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马克思论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共产党宣言》也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的发展不仅是全面的,而且是自由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人”在这两大阶段中是不同的;在第二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在第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两个维度;在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三个辩证统一的方面中,马克思更为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一)人的自由及其实现。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中,“自由”占据着核心的地位。马克思认为,从人的本体论来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特征。人的本质是自由的,马克思主义指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必然性即是规律性,包括自然规律、社会历史规律以及人们自身发展的规律;自由是是指从自然力的奴役、社会关系的压迫和自身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人的自由发展主要有三层意义。——自由的人一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自由的人,也就是人驾驭了自然规律,获得了支配自然的主动权的人,不断超越自然界的束缚成为自由的人,并且不断提高驾驭自然的自由度。二是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自由的人,通过改造社会,以民主制度代替专制制度,并且在广泛的社会领域确保人的基本权利的实现。三是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社会必须保障个人的自由,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人的个性自由和自由的个人,是构成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元素。其次,个性的自由发展必须不危及整个社会的利益的前提下的自由发展。——自主的人“自主的人”是“自由的人”在政治上的自然延伸,两个要素:独立的人格,才能政治上自主,不唯上唯权唯命是从,自主地选择参与政治生活。其次是自主地能力,——自觉的人。首先表示对法律的自觉地服从,其次是自律的道德,最后是平等的精神待人。2、从自由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自由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类发展史时发现,人类在“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争取自由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野蛮人与文明人、古代人与现代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他~~~们之间所拥有的自由度的大小。这成为衡量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3、从自由与人类发展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来看,自由具有最高的价值。这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的特征可以体现出来。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人——自由的人”,而社会则是“自由人的联合体”。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剑桥三一学院院长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也表达了这一思想:“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以人为中心,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自由,而“自由不仅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也是发展的主要手段”。当然,我们在强调自由对于人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不能将其绝对化,或者过分强调,把自由解读为“随心所欲”、“我行我素”。(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为什么用“个人”而不用“人”、“发展”既包含“能力”又包含“社会关系”1.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指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理想形态。它包括各种能力(劳动能力和其他方面实践活动的能力)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包括社会关系(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的高度的丰富和全面完善,以及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充分满足。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但只有在社会性的交往与生活中才成为可能。作为一种高级的感情动物,人有着复杂、敏感的内心世界与丰富的情感世界,这决定了人文关怀,需要人与人之间互相的协作,需要彼此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关爱。这里就有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2.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私有制条件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对立的。但人的发展又与社会发展是统一的。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必须以人类解放为前提。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前提,是要使人真正成为自然和历史的主人,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在社会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发挥主体的作用。这就要实现人的解放,克服人对人的依赖,人丧失独立的人格,成为依附性的人;也要克服人对物的依赖,即对金钱、物质的依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一是生产力的发展,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前提和基础。二是需要进行制度改革。三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综合协调发展。(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分三个历史形态,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时间经济(自由时间占主导地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又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历史阶段。1.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与自然经济形态相联系的缺乏独立自由、个性极不发展的阶段(前资本主义社会时期)。2.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与商品经济相联系,人的发展呈现较多的独立性、较丰富的关系和较多样的才能的形态(资本主义社会)。但社会关系的物化仍压抑人的发展。3.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为特征的充分发展的阶段。与时间经济相联系,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关系已被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转变为“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以人为本”具有两方面的内涵:其一,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社会应该是由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准则的社会形态。所谓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还包括人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使人的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其二,“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指少数人或少数地区一部分人的发展,而是指所有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城市,还是乡村,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平等、和谐、持续的发展。1、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党在新时代执政地位的合法性根据。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社会主义本质的两个纬度:第一是发达的生产力,途经是改革和创新。第二个纬度是共同富裕,实质是人的社会关系获得全面发展。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把人的发展置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地位,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突破了社会主义发展中“重物轻人”的单一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价值追求转化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应有目标和基本原则。在新时期科学回答并实践“怎样建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社会主义发展的内涵推进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命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旨在社会主义发展中构建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同体,从社会结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人自身和谐等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科学规定从而使人的发展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俞可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俞: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命题对我们的意义。第一个方面,从这一命题本身的意义来看,应包含三层意思。其一,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是“每一个人的发展”。马克思说:“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所以,它不允许存在一种以牺牲多数人的利益而保障少数人特权的社会制度,它所期望建立的社会主义新社会是一种维护最大多数人利益的制度。~~~其二,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发展”,存在于社会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个人是发展的主体。这种“自由发展”要求人的个性、人格、创造性和独立性最大限度地“不受阻碍地发展”。其三,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也是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共同提高,同时还是人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实现。第二个方面,从这一命题的社会政治意义来看,我们完全可以说,共产党人的所作所为,归根结底就是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保障,就是最大限度地有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价值和最高命题。衡量一种理论和实践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必须看这种理论和实践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根本价值和最高命题。俞:“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权利,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题中之义。“以人为本”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同一命题的不同表述,其实质是完全一致的。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内在和谐,要求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协调发展。可见,科学的发展观,也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的逻辑要求。在强调人的价值、权利和意义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上的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既有共同之处,也有根本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充分吸取了历史上人道主义的一切合理因素,它本身就是一种彻底的合充分发展的人道主义。它与历史上其他人道主义的实质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地谈论人的价值、个性和尊严,它力图通过活生生的实践去最大限度地争取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通过创造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真正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它研究者的论述: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人的平等发展,是指每个人都应得到平等的发展,这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完整发展,是指人的需要、活动、能力、社会交往关系和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其中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核心,这是“人的本质内容”上的全面发展。人的和谐发展,是指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它包括个人和人类的和谐发展,个人和集体的和谐发展、个人和他人的和谐发展、个人自身内部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这是“人在社会关系上”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作为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它包括个人从某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和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做事两个方面,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形式、目标和成果。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1、人的主体性人得到提升和发展。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所谓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应具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人对自然、社会的认识、
本文标题:马克思论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7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