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一、总述1、中国近代史的分期: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点,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终点,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线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的含义:政治上有主权但是主权不完整,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存在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思想方面存在封建思想的同时还宣传了资产阶级思想、无产阶级思想(马克思主义)。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相同点:A、所处的社会形态相同: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C、性质相同:都属于民主革命。不同点:A、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思想为指导,以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为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目标;B、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C、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因为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最终没有完成革命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充分发动群众最终取得胜利;D、革命范畴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基本知识脉络本单元涉及到了自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列强侵华的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期间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主要侵华行为出现原因(背景)基本情况战争影响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时期国际: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获得原材料倾销工业品。国内:处于封建社会晚期,政治制度腐朽落后,以封建经济为主,军事实力差。导火线: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高潮虎门销烟)1840年爆发,1841年英国强行占领香港岛,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1844年法美两国强迫中国签订《中法黄埔条约》和中美望厦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打开了中国市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林则徐领导进行禁烟运动,1839年虎门销烟是高潮。鸦片战争时期广大爱国官兵英勇抵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主要原因:英法不满足既得利益,提出修约要求以扩大侵略权益导火线: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1856年英法组成联军侵华,美俄打着调停的旗号支持;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在此期间通过《瑷珲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侵略势力由沿海进入到内陆地区,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爱国官兵的抵抗;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洋枪队头子华尔)2边疆危机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沙俄等国进犯中国西北边疆,阿古柏入侵新疆,沙俄侵占伊犁地区使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通过谈判收回伊犁甲午中日战争国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日本完成了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侵略扩张;国内:中国屡次遭受外国侵略,国力更弱,清政府更加腐败无能1894年日本入侵朝鲜,在封岛海面挑衅;黄海大战;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895年1月,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失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开矿设厂),阻碍民族工业发展,侵略势力达到长江上游,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在黄海大战中抗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反帝斗争高涨1900年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组成联军侵华,主要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1901年攻入北京,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廊坊狙击战、天津保卫战等)2、相关知识要点:⑴《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内容是:协定关税方面。⑵我国近代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中同时又是我国现代对外开放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的是厦门。⑶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中割让领土面积最大的是《瑷珲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条约是《天津条约》。⑷甲午中日战争的特点是由境外爆发然后战火烧到国内。⑸《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内容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⑹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3、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与现代对外开放的不同点:⑴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是被迫的,现代的对外开放是主动进行的。⑵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是对中国主权的破坏,现代的对外开放是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进行的。⑶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是为了满足列强侵华的需要,对中国的影响是弊大于利的,而现代的对外开放是为了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的民族经济,对中国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4、近代时期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数次较量都失败的原因:⑴当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社会制度腐朽,政治腐败经济实力差,数次遭到列强侵略更加落后。⑵西方列强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社会制度先进,经济实力强大。⑶西方列强为了满足自身利益需要,联合侵华,侵略势力强大。5、对西方列强侵华影响的正确认识:西方列强的侵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与主权的完整,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剧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另一方面西方列强的侵略冲击了中国的旧制度和旧意识,加速了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解释近代化的含义:指的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包括经3济工业化、政治独立民主化和思想文化的解放。经济上用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实现工业化;政治上通过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同时通过反封建争取民主自由,思想上通过学习西方思想促进思想解放。其中,经济工业化是核心,思想近代化是前提,政治近代化是保证。2、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从生产技术层次到政治制度层次再到思想文化层次的过程,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它们的共同影响: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学习西方生产技术:目标是实现经济工业化;典型事例为洋务运动;性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宗旨“师夷长技以自强”;作用是促进了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结果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不改变封建制度)。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目标是实现政治民主化;典型事例1戊戌变法(1895~1898年):性质是资产阶级改革;兴起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目的是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学习的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作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结果失败(原因略)。典型事例2辛亥革命(1911年):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指导思想为三民主义;主要成果及作用是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结果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局限性)。由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得到的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学习西方先进思想:中国近代时期的三股思想解放潮流:戊戌变法时期宣传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辛亥革命时期宣传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典型事例新文化运动(1915年兴起):性质是思想解放运动;开始标志是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主要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前期宣传民主科学,倡导文学革命,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作用促进了思想解放,使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局限性是他的片面性:对西方思想文化的绝对肯定和对东方思想文化的绝对否定。3、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特点是由表及里、层层推进、不断深入。4、东西方近代化的不同:西方近代化的发展过程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生产技术,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与之完全相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西方的近代化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后开始的,他们为了自身发展需要突破封建神学的束缚,所以西方的近代化由思想文化方面开始,在思想解放后要求政治权利即建立自己的统治来促进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资产阶级统治确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壮大实力进一步发展经济才进行生产技术方面的近代化探索;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是在遭受外来侵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下开始的,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尚未产生,封建统治者认为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武器装备落后,所以他们要发展近代工业增强自身实力,因此中国的近代化从发展生产技术开始,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引入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局面,但是刺激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他们认为要挽救民族危亡必须改革政治制度,因此开始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是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局限性最终失败。资产阶级认识到挽救中国必须改造国民的思想,实现思想解放,从而掀起了新文化运动。5、中国近代化的艰辛探索给我们的启示:⑴民族独立、社会民主、社会制度的优越,是国家真正实现近代化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⑵长期的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了长期的贫穷和落后,对外开放才能使中国吸收和借鉴先进国家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要真正实现近代化必须坚持对外开放。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首要条件。⑷社会进步是近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其中科学和教育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基本内容。科技的进步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国家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科教兴国”是实现国家真正强大的正确的科学的决策。4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1、开始标志:五四运动(与世界历史相关的事件是巴黎和会,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时间1919年5月—6月,第一阶段以学生运动为主,第二阶段社会各阶层积极参与,特别是无产阶级参加并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结果胜利胜利的表现为北洋政府被迫释放了被捕学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撤消了曹汝霖陆宗舆张宗祥的职务。胜利原因有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带头的作用;先进的知识分子发挥了领导作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支持;无产阶级参加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力量强大。2、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革命)阶段与国民党关系中心工作主要事件经验教训及启示成立初期1921-1923独立存在组织领导工人运动中共成立(包括成立条件、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成立意义及对意义的理解、中共二大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单纯依靠领导工人运动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共产党自身力量比较弱小,单独领导中国革命困难较大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第一次合作与国民党合作共同进行民主革命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包括目的、对象、主要战场、人物、胜利进军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最终失败。原因:中共处在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革命的力量。教训:必须独立掌握革命领导权,拥有一支党领导的军队,武装反抗国民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武装反抗;对峙斗争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文家市决策、三湾改编)八七会议(课文小字)、建立井冈山根据地、革命道路、长征(包括出现原因、路线、结束以及意义)、遵义会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遵义会议是中共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标志中共开始成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体现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政策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第二次合作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28374 .html