的选题和立意。一是,中学作文和大学早期的诗歌所潜伏的那种心灵(主体性意识)路向。二是,论文的直接的入口是通过黑格尔回到亚里士多德体系哲学之后的那个“自我意识的时代”或“伦理学的时代”。三是,青年黑格尔派选择了“自我意识哲学”道路,马克思超越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地方在于,“新的哲学”也许就是要走向“实践”,所以,他走了一条哲学批判、政治批判、经济学批判的道路。洛维特认为:“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推动他的问题,就是在那个终点之后(黑格尔把自己的哲学视为所谓哲学的终点和完成——我注)一个新的开端的可能性问题。博士论文包含着对黑格尔所创造的处境的间接分析。”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暗中包含了自己和黑格尔的关系,即自己所展望的新哲学与他要告别或扬弃的黑格尔哲学的关系。对伊壁鸠鲁的考察是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终结和结束的希腊哲学联系起来的,那么,马克思想表达的新哲学则暗示,是黑格尔所终结和完成的哲学之后的事情。这个哲学终结之后、这个“关节点”上,希腊哲学之后是伊壁鸠鲁的个体自由哲学,黑格尔哲学之后是什么?——“即一种全新的哲学,它在迄今为止的意义上不再是哲学”。西方的哲学史确实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就是在每次哲学体系化之后,都会出现一个特殊的哲学时期——基本上是实践哲学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古希腊哲学之后,是三派自我意识、伦理学、罗马实践哲学时期;接着中世纪宗教哲学体系化之后,出现一个法国英国唯物主义时期;接着是德国古典哲学在黑格尔体系化之后,马克思又敏感地意识到了一个新的时期的到来。“世界的哲学化”与“哲学的世界化”世界的哲学化:把现象世界抽象、概念化,形成一个“形而上学”的本体、场基、依据。现象世界于是变成了一个哲学的、透明概念的世界。哲学的概念世界产生了封闭性。哲学的世界化:哲学改造现象世界。马克思博士论文前《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1839年)“哲学研究的首要基础是勇敢的自由的精神。(原子)‘偏离直线’就是‘自由意志’。”“哲学已不再是为了认识而注目着外部世界:它作为一个登上了舞台的人物,可以说与世界的阴谋发生了瓜葛,从透明的阿门塞斯王国走出来,投入那尘世的茜林丝怀抱。。。。。。。然而象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来天火之后开始在地上盖屋安家那样,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所以,与本身是一个整体的世界相对立的世界,是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因而这个哲学的能动性也表现得支离破碎,自相矛盾;哲学的客观普遍性变成了个别意识的主观形式,而哲学的生命就存在于这些主观形式之中。”“辩证法是内在的纯朴之光。。。。。内在灵魂,是精神的珍藏之所。”《博士论文》(1841年)序言:只要哲学还有一滴血在自己那颗要征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心脏里跳动着,它就将永远用伊壁鸠鲁的话向它的反对者宣称:“渎神的并不是那抛弃众人所崇拜的众神的人,而是把众人的意见强加于众神的人。”哲学并不隐瞒这一点。普罗米修斯的自白:“总而言之,我痛恨所有的神”这就是哲学自己的自白,是哲学自己的格言,表示它反对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对于那些以为哲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似乎已经恶化因而感到欢欣鼓舞的可怜的懦夫们,哲学又以普罗米修斯对众神的侍者海尔梅斯所说的话来回答他们:“我绝不愿像你那样甘受役使,来改变自己悲惨的命运,你好好听着,我永不愿意!是的,宁可被缚在崖石上,也不为父亲宙斯效忠,充当他的信使。”埃斯库罗斯《被锁链锁住的普罗米修斯》。《博士论文》第一章,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第二部分伊壁鸠鲁认为原子在虚空中有三种运动。(1)一种运动是直线式的下落;另一种运动起因于原子偏离直线;第三种运动是由于许多原子的互相排斥而引起的。承认第一种和第三种运动是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共同的;可是,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却把伊壁鸠鲁同德谟克利特区别开来了。(2)对于这种偏斜运动,很多人都加以嘲笑。因此,伊壁鸠鲁以原子的直线运动表述了原子的物质性,又以脱离直线的偏斜实现了原子的形式规定,而这些对立的规定又被看成是直接对立的运动。所以,卢克莱修正确地断言,偏斜打破了“命运的束缚”(10),并且正如他立即把这个思想运用于意识那样(11),关于原子也可以这样说,偏斜正是它胸中能进行斗争和对抗的某种东西。意义分析:马克思没有停留在对两位古代哲学家的自然哲学的简单比较上,而是深刻揭示了他们的差别所具有的哲学和伦理学、人学、政治学等社会实践方面的意义。马克思从“原子偏斜运动”中阐发的具体思想:1、考察原子直线运动与原子偏斜运动区别的重大意义,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从理论上发挥了自我意识哲学的主体能动性原则和意志自由的观点.“偏斜运动打破了‘命运的束缚’”:个体自由原则,精神能动性原则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德:感性现象是主观假象,“真实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理性是真实的标准。早年外出各地寻求实证知识,但认为那知识的内容是不真实的。晚年弄瞎眼睛,不让感性目光蒙蔽理智的敏锐。原子直线运动,重视必然性。一切归结为必然,必然性是命运、是法、是天意,个人宿命与服从。伊:“一切感官是真实的东西的报道者”,感性知觉是真实的标准。有哲学就足够,哲学就是幸福,幸福就是灵魂无纷扰,不必外出寻求知识。临死前洗了个热水澡、喝酒,嘱咐朋友忠实哲学。原子偏斜运动,重视偶然性。偶然性是境界,是个人自由、是无限制的可能性、向未来敞开自己、自由确定与选择。“在必然性中生活并不是一种必然性”(有一种哲学像年迈而又无知的妇人们一样认为,一切由命运发生)2,“线是对点的扬弃”,“点在线
本文标题:马克思的哲学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76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